7月26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高科會主辦,OFweek工控網、OFweek機器人網承辦的“OFweek2018中國智能制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辦!此次會議旨在切實解決企業制造的升級難點,幫助行業人士更好了解智能制造的新趨勢,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此次,主辦方特邀請到智能制造、智慧工廠以及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行業的專家教授和企業高層,就企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機遇和發展前景,以及當前智能制造發展趨勢和產業環境等當下行業內外最為關注的一些焦點問題進行了探討。
會場現場座無虛席,行業內的企業高層們不遠萬里來到這里,認真聆聽行業專家的分析,為企業制造升級尋求出路,在會后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進行,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石,中國定出“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規劃,戰略規劃的核心就是要積極發展智能制造。智能化時代,如何讓中國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化升級,實現“智造”的質變與進一步升級,成為制造行業普遍關注的焦點。此次會議由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振民主持,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德勤中國工業產品及建筑行業、新松公司智慧工廠BG、安徽省配天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機器人應用事業部的智能制造領域資深專家與知名企業高管們也奉獻了精彩演講,對行業難點以及熱點技術應用進行了剖析和分享。在最后的圓桌論壇環節,眾嘉賓以座談對話及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形式,對智能制造行業發展中遇到的熱點話題進行探討,為產業升級,企業發展指明新的方向。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深鉆水下機器人智能焊接與增材制造
華南理工大學王振民教授
“水下焊接與增材制造工藝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大型裝備的服役性,是‘掐脖子’核心技術。”華南理工大學王振民教授在分享《水下機器人智能焊接與增材制造》主題演講時如是說。
我國是海洋大國,擁有約為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面積,海洋資源豐富,水下焊接與增材制造對海洋島礁建設、海上油氣田、水壩建設、大型船艦修復、核泄漏事故應急水下修補、軍事海防工程等重大裝備的建造與自動化維保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通常采用的潛水蛙人在水下人工焊接,不僅焊接質量無法保證還受環境影響較大;水下機器人智能焊接的高效成形和精確控制能有效的應對這些限制與難題,當然水下機器人智能焊接還有需要亟待突破的關鍵科學與技術難題,比如水下機器人的主動防護、軌跡規劃、“手”“眼”協調控制、焊接設備怎么焊、焊接質量預測等,也羅列出了系列擬解決措施以及水下焊接與增材機器人未來向模塊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之路發展的研究方向。王教授的研究貢獻與專業的知識令在場的聽眾無不贊嘆。
德勤中國工業產品及建筑行業領導合伙人董偉龍展望中國智造進階之路
德勤中國工業產品及建筑行業領導合伙人董偉龍
“五年后智能制造在中國的 進展研究到哪一階段,行業重點在哪里?”德勤中國工業產品及建筑行業領導合伙人董偉龍在《中國智造 行穩致遠》主題演講中拋出疑問,在2013年,德勤中國就針對智能制造在中國的發展階段做過調查研究,對比五年后的調查研究發現,在這五年中國企業智能制造利潤率貢獻率明顯提升。
他表示,這五年,中國智能制造進入成長期,企業智能制造五大部署重點依次為:一、數字化工廠、設備及用戶價值深挖、工業物聯網、重構商業模式以及人工智能;二、目前企業數字化工廠部署以打通數據流為主;三、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讓制造型企業越來越注重部署設備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四、制造企業云部署積極性不高;五、企業未來商業模式定位分化:平臺型、規?;ㄖ?、解決方案商轉型。
德勤探究未來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方向,為中國制造行業找尋出路指點方向,我國應用市場規模大、增長快,工業機器人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然而,中國制造企業在進行智能制造重點部署時遇到最迫切的問題即是企業自身能力的短版,這些能力都亟待提高比如商業模式優化、創新管理、云部署等等。德勤成立工業4.0卓越中心,創新開發德勤制造魔方產品,從六個層面展開智能制造的診斷,希望聯合各個方面為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力量!
新松公司智慧工廠BG副總裁張雙林演示智能工廠案例
新松公司智慧工廠BG副總裁張雙林
“智慧工廠是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大數據的深度融合的成果。”新松公司智慧工廠BG副總裁張雙林在《智能工廠案例與分享》主題演講中這樣表示。“雖然目前中國的智慧工廠大多數處于大數據分析階段;但是新松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也一直在不斷摸索和學習國外最先進你數標準,來打造新一代‘智慧工廠’。”
論壇上,張總為大家展示新松在2017年打造的三個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示范項目,以新松項目為例詳細介紹工廠產品物料拉動系統、生產推動產品流和適用于快速轉型中的多模塊設計,便于廠商生產項目轉型即產線的柔性生產。
新松目前是通過平臺化來打通整個工廠運作流程:運營管理智能化平臺、倉儲物流智能化平臺、生產設備智能化平臺,同時,新松作為設備廠商也能為智慧工廠產業提供更多支撐: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人才儲備等。
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分享“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智能化柔性制造
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
工業機器人應用中什么最重要?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在《“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實現智能柔性制造》主題演講中結合機器人和機器視覺的配合應用案例,強調了工業機器人對核心技術高要求,而機器視覺作為工業機器人使用率最大的核心技術,它的提升至關重要。
工業機器人本身無論是機械、硬件還是軟件、算法,都在它的應用過程中至關重要;比如配天團隊耗時一年開發研究算法,被用來提高機器人絕對定位精度,這種算法需要機器人各個零部件數據配合,以及補償數據等,才能達到高標準的精確要求。
未來配天會在人工智能應用于機器視覺上發力,引入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算法與學習,提升機器視覺識別過程中的準確性。比如配天為客戶打造的缺陷檢測系統,利用機器視覺對筆記本缺陷檢測,可延伸到3C行業缺陷檢測,通過光路設計和系統結合去掉灰塵來識別真正的缺陷。
產線柔性生產同樣是眾多企業的切實需求,配天也打造出了全球首條無源腔體濾波器自動化電氣裝配線,產線配備多個機器視覺,即使多產品也能做到混線生產。
拓斯達科技機器人應用事業部總經理張朋探討智能制造與數字化企業平臺的高效生產應用
拓斯達科技機器人應用事業部總經理張朋
“引領一年回本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拓斯達科技機器人應用事業部總經理張朋在《助力產業發展,打造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制造綜合生態圈》主題演講中喊出這樣的口號。
他表示,無論是機器人廠商還是系統集成商在為客戶升級智能制造時都要考慮客戶的經濟成本,原有模式是打造一個智能化產業系統可能會收取總費用的30%-40%作為服務費,高昂的費用令許多企業在問詢之后,望而卻步,所以打造一個可復制的方案模式,是我們雙方共贏的一個模式。
拓斯達打造的智能制造綜合生態圈,是一個不同設備廠家和系統商各自發揮所長打造、融合市場需求,打造智能制造綜合生態圈,由市場、智能制造行業企業、外界環境共同構成智能制造的應用、研發、生產、銷售等生態關系。拓斯達希望能達到工業自動化+工業互聯網+服務;拓斯達云在線,匯聚一百萬工程師,切合解決中小企業升級打造,需求對接。
圓桌論壇的頭腦風暴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振民、拓斯達科技機器人應用事業部總經理張朋、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新松公司智慧工廠BG副總裁張雙林等四位行業大佬圍繞“傳統制造業如何升級到智能制造?”、“大批量定制生產模式能否實現?”、“未來制造業和機器誰更重要?”、“人工智能將給制造業帶來什么?”展開討論,特別是談到傳統制造業如何升級到智能制造這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嘉賓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及行業經驗為聽眾一一詳細羅列,現場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嘉賓給出的也是滿滿干活,大家都表示收獲頗多。
在精彩的圓桌論壇中,現場觀眾也紛紛針對行業內大家關心的問題向演講嘉賓咨詢討論,共同探討企業智能制造轉化升級中遇到的相關難點。
最后在大家的回味不舍和觀眾的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
更多精彩內容請查看“OFweek 2018中國智能制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