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面向全國高等(高職)院校及廣大海外院校在校生的一項純公益性軟件設計類賽事,大賽秉承“政府指導、企業出題、高校參與、專家評審、育才選才”的方針,以“催生多重效應,引領產業創新”為宗旨,創造了產學融合的新平臺。目前,大賽已發展成為全國軟件行業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頂級軟件設計大賽,是全國軟件產業創新的“風向標”。
>第六屆大賽賽題:緊貼產業熱點
經過前期的賽題征集、賽題評審等緊張籌備,第六屆“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參賽報名工作已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啟動。目前大賽賽題已在網上公布,全國高等(高職)院校學生在4月30日前均可登錄大賽官網(www.cnsoftbei.com)進行網上選題與報名。目前報名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大賽自開始有了前五屆的沉淀與積累,今年軟件學子們對大賽的關注度持續高漲。自報名以來,大賽的官網點擊率居高不下。
把產業發展的熱點問題和技術難點經過提煉和濃縮形成競賽題目是大賽始終堅持的做法。今年大賽的賽題緊扣行業熱點,緊跟技術難點,直擊應用痛點。今年的賽題同樣熱點頻現。
熱點一 人工智能
如果說互聯網變革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那么人工智能將會切實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引領新一輪科技浪潮的發展。不夸張地說,它將掀起一場新的工業革命。用人工智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可謂一舉多得。來自東軟的出題專家朱春雷認為,人口老齡化社會子女少,如果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提高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讓老人過上高品質的晚年生活,減輕子女的護理壓力,緩解社會醫療資源緊張等社會現實問題,將是十分有意義的。盡管在下棋對弈等情況下人工智能可以做得很好,但需要大量的后臺資源支持。針對目前人工智能軟件算法還不夠完善,硬件處理能力還不夠強,整體性能還不強,硬件還不能做得很小巧等技術難題,東軟設計了“智能老人輔助系統”賽題。要求參賽學生設計良好便捷的人機接口,方便老人使用。
“這個題目的難點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運用。人工智能一直在深入發展,技術發展較快,但人工智能的最終目標是代替人類或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任務,離這個目標的實現目前還有很大距離;另外目前學生普遍側重軟件學習,不重視硬件方面的學習,硬件學習要有長期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通過這樣一個軟硬結合的題目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熱點二 區塊鏈
區塊鏈同樣是不能錯過的行業熱點。它因為具有去中心化的信任、穩定可靠、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強安全共識機制、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性等特征,被廣泛進行研究和應用。本屆大賽“基于區塊鏈的電子證照庫應用”這一賽題,要求學生充分利用區塊鏈的可追溯、共享賬本、不對稱加密的特征來建設一個電子證照庫。賽題新穎,貼合產業發展需求。江蘇星網軟件出題專家陳雪勇談到:“區塊鏈目前來說屬較為新型的應用模式,希望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理念,在技術層面建立相互的信任關系。”這一賽題對參賽學生來說頗具挑戰性。“區塊鏈是通過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組成一套技術體系。比特幣作為通用的互聯網貨幣,就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發展起來的,通過以太坊技術實現互信。”陳雪勇解釋說。
熱點三 大數據
為推動大數據領域技術、產品、應用創新,大賽組委會擬舉辦面向大數據領域的專項賽事——“中國軟件杯”大數據大賽。大賽通過發現業務痛點、挖掘數據價值,尋求優化方案,推動大數據領域創業創新,鼓勵高校大學生群體及來自互聯網/軟件類企業的算法工程師/軟件工程師共同就一到多個業務場景建立模型優化算法,充分利用既有數據及組委會公開數據給出數字化運營的最優方案。
此外,第六屆大賽在賽題種類上更加豐富,有更多細分版塊出現。結合當下發展的熱點和出題企業的需求,分類設計了安全可靠專題賽以及開源專題賽等專業板塊小專題賽。
本次大賽共計收到67家企業提交的136道賽題。經過專家組評審,確定本科組賽題10道,高職組賽題4道。其中本科組的題目有:民航機票代理市場的預測及可視化、基于WiFi探針的商業大數據分析技術、智能老人助理系統、企業增值稅發票數據分析系統、基于區塊鏈的電子證照庫應用和“無微不至”的借閱伴侶等。高職組的題目有: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事件智能抓取和畫像、基于聊天機器人的數據查詢系統和智能路燈系統等。截止到發稿時,“無微不至”的借閱伴侶成為參賽隊員選擇最多的賽題。
>選手風采錄: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件件創新的作品在這里誕生,一批批優秀的軟件學子帶著夢想,從這里啟航。參加大賽的意義決不僅僅是獲得榮譽和獎勵,為了解決一個個技術難題,認真學習算法流下的汗水,為了想出一個小創意,開動腦筋直到凌晨,你所付出的一切都將使你在前進道路上離夢想更近。在大學四年中,能有一次全力以赴為理想而努力的經歷,將成為校園生活最美的回憶。這種經歷讓你的青春熠熠生輝,這種錘煉將使你的專業能力達到質的飛躍。一個小攻下為了理想去拼搏,青春永遠不落幕;為了夢想而奮斗,人生豐盈富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在決賽中脫穎而出,背后一定是實實在在的努力……
第五屆大賽特等獎
四川大學
“Shadow-Team”隊
在第五屆大賽中,來自四川大學的“Shadow-Team”代表隊在設計作品時本著“他無我有,他有我優”的原則,經過角逐,一舉奪冠。他們選擇的賽題是“車聯網移動應用軟件”。隊長黃威在第四屆大賽時同樣作為隊長參加了比賽。 “但是大二的時候可能能力不夠吧,沒有帶領團隊進入決賽階段。那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下一屆的‘中國軟件杯’設計大賽一定要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威在第五屆大賽終于如愿以償。
“別人想不到的創新點我們能夠設計并加以實現,別人同樣想到的創新點,我們能夠比別人更加穩定流暢。” 據隊長黃威介紹,他們作品的亮點有三,第一添加實現了對加油站服務站點評分評價的系統,用戶在某加油站點進行預約加油,服務完成之后,用戶能夠對預約訂單進行評分評價,以便其他用戶在選擇該服務站點的時候,能夠得到一些參考選擇,類似“美團”,這也是他們努力將商業與作品結合的嘗試;第二借助語音助手,他們設計了許多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因為是車聯網移動應用軟件,用戶多半是邊駕駛邊使用,所以如果能讓用戶使用語音命令來進行操作,會相對更加安全可靠,用戶可以通過他們的語音助手進行撥打電話、發送短信、更改加油站以及發送實時彈幕;第三也是最有特色的一點,便是實時彈幕功能,如果用戶發現前方出現了一些突發情況(例如發生車禍、車輛擁堵等),用戶可以通過實時彈幕功能及時有效地將突發情況信息發送給周圍的其他用戶,以便其他用戶參考并重新選擇路線。
“車聯網”最重要的是“聯”字,意味著聯系,車車互聯,人人互聯,而實時彈幕能夠很好地詮釋這一點,這確保了用戶之間的溝通性以及突發情況傳播的及時性,而不僅僅是傳統的C/S架構。
Shadow-Team代表隊獲得了特等獎,克服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我們花了很多的心血投入應用開發,在預賽的前幾天晚上,為了將展示視頻更好地呈現出來,我們換了好幾種方法,換了好幾個錄屏軟件,試了無數次鏡頭,拍了無數次,折騰了一晚上還是不滿意。后來是隊長找一個專業的學長指導,才完成了視頻拍攝與制作。” 隊員黃奕韜如是說。
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團隊合作上,隊員李劍都感到受益匪淺。“我負責項目安卓部分的框架和編碼,通過項目讓我堅定了在安卓這個方向走下去的決心。項目中使用了不少的開源第三方庫。因為研究這些開源庫,讓我學會了這些Github大牛們在寫代碼時的思路和方法。除了技術上的進步,我們的Team團隊協作,認真努力完成項目的精神感染了我。”
黃奕韜負責搭建云平臺服務器,從最基本的租云服務器,學習Java的一些知識再到用設計模式設計框架,集成第三方服務,最后完成代碼。這個過程雖然艱辛,但他十分享受。“我本人在技術上也收獲頗多,因為我有十分給力的隊友,私下關系本來就非常好,溝通基本零成本;也因為終于有一次機會能把之前所學的東西真正地用到實踐中去。途中遇到不少困難,例如數據庫封裝邏輯一開始寫得太冗余,新加一個功能改動非常大;一開始沒有用數據庫連接池,數據鏈接場景多的時候數據庫崩潰;某些SQL語句沒寫好等。通過搜索引擎、書本、Github、CSDN上看源代碼甚至視頻教程種種途徑,我們最終還是把這些問題解決了,這份喜悅是難以言喻的。”
第五屆大賽一等獎
北京理工大學
Whoami團隊
Whoami團隊隊員坦言,通過參加比賽學習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比賽前,團隊每天都一起在實驗室里學習和籌備比賽。從選題報名到分工研發,再到測試和展示答辯,過程不易但學習到了技術知識,也鍛煉了團隊協作的能力。“在比賽期間,我們不僅展示自己的項目,同時也了解了許多其他學校的優秀作品,開拓了眼界、進行了相互學習交流,也收獲了友誼。此外,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如展示場地網絡信號不穩定、在答辯時遇到質疑等,但當我們克服了困難,收獲的是隨機應變的能力和自信心。”
團隊隊員非常感謝中軟杯提供了這么好的學習和交流平臺,他們認為參加比賽的經歷本身就是最大的收獲。whoami團隊選擇的賽題是“猜猜我是誰”用戶特征識別APP。在設計項目時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怎么樣能夠把這個賽題做的有創新點而且有意義。”
據悉,如今的用戶特征識別技術已經趨于成熟了,像指紋識別、聲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已經有很多大公司在研究并且能夠達到非常高的識別精度。假如他們團隊繼續研究單一的用戶特征識別技術,一方面在短時間很難實現這一領域的技術突破,另一方面這樣的項目也缺乏創新點和研發意義。
“抱著這個困惑,我們咨詢了老師和學長,最后決定做一款通過用戶多維特征模型來判定用戶身份的APP。我們首先將手機可采集且有效的用戶特征指標羅列出來并一一采集,再用這些指標建立用戶的多維特征模型,最后通過決策算法判定用戶身份。之后我們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來優化模型和測試,實驗結果表明我們實現的多維用戶特征識別較單一維度的用戶特征識別而言精準度更高且穩定性更強。”隊長如是說。
whoami團隊來自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科技創新基地,學院對參賽隊員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指導老師陳杰浩和基地的史繼筠老師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指點我們如何改進優化項目、不斷地激勵我們解決難點。”
在談到為什么要選擇這一道賽題時,whoami團隊隊長說:“雖然實戰經驗有所不足,但我們依然決定挑戰自我,在這次比賽中學習新知、完善自我、有所收獲,因此我們選擇了對我們來說難度較高且此前少有接觸的‘基于人臉識別的商業大數據分析技術’。”
據悉,“基于人臉識別的商業大數據分析技術”,主要用以街頭LED廣告投放系統中。傳統的街頭廣告牌只能做到廣告的順序輪播,而事實證明,由于播放不考慮觀看廣告的觀眾性質,順序輪播并不能夠有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不能提高觀眾對產品的接受程度,投放效率極低。因此,whoami團隊開發出一款基于人臉識別與大數據分析的廣告投放決策系統,能夠根據觀眾們的人物特征,結合環境與商業因素,通過大數據分析,投放最合適的廣告。
whoami團隊開發的系統可以劃分為多個模塊,即人臉識別模塊、離線學習模塊、在線學習模塊、關系識別模塊、綜合投放模塊。系統首先通過歷史收集的“特征-結果”數據集,通過離線學習,擬合觀眾中長期消費偏好的神經網絡決策模型,此模型在系統運行中通過在線學習模塊,使用新數據增量的更新優化,以更好地適應觀眾短期的消費偏好。在系統運行時,系統通過攝像頭拍攝前景圖像并投入人臉識別模塊,得到數個人臉,并通過人臉識別人物的性別、年齡、表情、姿態等人物特征,同時人臉識別模塊將識別出觀眾所處的位置。
“我們將得到數個基于個人的廣告排序,同時將人物特征傳入關系識別模塊,我們將得到人物之間的社會關系分組(如母子、情侶等),將分組與個人廣告排序綜合考慮,將得到基于群組的廣告排序,最后,綜合多個群組與商業、環境信息,我們將給出最終的廣告排序,并在一般情況下投放排名第一的廣告。”隊長如是說。
該系統能夠實時地、離線地進行人臉識別,并通過識別到的特征進行決策推薦,不依賴網絡且識別效率極高。從結果上,其人臉識別效率達到每秒15幀左右,性別識別正確率高于78%,年齡識別能夠達到在80%的情況下誤差不超過8歲,且識別能夠達到完全實時。
最終效果上,順序輪播策略(普通廣告牌)下觀眾對廣告的平均觀看時間為1.5s,而進行了人臉識別并大數據分析后,觀眾的平均觀看時間提高到了2.3s,在一定意義上看,對觀眾的投放精準度提高了53.3%,效果非常顯著。
第五屆大賽二等獎
武漢大學
來到新的城市我們吃什么隊
武漢大學“來到新的城市我們吃什么”隊獲得二等獎。隊長何純玉及隊友對美食情有獨鐘,三個美食家組成了獨特的賽隊,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斗。最開始因為對賽題的考察點理解不透,她們覺得有些無從下手,在深入研究和請教老師的基礎上,終于有了思路。參加“軟件杯”獲獎讓隊長何純玉更有成就感,“男生的計算機編程能力更強,但是只要努力,女生同樣可以在軟件設計領域大有作為。”這次組隊參賽她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比如機器學習的算法,是到研究生階段才會開設的課程,但是因為比賽需要,我們自學了。同時,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
第五屆大賽三等獎
山西大學
Gritstone隊
第五屆大賽三等獎獲得者尹鵬程是來自山西大學的學生,他認為比賽賽題出得很好,需要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專業知識,甚至是學科交叉知識。互動的形式也很好。比賽拼的是實力,靠的是實實在在的技術創新,不注重形式而注重底層,做一個好看的軟件不行,技術創新才行。無論是參賽前還是比賽后,都很長見識、長知識。決賽的學生實力挺強,不論年紀、年級,實力不俗。
“決賽學生中,感覺南方的學生不論在技術還是理論、動手上都超過了中部、北部的學生。中部、北部的學生對比賽的激烈程度估計不夠。學生在參加比賽后尤其是打算拿個好成績的,必須在指導老師的輔導下認認真真做,靠臨時趕工是不行的。學生文檔的編寫要按照真實企業里的標準來寫,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或者簡單意思一下就行了,要認真對待。”這是尹鵬程給參賽選手提出的建議。
>參賽攻略
在記者看來,獲獎的隊伍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五點。
第一,重視團隊協作。個人英雄主義早已不復存在,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更講究團隊的協作。合理分工,取長補短,形成合力,突破難關,只有重視并依靠團隊,才能走得更遠。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第二,善于借用“外腦”,相信老師,用好學校的資源。專業的問題請教專業的人士,這些獲獎團隊大多經常聽取指導教師的建議,有的團隊經常和指導教師討論到深夜,他們都得到了學校和所在院系的大力支持,還有的隊員會求助某方面有特長的師哥的幫助。第三,認真鉆研技術。在大賽中獲獎的學生幾乎都提到了自己在算法或是技術上有了明顯的進步,有些同學還因為參賽,明確了自己研究的領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不得不說,大賽為他們開啟了進入產業的大門,幫他們找準了人生的定位。第四,在創新點上大做文章,作品設計一定要體現創新元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樣才可能吸引評審老師的眼球,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名次。第五,與“放棄”永別。幾乎所有的獲獎隊伍都遇到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困難,都要完成學校的課程,有些學生還要面臨找工作的壓力。但參賽隊員們都能把壓力當動力,把困難當歷練,把比賽看成是對自己學習的檢驗,看成是對自己毅力的挑戰,都信心滿滿,笑對一切,堅定了必勝的信念。
有的隊員連續兩年參賽,決不放棄,怎么會不得獎?
>第六屆大賽亮點:激發雙創活力
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32號),加快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做好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企業〔2015〕167號)中關于開展豐富多彩的“雙創”活動的要求,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情和活力,更加有效地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有效銜接,大力促進軟件服務業創新發展,第六屆“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著眼雙創價值,搭建雙創平臺,激發雙創活力。
第六屆“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將進一步完善優化賽事支撐系統,搭建更加符合軟件開發趨勢特點、更加有利于軟件產業創新創業的平臺環境,以提供持續性、系統性、針對性的軟件開發和賽訓服務。
依托雙創平臺,第六屆“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將實現線上與線下、雙創與產業的深度結合。該平臺將通過匯聚多種培訓資源,對接企業、高校、高職、實訓機構、投資機構等各個參賽主體,提供培訓與測試、項目投融資、人才檔案等豐富的服務功能。雙創平臺的完善對于加快軟件人才培養、軟件工程實踐、雙創活力激發將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挖掘并突顯大賽作為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的新型媒介價值,同時通過匯聚政、產、學、研、用相關要素,以大賽為牽引,雙創平臺為支撐,線上線下互動,多點發力,進一步構建價值鏈互動共生的多層次軟件服務業人才培養生態體系。
參賽學生提交的優秀作品,也直接給企業的研發提供了參考,促進軟件行業的發展。據評審專家介紹,每屆大賽均能涌現出一批高品質的作品,有些團隊提供的解決方案已經達到工業級軟件水平,可直接應用于生產生活。大賽吸引近萬名師生熱情參與,在全國形成了大學生投身軟件行業的熱潮。歷屆大賽也產生了眾多優秀項目和創業團隊,部分項目已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較大的市場應用價值。為有效連接技術、產業與資本,為參賽的優勝團隊提供資本對接及科學專業的創新創業指導,大賽組委會以大賽平臺為依托,組織針對優勝參賽團隊的“創業投融資對接會”,邀請知名投資機構為參賽師生提供創業咨詢和投資孵化服務,同時也為投資機構搭建挖掘和遴選優秀創業項目、團隊的平臺,促進雙方資源有效對接,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發展氛圍。
>構建雙創生態體系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大賽是落實創新人才培養政策的重要舉措。
大賽已探索出產教互動融合,共育創新人才的新模式。企業專家出題,聯合高校專家評審,開創投融資對接會,加速了科研成果到產品應用的轉化。大賽已成為激勵軟件人才創新創業的平臺,是建立健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途徑,強化了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對高校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據悉,今年大賽還將依托雙創平臺,舉辦“中國軟件杯”大學生雙創相關的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