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潘文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人們在付出高昂的價格,卻購買到由化學劑、防腐劑長時間保鮮后的不新鮮水果,所以他便立志解決人們可以吃到新鮮健康的果蔬問題。于是廣州優果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食得鮮)就這樣成立了,潘文偉就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于是他開始借助互聯網之勢,打造了服務于中高端用戶的專業生態果蔬配送平臺——食得鮮,讓人們更便捷高效的購買、食用生態綠色果蔬。
智能生活悄然來襲
潘文偉透露說,我們其實是在做樂視做不了的事情。因為樂視是想改變人們的生活,那樂視電視為什么會面臨這么大的一個危機?很簡單的事,因為他的整個所謂的內容的成本覆蓋不了他的硬件的成本。其次,就是說電視,你每天觀看內容,你不可能天天都要儲值。但是你每天都要消耗食品,這個是快消品,我們基于消費者的生存消費,我可以將我的智能硬件覆蓋到你家里面的任何一個電器。以后你家里面的所有的東西以及電冰箱,電視、電炒鍋,都會直接同步到我們的APP和機器人上面來,這才是真正的智能生活,這也是我們現在主要打造的方面。
食得鮮運用VR的技術與動態庫存管理。據潘文偉介紹,食得鮮是國內率先使用這個電子價格牌的,而這個電子價格牌的話,跟國外的內容還不太一樣,就是我的這個電子價格牌,還是能夠實時共享我的庫存數據。就是說,您現在到我的超市里面,能看到我貨架上面擺有20瓶的醬油,但可能你買不了,因為價格牌上面可能寫的停售,因為這20瓶可能已經在過去的3個小時以內,被線上的用戶給定了。我整個超市里面,我的體驗中心里面有一萬多個SKU,我這一萬多個SKU,在一個月的時間,我基本上可以全賣出去,做一次番新,下個月你看到的都是新貨。
潘文偉表示,食得鮮是廣州華南地區最大的一個信息量平臺,食得鮮在廣州銷售,已經全面超越了這個目前國內最大的本來生活。那么今年的話,食得鮮就轉去引入智能硬件和這個高端的產品,為我們分析這個新零售,所以最近看到很火的一個亞馬遜的無人超市,其實這個我們已經在實踐當中。
互聯網時代下的生鮮電商
據業內數據統計,我國電商每單的物流成本在5%左右,但是生鮮電商的物流成本卻占比20%到40%,甚至有超過50%的情況存在。從目前生鮮電商經營規模來看,很難做到投入產出比平衡,成本收回周期最少要5-10年時間,很多企業很難堅持在這個過程中活下去。但是“食得鮮”卻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迅速開始盈利,這不禁讓人開始好奇起來了。
潘文偉解釋說,“因為其實供應鏈這個問題的話,生鮮行業和零售行業是一個特別成熟的一個行業,比如說你說像在北京,如果是東北產的水果,在北京批發市場,大部分我們講的是果園,能拉到批發市場去批發,那這個中間是沒有說需要所謂的太多的去優化這個環節。其實京東的成功,給很多的企業帶來一個不好的一個開始,就是說我一開始創業,我要去抓供應鏈嗎?那其實這東西在傳統商超已經做得很成熟,像沃爾瑪都做了上百年了。供應鏈對于他們來說是已經是很成熟了,不需要優化了。食得鮮為什么可以在前期便盈利,就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是抓用戶端,提升了效率。然后倉儲方面,食得鮮就不一樣,我們有很多高頻的注冊用戶,基本上我們給他篩選了一遍。他下單拿到的都是好的,做到量出而入,我在廣州有十幾萬的注冊會員,每次一到貨,基本上3到4天就可以賣光。這就是我為什么在前期能夠存活下來,并且盈利,然后被資本所青睞的一個原因。”
潘文偉認為生鮮電商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像一些天貓、淘寶這一類的生鮮電商。然后第二階段的話在C端業務上面。我經常說,懂電商的人不懂生鮮,懂生鮮的人不懂電商。所以我認為未來的話,還是零售板塊,那抓住用戶是最重要的,因為我認為,在10年之前,中國的新鮮電商是沒有用戶這個說法的,它只有客戶。也就是說,用戶跟客戶是有本質的差別的。
“食得鮮“智能互聯網升級新零售
據悉,通過手機微信或食得鮮APP,完成自助選購、自助買單,有效解決收銀低效痛點。而且現在用戶還可以通過在小寶機器人身上完成下單,購買產品,這樣就不用再下App了。并且它具備了一個在線的營養師咨詢,同時的話,它可以測量你的體質,身高和體重,包括身體的水分幫你收集健康數據有效提升消費者的智能化生活水平。
潘文偉表示,“食得鮮“是智能互聯網升級新零售,形成了一個大型體驗中心+20個物流點,體驗倉儲一體化、電子價格牌自主消費、基于大數據管理運營的智能互聯網+新零售模式。新模式的注入,使得食得鮮無論在會員拓展還是銷售額上都得到了質的改變。他表示,現在食得鮮已經完成注冊用戶超過40萬,月流水超過1千萬元;以智能云屏、機器人、公眾號、APP、體驗店實現100萬海量用戶在線掃貨。
智能化是社會、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因此如何將智能科技融入生活,服務于生活,給生活帶來便利,潘文偉思考在了前面。食得鮮智聯生態,讓未來已然到來。潘文偉先生表示,2017年“食得鮮”有望來到北京,進入到北京的萬千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