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太倉自古為文化之鄉(xiāng),南北文化交融、江海文明相匯,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婁東文化。吳國在這里屯糧建倉,元朝于此地開創(chuàng)“漕運文化”;文學先驅(qū)王世貞?yīng)氈魑膲?0年為今天留下悠久而優(yōu)秀的文化財富。今天,在移動閱讀和新媒體時代,又誕生了以哈羅小貝為代表的新文化標簽。哈羅小貝打造的“貝姐成長好故事”親子社群,短短半年時間就成為異軍突起的音頻節(jié)目“獨角獸”,成為一個讓許多海外華僑穿越千山萬水類也要聽的睡前故事親子平臺,讓太倉這樣的人文圣地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涌起了 “文藝復興”新希望。
“發(fā)源于蘇州太倉的貝姐成長好故事很多主創(chuàng)者都是江南媽媽,那樣的吳越軟語讓我們這樣的北方人聽著很舒服”。這是一個北方爸爸的感覺,而另一位保加利亞華僑則認為,貝姐成長好故事就像一個喧鬧的家庭,讓人一下子找到家鄉(xiāng)的感覺。
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中國女性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方有著萬千模樣。相夫教子的裹腳老太,沐風雨承日曬的海邊漁婦,有折柳上香的俏皮娘子,也有侯十年得一信的深閨淚人。今天,更多的女性選擇把媽媽當做自己的終身職業(yè),而蘇州哈羅小貝要干的事就是把這些媽媽團結(jié)起來,以“貝姐成長好故事”為切入點,打造一個巨大的親子社群平臺。
“在自己的軀體中成長,眼皮底下又不斷變化,再到目不所及的地方不斷傳來喜訊,孩子的一生相伴著母親的喜樂。那種羈絆源于血脈,融于骨髓。也許一點一滴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毫不起眼的成長,都是每個孩子的一大步,每個母親的紀念節(jié)。”作為蘇州哈羅小貝文化傳播公司的CEO,王燕在幾個女性身份中平滑轉(zhuǎn)化,但最驕傲的,還是母親這個稱呼。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王燕擁有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而此前長期的編輯工作,使她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育理念。如果你聽過她講的睡前故事,也許你也會想要變成個孩子。
70年代末出生的王燕,當時父母并沒有給予像現(xiàn)在這般科學系統(tǒng)的關(guān)懷與教育,聽父母講故事更是一種奢望?;楹蟮谝粋€男孩寶寶也是如此。在北京工作的王燕夫婦把寶寶托付給了蘇州的爺爺奶奶,很少有和寶寶親近時間?,F(xiàn)在的寶寶性格上有點內(nèi)向。當然,內(nèi)向不算一種缺陷,只是在適應(yīng)這個社會時會更費力一點。意識到這點的王燕放棄了順風順水的北京工作,回到家鄉(xiāng)蘇州,在工作的同時更好地照顧兩個孩子。她忍受著與丈夫異地而婚的相思之苦,為了孩子只能無奈為之。
現(xiàn)在直播平臺百團大戰(zhàn),成為主播不再是奢望,一夜之間大街小巷都舉起了網(wǎng)紅的大旗。濃妝艷抹的女主播,華麗麗的卻毫不真誠。王燕選擇了成為別樣的網(wǎng)紅,“貝姐好故事”應(yīng)運而生。組建“貝姐好故事”微信群,家長講故事給所有孩子聽。做孩子的主播,用最質(zhì)樸醇厚的愛,營造平凡生活中詩和遠方的田野。“貝姐”的名字源自她的女兒小貝,“貝姐”是所有開朗樂觀孩子們的代稱。
懷著小小的期待,帶著飽滿的熱愛,充足的準備后第一個故事《我的幸運一天》在微信群與大家見面。小豬與狐貍角色形象鮮明,一下抓住了沉浸在童話世界中孩子們的興趣點。故事不斷上演,膝下的少年也在慢慢成長?!冻砷L面包》讓孩子們愛上了蔬菜;第一次開始有孩子分享她的故事《老虎來喝下午茶》;出生在保加利亞的小朋友每天都在睡前守候著。
“貝姐”現(xiàn)在已經(jīng)講了有近100個故事,但故事永遠不僅僅只是個故事,它在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家長交流的平臺。大家聊著講故事的技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分享提高孩子成績的技巧,寓教于樂的點讀機功勞多多;分享母親的心得,分享爸爸的體驗,分享愛與體貼。
“貝姐成長好故事”無意之間踏中了社群和直播的熱潮,2016年的今天,分答的音頻分享風頭正勁,花椒等直播平臺也如日中天。王燕和她的追隨者——一大批普通而又各具才藝的媽媽們,在喧囂的熱潮中安靜地打磨自己的故事產(chǎn)品,也在接受資本和市場的雙重檢驗。“我們下一步馬上會上馬自己的商城,讓更多的以媽媽為終身職業(yè)的媽媽們,可以體面地、穿著拖鞋、站著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