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熱的詞匯莫過于“互聯網+”。自從年初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它便不斷出現在各種媒體、會議中,并持續升溫。“互聯網+”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商業模式,而演變成一種社會形態,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對于年輕一代的IT用戶而言,“互聯網+”是生活工作的必要條件。他們熟悉互聯網技術,了解互聯網應用,對IT產品和服務的互聯網屬性有極高的需求。IT用戶的消費行為和心理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必然影響到用戶對于產品和服務的評價模式。
首先,IT用戶對于產品的質量更看重長期效果。迭代開發、用戶參與、眾籌設計等新的設計研發模式的應用,被IT用戶逐步接受。用戶有可能從產品概念開始就反饋自身意見,分享對于IT產品(服務)的感受。這種設計研發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產品上市之初由用戶端產生的抱怨,使用戶對于產品質量的承受程度逐漸加強。
其次,IT用戶更注重網絡功能,跨界評價產品的情況增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IT產品的設計之中,產品功能開發更加偏向于互聯網應用。IT產品(服務)與互聯網服務的產品界限已經變得非常模糊。因此,用戶在評價產品時已經不再集中在某一類產品形態,跨界比較的情況逐漸增多。
第三,IT用戶更容易受到同類消費群體圈子的影響。互聯網營銷模式被普遍借鑒,電商平臺已經成為絕大多數消費類IT產品的最主要銷售渠道。電商平臺的評價機制不但讓廠商可以及時反饋用戶需求,更進一步加強了用戶的企業歸屬感。由于IT產品日趨復雜,產品種類極大豐富,IT用戶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同類群體評價的影響。
為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在“互聯網+”背景下,IT用戶的滿意度發展狀況,尤其是了解“互聯網+”對IT用戶滿意度的影響,2015年中國IT用戶滿意度活動將“互聯網+重構IT用戶滿意度”作為活動主題。該活動是在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工作委員會和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指導下,由計世資訊(CCW Research)具體執行和實施的全國性活動。從2002年開始,每年一屆,目前已經成功舉辦十四屆,已成為國內IT領域持續時間最久、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用戶滿意度調研活動。
本屆活動除了根據用戶調研結果,發布2015年IT用戶滿意度指數外,還將通過研討會等形式,分析國內IT用戶滿意度變化趨勢,尋找影響用戶消費行為變化的各種因素,尤其是近年來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對用戶滿意度產生的影響。此外,本屆活動還首次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在數據采集和分析環節,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挖掘,使最終的結論更加全面準確。
本屆活動的最終調研結果,將于2015年9月14日全面發布。相信屆時不但可以看到在大數據技術支撐下,在IT硬件、軟件、服務及解決方案等領域表現突出的用戶滿意度品牌,還可以看到眾多利用新技術提升用戶滿意度的優秀方案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