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未來3年以及10年的“互聯網+”發展目標的同時,提出了包括智慧能源、便捷交通、普惠金融、協同制造、綠色生態等共11項重點行動。此舉無疑給自今年年初提出的“互聯網+”再添一把火。筆者經過梳理發現,在幫助各行各業落地互聯網+的行動中,企業級IT正呈現出新的三大趨勢:軟件真正成為一種服務、從聚焦技術到支撐業務、從專注產品創新到應用體驗為王。
投資互聯網+企業級IT呈現三大新趨勢
在筆者從業十余年的時間里,切身見證了整個IT產業的發展和變遷:五花八門的技術名詞被創造,概念的炒作一輪接著一輪。創新的地位和作用被從業人員不斷放大,反而忘記了產品和技術本身就是要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從這個角度講,企業級IT所呈現的三大新趨勢甚至可以總結成一句話:莫忘初心,方得始終。
趨勢一:軟件真正成為一種服務
這里沒有說云計算,甚至沒有說SaaS,是因為筆者希望盡量減少專業名詞所帶來的干擾,不過專有名詞確實更便于業內人士理解。事實上,SaaS已經出現多年,但不管是在全球市場還是在中國市場,SaaS從來都不是主角。究其根本,互聯網應用還沒有真正深入到企業中,“在風沒有來的時候,風口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互聯網+時代則不同,SaaS蟄伏多年,終于等到了機會。這某種程度上要感謝互聯網在消費級市場的發展,當所有人都在通過手機應用來支配衣食住行時,商業組織對純互聯網形態的SaaS服務的接納自然水到渠成。對于企業用戶來講,軟件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真正成為一種服務。
于是,無論用友這種傳統管理軟件巨頭,還是紛享銷客這樣一年拿了三輪近2億美元投資的移動CRM供應商,都在致力于將軟件變成為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付給用戶的一種服務。用友在布局中小企業方面,有專門的暢捷通公司,還在幾天前將用友優普進一步分拆,投資10億成立互聯網公司,著力打造基于公有云的在線CRM、企業空間等產品。目標更是定為2~3年獨立上市;CRM產品超越紛享銷客、銷售易等;企業空間預計在線活躍用戶數100萬以上。
如果說,過去SaaS主要是基于PC端的在線軟件應用,那么今天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下,SaaS已經主要由移動端來承載。不過,這種終端的變化并沒有改變SaaS的本質,那就是將軟件變成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服務。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老牌的SaaS企業,還糾結于是借助PC端還是通過移動端為用戶提供軟件應用,這種只是從產品角度出發,而并非從為用戶更好服務角度出發的做法勢必會被市場所淘汰。
如今,這種基于移動互聯網的SaaS正在多個領域不斷崛起,除了CRM領域之外,傳統的OA(辦公自動化)軟件、HR(人力資源管理)軟件、APM(應用性能管理)軟件等,都深刻領會了SaaS的精髓,以幫助更多企業邁向互聯網+,比如,OA領域的imo班聊、APM領域的云智慧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趨勢二:從關注技術到聚焦業務
正如上文所說,軟件正在成為一種服務,這在未來的企業級IT應用中將日益明顯。推而廣之,在云計算的更廣泛領域,如PaaS(平臺即服務)和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等領域,同樣也要將服務作為核心所在,至于什么樣的平臺,什么樣的基礎設施,Whocare?那么問題來了,IT作為一種服務,應該如何交付給用戶呢?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企業級IT都將技術創新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并造出許許多多的專業名詞,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的概念炒作。很多時候,企業級IT廠商都認為,只有不斷的技術創新,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用戶需要的并非是日新月異的創新技術,而是如何幫助自身業務高效運轉和持續不斷的商業模式創新。
事實上,“技術不再重要”這句話,已經在IT業界流傳已久,但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企業卻是少之又少。即便在云計算興起之后,IT如何通過云轉化為服務,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相比較而言,大數據的脫穎而出,顯得更接地氣,因為對于企業而言,誰能從大數據的沙海中發現暗藏的金礦,誰就能在這個風云涌動的大時代搶占先機。
從技術應用到發現規律,再到幫助企業進行業務創新,IT在兜了一個大圈子之后終于回歸到它最初的使命。因此,在互聯網+時代,不管是哪種新興的企業級IT應用,都必須以支撐企業業務角度出發進行技術創新。
比如,imo班聊致力于為企業提供高效、穩健的網絡化通訊、網絡化辦公和網絡化電子商務等一攬子應用和服務;紛享銷客希望打造一款企業版的“微信平臺”;云智慧則要為企業級用戶提供面向業務的端到端應用性能管理解決方案。
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直指企業的業務痛點,至于應用什么樣的技術,打造怎樣的產品,這些都是依據客戶的業務需求來定的。正如云智慧CEO殷晉所說的那樣:“對于APM而言,發現IT系統哪里出了問題,如何解決,這不是終極目標;依據業務發展實時了解業務系統運轉狀況,發現并解決核心業務的性能問題才是關鍵所在。”
趨勢三:從產品創新到應用體驗
為了更好滿足企業的業務需求,眾多的企業級IT廠商不斷加大產品的創新,功能越來越豐富、模塊越來越多,原本非常“輕”的應用變得日益“厚重”。這幾乎是所有的企業級IT應用最終必然會走的一條路,這樣做其實無可厚非,但卻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應用體驗也越來越重,越來越慢。
尤其在客戶主導成為市場主流的今天,用戶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產品功能的創新,更關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體驗如何。事實上,在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的今天,產品功能的差異化已經不再是獲取競爭優勢的利器,用戶體驗成為核心競爭力所在,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關注應用性能問題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必然選擇。
在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催化下,企業正式進入APP經濟時代,隨便一個APP,一夜之間都可能擁有百萬用戶,因此,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一個初創公司都有可能擁有一個規模龐大的業務系統。
玩互聯網的都知道,不玩用戶體驗必死無疑!APP的普及解決了企業的效率問題,可是也給企業帶來了“掉鏈子”的新麻煩:幾乎所有將業務構建在互聯網上的企業都或多或少遇到過由于負載、網絡、兼容、代碼等問題導致業務緩慢或中斷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新興的APM(應用性能管理)開始受到用戶和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因為APM通過對企業關鍵業務應用進行監測、優化,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應用的性能和可靠性,從而保證用戶得到良好的服務,同時降低IT總擁有成本。
有趣的是,作為提升企業應用性能的利器,APM的發展同樣符合企業級IT呈現出的三大趨勢:以IT應用為中心、業務為核心,以服務的方式、不斷提升的應用體驗,為用戶提供應用生命周期管理。
而這,不但擊中了互聯網+時代企業IT的痛點,也擊中的創投們的G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