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叫好不賣座:物聯網的瓶頸
盡管一個個有關物聯網產業的動輒百億千億的地方政府規劃不斷出臺,盡管一片片物聯網產業園區在拔地而起,盡管一次次的物聯網會議在不斷的召開,但是對于從事物聯網的有關各方來說,尤其是那些從事著具體技術或者應用開發的鏈條上的人們,或許還依然沒有感受到在隆隆物聯網春雷之下的春雨所帶來的喜悅。
不同的只是原來做的產品可以貼上物聯網的標簽換個說辭,相同的是原來的市場無論是規模還是應用模式依然沒有變化。
至于原因,或許在于以地方政府出臺當地物聯網產業規劃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各地各自為戰,封閉發展的模式所設置的政策性門檻導致的創新性的應用和資源流動所導致的困難。
在一個缺乏頂層設計的模式下,各地蜂擁而起的規劃意見中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物聯網產業發展,但是也同時對物聯網發展的規模和范圍經濟的成長性遇到了地域性的局限。
另一個越來越引起業界關注的阻礙物聯網發展的問題,則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缺失。
談及物聯網的發展,各方關注更多的是有關物聯網核心技術的突破、標準的制定或者政策的支持以及一個個在具體行業的應用案例。但是,問題在于,沒有大規模的物聯網應用的發展,不論是核心技術還是標準的制定,都將成為無源之水,而失去存在的市場驅動力。
2 物聯網:利益格局重構的契機
在物聯網萌芽伊始,業界有人曾經質疑物聯網是新瓶老舊。這種質疑的合理性來自于屢屢被提及的物聯網關鍵技術及各種應用,早在物聯網的概念之前就已經存在。
但是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使得新的應用不在局限于時空限制,這使得物聯網的發展獲得了新的技術基礎。那么,對于那些被稱為“老酒”的技術和業務,其重新獲得生命力的模式可能并不在于其自身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而在于因擴大的應用規模和新的應用領域所帶來的新的模式。
很明顯,無論是規模的擴展還是領域的擴展,其背后必然意味著利益結構在同一行業的上下游之間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重新構造。
這種構造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著物聯網的一項應用或者整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前景。
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物聯網的概念的本質是一項重構各相關方利益成本結構的系統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