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體周五撰文指出,在經歷了2017年的沉靜之后,今年全球科技產業的大型并購交易將趨于活躍。蘋果、亞馬遜和Alphabet可能會成為主角。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科技巨頭們在2017年表現的極為出彩,全球市值最高的6家公司如今都來自科技產業。然而,雖然資金和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但2017年發生在科技產業的大型并購交易確是鳳毛麟角。
2018年注定不會平靜。律師事務所Morrison &Foerster全球并購與收購事務聯席主席羅伯特-唐森(Robert Townsend)認為,隨著Alphabet、亞馬遜和蘋果拓展自身的產品線、擴大市場份額,小型科技企業和他們的管理層將被迫思考能否獨自蓬勃發展的問題。
除此之外,科技巨頭在2018年將開始大幅減少企業稅支出,而且他們能夠把囤積在海外的數千億現金儲備以很低的稅率帶回美國。“市場中目前確實有幾家這種規模的公司,如亞馬遜、谷歌、蘋果、微軟、騰訊和阿里巴巴集團。整個科技產業就如同是一個啞鈴,若干家龐大的科技和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站在一邊,剩余的所有公司站在另一邊。如果不站在頂端,那一定會是不舒服的位置,”唐森說。
金融數據分析公司FactSet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去年交易額超過50億美元的科技產業并購案中,只有3宗涉及到美國買家或是賣家。它們分別是東芝把芯片業務出售給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英特爾收購Mobileye,以及邁威收購Cavium。博通在去年年底曾提出斥資1030億美元收購高通,但遭到了后者的拒絕。
此類交易的數量較2016年出現了大幅的減少。2016年,科技產業共有12宗并購交易的規模超過50億美元。其中包括微軟斥資260億美元收購LinkedIn,以及騰訊斥資86億美元收購游戲開發商Supercell。
2015年,全球科技產業共有8宗大型并購交易,其中包括安華高斥資370億美元收購博通。此交易在當時也是科技產業最大規模的并購交易。但是很快就被當年的另一宗交易所超越--戴爾斥資670億美元收購EMC。
在戴爾收購EMC交易中曾代表VMware談判的唐森表示,科技產業的大型并購交易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普遍。它們可能會在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領域出現,如谷歌涉足云服務和汽車業務,蘋果展現出愿意對原創內容進行大筆投入的姿態,以及亞馬遜借助收購全食超市進軍實體零售業務等等。
大型科技公司對產業的統治,直接對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產生了制冷效應。在過去兩年中,來自科技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數量創出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除去科技初創公司考慮借助更大平臺進行發展的問題外,因為能夠從其它途徑募集到更多的資金,這也讓它們放緩了上市的步伐。例如,軟銀管理的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軟銀愿景基金,就能夠讓科技初創公司更長時間的保持私有屬性。
律師事務所Wilson Sonsini Goodrich &Rosati創辦合伙人拉里-松西尼(Larry Sonsini)表示,他預計2018年科技企業首次公開招股的數量將會逼近歷史最低值。為蘋果、Alphabet和Netflix代理事務的松西尼表示,科技產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更多的科技初創公司將會選擇被收購,而不是上市。
與此同時,大型科技公司也將在私有市場展開積極的收購。Facebook就是這種做法的典范,這家公司近年來已收購了受風投資助的Instagram、WhatsApp和Oculus等多家公司。“這種做法會導致若干家科技巨頭的實力變得更加強大,他們將開始搶在初創企業上市之前對它們進行收編。”
美國政府的稅改政策將會讓蘋果、微軟和Alphabet三家公司最為受益,因為它們囤積在海外的現金和有價證券總值超過5000億美元。此外,從今年開始,企業聯邦所得稅的稅率將從35%降至21%,這將直接增厚上述企業的利潤。
“如果著眼于進行收購,那么美國公司現在看上去就要廉價許多,”律師事務所Hogan Lovells的合伙人杰米-維克特(Jamie Wickett)說。“企業可以把自己出售給任何一家想要收購美國企業的公司。”
在美國公司希望政府降低稅率,讓他們能夠把利潤保留在國內的同時,美國稅改后的新稅率依然要比英國、愛爾蘭等一些歐洲國家高。維克特說,科技企業此前絞盡腦汁通過避稅舉措在海外囤積了巨額的現金,沒有多少理由讓他們把這些現金帶回美國國內。
盡管如此,還是有足夠的動力把錢帶回美國進行投資。特別是那些原本有著清晰成長路線,如今卻被科技巨頭蠶食市場份額的企業。芯片制造商明顯就屬于其中。這是這一原因,推動著安華高收購了博通,以及又提出要收購高通。高通斥資45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也是同一原因。“如今想要參與競爭已變得越來越困難。企業擴大規模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松西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