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許久的TCL集團正在醞釀新的投資和業務整合計劃。其中,半導體顯示板塊是業內的關注重點。
7月12日晚間,TCL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江漢翼、星宇有限、林周星瀾、林周星涌、 林周星源、林周星漣合計持有的華星光電10.04%股權。交易價格為 40.34億元,均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
本次交易完成后,TCL集團將直接持有華星光電85.71%股權。近年來,華星光電一直是TCL集團的利潤支柱,也是目前中國大陸電視液晶面板制造廠商中市場占有率第二的企業。同時,根據調研機構IHS的數據,2016年華星光電在全球電視面板市場的占有率為13%。
成立華星光電是TCL垂直布局上游產業鏈的重要舉措,在顯示面板行業逐漸崛起的當下,TCL也越發深耕產業鏈一體化。
低調的“利潤奶牛”
與京東方最初收購韓國公司進而鉆研技術不同,華星光電一開始就招攬人才自主研發。在這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華星光電發展至今也歷經坎坷,如今效益和技術是華星光電的兩大標簽。
從財報來看,華星光電是TCL集團的優質資產,2016年為公司貢獻了半數的利潤。作為TCL集團的利潤奶牛,華星光電頗為低調,這也是由To B業務的行業屬性決定的。華星光電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華星光電的面板供給對象中,TCL多媒體占比40%、三星占比20%,其余的客戶為海信、創維等國內的五大電視廠商。
盡管利潤豐厚,面板行業的周期性也使得廠商業績有大小年之分。在業績低迷時持續投入下一代產線,是在下一輪競爭中勝出的關鍵,而動輒上百億元的成本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之外,華星光電也希望通過上市帶來更大的融資平臺和發展前景。
但是華星光電兩度與深紡織的重組均未有成果,在借殼上市事宜擱淺之后,今年TCL圍繞著華星光電的重組計劃頻頻顯現。就在5月,TCL集團把所持有的“華顯光電”約37%的股份轉讓給華星光電。其背后的邏輯是讓面板的上下游公司結合得更加緊密,其中華星光電主要生產面板玻璃,華顯光電專注于模組,兩者的合作將隨著產線的建設更加密切。
如今TCL集團收購華星光電股份,亦是看準了半導體顯示的未來。公告中寫道,此次交易主要有兩方面目的。其一是進一步加強對華星光電的管理與控制力,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效益,提升股東回報;其二,上市公司擬通過實施本次交易讓華星光電主要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這將有利于完善公司激勵制度和人才吸引。
但是在半導體顯示領域,華星光電和三星等同行之間仍有差距。上述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華星光電的技術并不是最領先的,現階段是在維持效率領先的情況下,去追求產品領先,向技術領先跨越。相比于國際一流的三星、夏普,華星光電之前還是在快速跟進,目前我們的效率更高。”
產能過剩?
TCL集團對于上游產業鏈的投入可謂不遺余力,如今華星光電擁有3條量產的生產線。并且,TCL集團將半導體領域的資源向華星光電集中。
但需要指出的是,外部的競爭對手也十分強勁。在收購的公告中,TCL集團也列出了產能過剩的風險。2017年至2019年,群創光電第8.6代線、惠科電子第8.6代線、京東方福州第8.5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線、華星光電深圳第11代線、中國電子咸陽8.5代線、中國電子成都第8.6代線、夏普廣州 10.5 代線等陸續投產,國內液晶面板產能將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而華星光電很大一部分產能仍需通過對外銷售予以消化,因此存在降價的可能。
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統計數據,2017年上半年,中國顯示面板廠商投產面積維持高增長,占全球顯示行業的24.5%,同比增長22.7%。即使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預計2017年上半年,中國大陸主力面板廠的綜合營業利潤率可達到12%,同比去年提升了9%,也是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韓國顯示產業在大尺寸中高端市場和AMOLED市場繼續加強投資,在OLED材料和設備產業呈現快速增長。中韓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成為關注焦點。
面對競爭,TCL集團試圖通過華星光電不斷積累工廠技術來實現自身優勢。因為液晶面板的生產對空氣潔凈程度等外部環境要求特別高,所以各環節升級就需要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慢慢累積技術。在液晶面板技術成熟的情況下,產線上的改進就變得尤為重要。
如今,華星光電的廠房均為自動化智能生產,華星光電總廠長張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運用一些智能化控制后,第一,從投產到產出的制造周期可以縮短38%;第二,殘次品可以減少42%左右;第三,通過倉儲自動化和調配,從我們產出到交付客戶的時間周期可以縮短32%;第四,產品的不良率可以降低28%。”
另一方面,TCL集團欲在柔性顯示方面另辟蹊徑,對于量子點技術和OLED技術雙管齊下,同時還成立研究室研發柔性面板的印刷式生產技術。張鋒談道:“柔性顯示技術難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產品的設計,二是設備加工工藝,三是材料。后兩者更加關鍵,之前加工工藝的技術基本上集中在韓系企業,材料方面主要依靠日本企業,但是現在這些領域的技術也慢慢釋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