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build2017大會上,微軟打出了一套復雜的“組合拳”,有些招式是我們能夠預見的,比如在云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有些則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比如一筆帶過的Windows,以及即將進入Windows商店的iTunes。微軟令人眼花繚亂的招式背后,真實意圖究竟是什么呢?在技術更迭的分岔路口,這家老牌科技巨頭又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抉擇呢?下面我們試著逐招拆解。
我們先從Windows10說起。
Windows操作系統一直是微軟最為核心的業務之一,但在今年build大會的揭幕主題演講中卻幾乎沒有露面。這不免讓人生出“Windows系統已經在微軟業務中被邊緣化了”的懷疑。如果稍微查詢一下數據,這種懷疑還將進一步加深。據了解,2010年時Windows部門的營收還有180億美元。而到2016財年,Windows所在的個性化計算部門的營收就下滑到了147億美元,低于Office所在的生產力部門的236億美元和智能云部門的192億美元,營收貢獻比也只有17%。
Windows部門表現疲軟的原因有二:
一是Windows的主戰場——個人pc市場已經趨近飽和。據知名IT研究與咨詢公司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總量為6220萬臺,再次下降2.4%。這已經是連續第10個季度下降,也是自2007年以來全球PC出貨量單季度首次降至6300萬臺以下。
二是近年來微軟在移動終端市場投入甚多,最終卻大敗而歸。眾所周知,微軟在兩年前就開始對Windows Phone施行縮減計劃。而在微軟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中,Windows手機業務的營利情況已不再被提及。微軟方面也已經證實,他們不會再向手機業務注入更多的資金。5月2日,微軟官方更是首次公開宣布下架Lumia系列產品。
Windows Phone已死?
對,但也不對。
深受粉絲追捧的“喬北峰”——Windows手機負責人喬·貝爾菲奧(Joe Belfiore)上周在build大會上公開亮相,并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及了Windows手機的未來。他說道:“我們將持續支持Windows Phone。”
此外,微軟CEO納德拉最近接受莫利·伍德(Molly Wood)采訪時也大膽直言:“我可以肯定我們將會制造更多的手機,但是這些手機看起來與今天的手機不同。”
言外之意,微軟已經不再執念于Windows手機的消亡與否,但這并不意味著微軟打算放棄移動終端市場。在當前環境下,微軟如果硬鋼iOS和安卓,將毫無優勢可言。但智能手機已經步入了創新的瓶頸期,未來很可能會被新的計算平臺取代,可能是混合現實,也可能是別的設備。微軟的目標就是,當下一代計算平臺來臨時牢牢抓住機會。而要做到這一點,微軟就必須繼續耕耘手機市場。為此,微軟做了這么幾件事情:
1.把iTunes帶到Windows Store中。本月初,微軟發布了針對校園市場的Windows 10 S,這款輕量級系統只能安裝來自Windows Store的應用,這就意味著無法運行iTunes等應用。但很快微軟就在build大會上宣布,蘋果正在開發iTunes的Windows應用商店的版本。今年秋天之后,你就可以在Windows 10 S設備上同步你的iPhone和iPad了。
2.為iOS和安卓開發應用。據雷鋒網粗略統計,微軟已經分別為iOS和安卓開發了數十款應用。
3.兩大更新。微軟近期發布了針對Windows 10操作系統的兩大更新:Creators Update和剛剛在build大會上宣布的Fall Creators Update。通過這兩次更新,微軟重新設計了交互界面,同時增強了Windows系統的跨平臺協作能力。
微軟試圖通過開放自己的應用商店留住iPhone用戶,同時借幫助iOS和安卓開發應用,悄悄在iOS和安卓平臺上搭建自己的生態。一攻一守之間,盡顯智慧。微軟在更新中增強跨平臺協作能力的目的也在于此。以Clipboard為例,升級這項功能后,你在Windows電腦上復制一段內容后,可以粘貼在安卓、iOS的各種設備中。這個功能蘋果已經有了,不過蘋果只支持自家的設備,而Windows將支持全平臺的操作。
重新設計交互界面的目的則在于提前布局下一代計算平臺。因為設計語言的變化往往意味著操作系統的改變。在build大會上,微軟發布了一套名叫“fluent design”的設計語言。這套設計語言源于微軟的游戲平臺Xbox平臺,光線、深度、動態和材質是其最大的特色。高光、陰影和紋理共同賦予了“fluent design”系統立體感,這在3D操作系統中至關重要。隨著VR技術愈發成熟并不斷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多維度操作系統不斷涌現出來。但迄今為止,卻沒有一家科技公司知道如何將2D設備的舊世界與3D操作系統結合起來。而微軟推出“fluent design”設計的目的就在于無縫對接2D和3D操作系統,提前為下一代計算平臺布局。
再來說說云和人工智能。
進入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都在產生大量數據,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這些數據的體量還將迎來指數級增長。而人類下一次科技變革的鑰匙就藏在這數據的海洋之中。對于大數據的處理,云計算近乎完美地展現出了自己強大的功能。各大科技巨頭已經紛紛布局:亞馬遜的AWS一騎絕塵遙遙領先;英偉達在不久前的GTC大會上也重申了GPU云的概念;而谷歌則剛剛推出了最新的全球分布式關系數據庫Cloud Spanner。微軟加碼云服務既是出于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召喚,也是出于自身的需求(要實現Windows系統的跨平臺協作能力,云服務必不可少。)
Build大會上,微軟公布了一系列關于Azure云服務的新動向。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推出支持多語言、多平臺和移動端應用的開發工具Azure Cloud Shell。
·發布允許開發者在地域間彈性拓展的云數據庫服務Cosmos DB。
·推出全新的Azure IoT Edge云服務,將AI人工智能和高級分析工具提供給支持該服務的設備。
如果說加碼云服務是著眼于當下,那么人工智能則代表著微軟對未來的規劃。
今年的build大會上,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幾乎無處不在,這并不是偶然的。因為在剛剛開幕的Google I/O大會和不久前的GTC大會上,人工智能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攫取了幾乎所有的注意力。人工智能未來將滲入每一個垂直領域,并將引發深度的變革,如今普通消費者感受最為明顯的就是家庭場景。
亞馬遜此前推出的Echo智能音箱在北美市場早已突破了500萬銷量大關,可以說是大獲成功。谷歌緊隨其后推出了Assistant語音助手和Google Home音箱,據了解,Assistant已經在1億臺設備上安裝使用了,而且在剛剛的I/O大會上,Assistant又迎來了6大更新。傳聞中蘋果也正在秘密研發一款運行Siri的、帶屏幕的智能音箱設備,目前已經瀕臨問世。微軟則與哈曼卡頓聯手推出了加入人工智能語音助手Cortana的智能音箱Invoke,而且據說微軟還正在改進Windows以適配更多小屏幕家庭設備,充當智能家庭的中心。
當然,這些不過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對于微軟來說,贏得下一個時代的關鍵在于如何吸引更多的開發者。相比谷歌的開源深度學習開發平臺TensorFlow,微軟的CNTK在技術上并不見得落后多少,但前者對開發者們顯然更具吸引力。其中的奧妙在于,我們提到微軟時總習慣于表述為“老牌科技巨頭”,微軟總是給人一種暮氣沉沉的感覺,而谷歌則顯得年輕多了。
為了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微軟在本次build大會上盡量展現出了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同時給予了開發者眾多支持。例如在計算能力方面,微軟有遍及全球的Azure云服務;在算法方面,微軟人工智能研究院一直在進行相關的研究;在數據方面,微軟通過旗下各項服務可以幫助開發者訪問更多的數據,在可信的平臺上擁有和控制數據。
此外,微軟還將人工智能與已有業務進行了充分融合。比如最新推出的Azure IoT Edge服務,在Azure IoT Edge中有種各傳感器和小型計算設備追蹤工業場景中的數據,然后由微軟的云和AI工具進行分析。
要而言之,本屆build大會上,微軟既有決絕也有決心。對于過去在移動終端市場犯的錯誤,它選擇了接受和面對,不再無謂掙扎;轉身眺望遠方和未來。這或許就是這家老牌科技巨頭在過去幾十年間長盛不衰的奧秘吧。只是前路漫漫,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下一代計算平臺究竟是什么?微軟的競爭對手們又暗藏了那些大招?微軟未來還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且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