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帶來的福祉似乎已經成為人們普遍相信的未來。不過在這些美好未來來臨前,人們恐怕得先面對失業與貧富不均的問題。據外媒報導,市值蒸蒸日上的科技產業,只提供遠比過去少的工作機會。
美國科技公司變得更有錢,但工作卻變少了《華爾街日報》指出,過去十年來,現在的美國人已經可以用Google找資料,用Facebook社交,玩iPhone,或者在Amazon上買幾乎任何東西,不過當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與Facebook兩間新巨頭的總市值已經翻了兩倍,遠超過5,000億美元的同時,卻只提供了74,505個工作機會,僅有微軟的1/3。而當Instagram以10億美元的價碼被收購,它也僅有13名員工。
WhatsApp則是另一個極端例子。當他們提供的軟件已經能服務4.5億名用戶、同時在2014年被Facebook以190億美元天價收購時,WhatsApp才僅僅不過有55名員工。
據統計,今日美國本土科技業的5大巨頭,包括蘋果、Alphabet、Facebook、甲骨文、微軟,共有1.8萬億美元的驚人市值。然而相比近20年前的美國五大科技公司,包含思科、IBM、Intel、甲骨文與軟微,它們的總市值盡管相比現在少了80%,卻多聘了22%的員工,換算下來,今日的美商5巨頭,大約刪除了10萬筆工作機會。
無條件基本收入?《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樣極端的貧富不均,以及不可逆的科技化未來,除了可能持續取代傳統工作,對美國的勞工階層產生沖擊,也導致了特朗普這樣的非典型政治人物得以借由藍領階級的焦慮出線。至于其發展過程,《華爾街日報》則將其歸因于思科與蘋果等科技大廠,從2000年開始不斷把制造業的工作機會外移到亞洲。
因此,美國新興的科技業盡管能創造新的軟件工作需求,卻抵消不了出走的制造業工作機會,以及潛在的機器人沖擊。相比之下,位于亞洲的鴻海集團市值約有480億美元,卻總共聘用了130萬名員工,全球經濟分配之不均可見一班。然而這樣的不均卻可能還會繼續擴大──Amazon現在已經有45,000臺機器人,負責在1/3的美國物流倉庫做簡單的自動化裝貨。
為了因應這樣的情形,也有人提出了“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想法,亦即無條件給予人民能應付生活需求的財產(甚至不排富)。盡管它最初是為了在少數地區實驗,究竟窮人能不能因此逃出貧窮循環,同時又不會扼殺國家的生產力。
好消息是,根據目前自1960年代以來,從非洲、加拿大到印度都有過的實證研究,“無條件基本收入”確實可以幫助窮人翻身,讓孩子受教育,讓為生計奔走的父母騰出手來做小生意,甚至減少酗酒問題。而對富有國家來說,如果仔細使用,也可以有效降低社福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