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消息,據外電報道,對美國企業而言,“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這句古老的格言如今已成為現實。標準普爾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5家美國非金融類企業,如今就已控制了美國非金融類企業所持現金總額的半數以上。
標準普爾的報告還顯示,99%美國非金融企業的負債總額出現了增加,這也導致他們的現金債務比降至15%,比例甚至低于金融衰退時期,創過去十年來的新低。這也就意味著排除最富有的25家美國非金融類企業,剩余美國企業每擁有1美元的欠款,只擁有0.15美元的現金。
標準普爾信貸分析師安德魯·常(Andrew Chang)就此表示,現金集中在少數企業手中這種財富分布不均的局面,也給流動性帶來了極大的問題。絕大多數的美國非金融企業當前都面臨著流動性趨緊的問題,為十年最糟糕的情況。隨著信貸周期老化,美聯儲準備加息至正常水平,創紀錄的債務負擔可能會導致企業償付債務違約的出現,從而給消費者、投資人和企業員工帶來風險。
標準普爾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美國非金融企業的負債水平持續上升,達到了驚人的6.6萬億美元,但他們持有的現金總額也創出了歷史新高,達到1.84萬億美元。美國非金融企業2015年發債總規模達到約8500億美元,幾乎為新增17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50倍,也讓現金債務比創出自2008年以來的新低。安德魯·常表示,如果排除“持有現金最多的25家美國公司,剩余公司的現金債務比的情況要更加的糟糕。”
在美國持有現金最多的25家非金融類公司當中,他們每擁有1美元的欠款,便擁有1.53美元的現金。其他高信譽評級的企業,每擁有1美元的欠款,只擁有0.17美元的現金。對于債券評級為“垃圾級”的企業而言,每擁有1美元的欠款,更是只擁有0.12美元的現金。
在持有現金最多的25家美國非金融企業當中,排名榜首的是蘋果,持有2157億美元現金。微軟緊隨其后,持有1128億美元現金。谷歌母公司Alphabet、思科和甲骨文位居三至五位,分別持有719億美元、604億美元和523億美元現金。
標準普爾的報告顯示,持有現金最多的25家美國非金融類公司,主要以能夠在海外市場產生強大現金流的科技公司為主。該報告稱,“與剩余99%的美國公司不同,這些企業的現金狀況在金融大蕭條之前就已非常強勁,而且此后又獲得了迅速的成長。”
不過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隨著企業越來越全球化,他們在海外市場的現金流已占到整體現金流的很大一部分。要把海外儲備的現金帶回美國,這些企業需要繳納35%的稅款。因為不愿意繳納高昂的稅款,美國企業越來越多的選擇把現金囤積在海外,并讓國內出現現金赤字。為了滿足國內的需求,這些企業越來越多的開始發行債券。
舉例來說,美國在2015年發行了240億美元的債券,用于支持公司的股票回購。蘋果今年前4個月又發行了近160億美元的債券,而且考慮到該公司最近擴大了股東回報計劃,今年蘋果可能還將會涉足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