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慈善事業迎來“黃金時代”,新一代富豪:把錢留給孩子不如用來改變世界
“瑪克斯(Max),我們愛你,我們覺得自己有責任留給你、留給所有孩子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美國時間12月1日,臉書(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CEO馬克·扎克伯格宣布,自己已榮升為父親,并在他給女兒的一封公開信里承諾,捐出他和妻子普莉希拉·陳所持臉書股份的99%,用于拓展人類潛能,促進下一代人的平等。
這可能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股神”巴菲特號召全美富翁向慈善機構捐獻資產以來,最為感性的一次“捐贈誓言”。按當天臉書107.12美元的收盤價計算,相當于承諾捐出450億美元。扎克伯格夫婦已經成立了一個新的基金會,名叫“陳·扎克伯格創新”,專門來管理這筆資金。
雖然美國慈善界一直存在“合理避稅”與“被迫捐贈”等說法,但無可否認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頂級富豪選擇捐出自己的大部分資產,甚至是“裸捐”,美國的慈善事業迎來了“黃金時代”。
138名富豪加入“捐贈誓言”
“我真的覺得送太多錢給孩子,對他們來說真不是什么好事。”2010年,有三個孩子的蓋茨與巴菲特共同發起了一個名為“捐贈誓言”(GivingPledge)的倡議。
“捐贈誓言”的主頁上有這樣一個定義:“捐贈誓言是由世界上最富有的個人和家族將他們大多數財富貢獻給慈善事業的承諾。”該網頁顯示,一共有138名美國富人或富人家庭參與了“捐贈誓言”,參與者年齡從27歲到98歲,多數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
參與這個捐贈俱樂部的富豪們必須至少擁有10億美元的凈資產,且至少愿意捐出一半以上。但是,該俱樂部本身不接受捐贈,也不會指導如何捐贈。其實,早在2010年,扎克伯格夫婦就已經響應了“捐贈誓言”,此次只是將“至少一半”升級為99%。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對“福布斯2015美國400富豪榜”和“捐贈誓言”名單的比對發現,有56名富豪共同出現在這兩份名單之中,這意味著,美國前400名富豪中有56位承諾將會把自己大多數的凈資產捐贈用于慈善事業。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這56名富豪2015年的凈資產總額已近4700億美元。其中就有蓋茨、巴菲特和扎克伯格這樣承諾幾乎“裸贈”的富豪。
2010年發起“捐贈誓言”倡議時,蓋茨夫婦和巴菲特就承諾分別將自己95%和99%的凈資產貢獻給慈善事業。他們還親自上陣動員福布斯富豪榜上的金主們,當時一共動員了40名富人加入“捐贈誓言”,按當時數據估算,資產總額至少為1250億美元,而當年美國慈善捐贈總額為3000億美元出頭。
美國國家慈善信托基金的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美國每年的慈善捐贈總額都超過3000億美元,幾乎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倍以上。2007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導致慈善捐贈有所下降,但是從2010年開始又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14年更是達到了3583.8億美元的歷史高點,占當年GDP的2.1%。
據該組織統計,平均每個美國家庭年捐贈額為2974美元。細看2014年的數據可以發現,慈善捐贈最大的來源是個人,占總額的72%;其次是各類基金會,占15%;遺產捐贈和企業捐贈各占8%和5%。
該組織數據還顯示,美國有98.4%的高凈值家庭參與慈善事業,另外,63%的高凈值捐贈者把“回饋社會”作為捐贈的最主要動機。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美國慈善事業之所以能迎來“黃金時代”,與美國的“捐贈制度”不無關系。
有學者指出,美國曾經歷過財富迅速積累的階段,而財富集中在少數獲益的個人手中容易導致社會矛盾趨于尖銳,因此美國法律在設計上有意推動有能力的富人投入到慈善事業中,以緩解社會矛盾和貧富分化。
從稅收方面來看,美國政府規定,企業和民眾向社會捐款捐物可享受相應的減免稅,捐款數額會在每年繳納所得稅額時被相應扣除。此外,慈善基金會被允許進行以增值為目的的運營,因此獲得的盈利無需繳稅。
也有質疑的聲音認為,資金過多地流入慈善機構將導致稅收減少。甚至,一些富人實際是以慈善事業為掩護,利用稅收優惠避免財產縮水。
除此之外,美國對富人施以高額的遺產稅和贈與稅,以對資產轉移進行限制。這意味著富豪的后代要想繼承遺產必須付出高昂代價。例如,美國的遺產稅便高達50%,而一旦成立基金會將財產注入,則可以避免財富傳承產生的資產縮水,這一點往往給外界很大的“想象空間”。
不過,慈善捐款也受到嚴格而透明的監管,在報表、審計和違規處罰上有相對更完善的規制和執行機制。
以資產近600億美元的蓋茨基金會為例,它又分為基金會和信托基金,兩者互不干涉,前者負責花錢,后者負責賺錢,但賺來的錢只能繼續用于慈善。當然,基金會必須每年向稅務局匯報賬目,透明度很高。
因此,美國對于遺產繼承的高額稅收及對慈善事業的稅收優惠,是促使慈善基金大量涌現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價值觀氛圍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其實,美國社會此前也有家族內部代際傳承財富的傳統,打破這種傳統、大規模投身慈善事業的時間轉折點大約是從洛克菲勒、卡內基這一代企業家身上開始體現出來的。
鋼鐵巨頭卡內基曾說,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巴菲特在兩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資產的增值對超級富豪們來說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但是這些財富在其他人身上卻能發生巨大作用,例如為兒童提供教育和疫苗。
年輕富豪們的“慈善目光”
從參與“捐贈誓言”的富豪名單中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界年輕富豪開始“接棒”慈善事業。與老一輩富豪的方式不同,新一代富豪希望自己的慈善事業能夠為世界帶來更為深遠的正面影響力。
扎克伯格夫婦在寫給女兒瑪克斯的信中就提到,“挖掘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是下一代人需要重點關注的兩件事。“平等”幾乎是通篇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這體現出美國公益事業的邏輯基礎就是實現平等。
然而,實現平等競爭的前提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因此,教育和醫療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慈善事業的重點領域。扎克伯格在信中所提到的“個性化學習、醫療健康”正符合這個基本邏輯。
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也有著獨特的慈善想法。他曾經表示,與其把自己的錢都傳給兩個孩子,還不如直接給像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這樣能改變世界的企業家。
而馬斯克的“捐贈誓言”也指向了未來。作為5個男孩的父親,他已經把129億美元身家中的大半捐贈給了再生能源、科學、技術教育和兒童保健等領域。作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他目前只領取1美元的象征性年薪。
就算是在硅谷以生活方式糜爛、奢侈聞名的甲骨文公司總裁拉里·埃里森,也已經承諾將自己95%的財富用作慈善用途,其中多數都會劃到他名下的醫療慈善基金會。
Spanx首席執行官薩拉·布拉克利在2013年成為首位簽訂“捐贈誓言”的女性。她承諾將把多半個人財富捐贈給慈善事業,主要用于與女性相關的慈善事業。
2014年美國十大慈善捐贈總額達到33億美元,其中,身家超過30億美元的GoPro創始人尼古拉斯·伍德曼和妻子向硅谷社區基金會捐贈了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硅谷社區基金會也曾多年接到扎克伯格的捐贈,2013年一筆價值近10億美元的1800萬股臉書股份令這家基金會成為全美資產排名第一的社區基金。
由于硅谷濃厚的科技創業氛圍,這家基金會顯示出了新富豪們身上的一些共性和特點,這些精神也體現在該基金會的理念之上。例如,回饋社區至關重要;像投資一樣思考和行動;做決定時高度獨立等。
由此可見,新一代富豪們在實踐自己的慈善理念時有了更宏大的格局和更深遠的考慮,且更能從不同的維度為改變世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