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手機市場進入“大洗牌”、利潤微弱甚至虧損的趨勢下,國產手機品牌“出海”的速度開始全面加快,歐洲成了不約而同的落腳點。而一直以來,德國都被認為是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其帶來的巨大個人消費也讓無數國產手機品牌把它作為撬動歐洲市場的重要支點。
德國央行在今年5月份的月度報告中稱,“個人消費可能成為增長的最大動力”。而實際數據顯示,受個人消費拉動,今年上半年德國零售銷售增長2.5%,創下近20年來最大增幅。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促使個人消費成為刺激德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國內通訊品牌斐訊的海外戰略便始于德國,2012年7月,斐訊歐洲分公司開始運營,為了拓展歐洲市場,斐訊將歐洲分公司選址在歐洲經濟的心臟地區--德國慕尼黑,也是希望德國在歐洲的經濟龍頭地位,能迅速帶動PHICOMM斐訊產品及業務在歐洲地區的發展,同時希望將業務輻射到中東、非洲等地區。
“德國之所以能夠吸引中資企業投資,在于其工業的硬實力和投資環境的軟實力,這也是斐訊為何選址德國的原因之一。” 斐訊歐洲公司總經理林杰對騰訊科技表示。
據德國央行統計,2012年中國在德國的直接投資總額達1442百萬歐元,2013年中國在德國的直接投資總額達1574百萬歐元。2014年,中國成為在德國項目投資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在德國已超過2600家中資企業。
其中,華為是最大的中資公司。去年,華為終端在德國公開市場智能手機發貨首次突破100萬臺。中興德國擁有員工1000余人,本地員工超過80%,德國已成為中興通訊歐洲業務的戰略支點。
其次,從選址角度看,德國地處歐洲中心,擁有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網絡,中國企業將總部建在德國,有利于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據了解,達克斯上市的30多家企業中,總部設在慕尼黑的跨國企業就有七家。如安聯、寶馬、英飛凌、西門子等。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初期首批國家公派留德大學生,林杰表示,對投資者來說,投資成本雖然是決策時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但并非決定性因素,投資回報和物有所值往往更具吸引力。其次德國人力成本也遠非外界想象那么高,再加上當地政府稅收的優惠,所以自然吸引力不少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且領域已從設立貿易運輸、銀行金融為主的傳統投資行業延伸到制造業和產品研發。
通訊黑馬的海外增長神話
不同于在該市場耕耘多年的華為、中興、TCL等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三年前斐訊以“PHICOMM”自主品牌立足歐洲,如今這支升班馬已經展露出了黑馬的潛質。
提到斐訊,知道的人并不多,這家成立于2009年的上海企業,初期主要以面向企業網絡終端為主。2011年,斐訊公司正式發布全球品牌新標識“PHICOMM”并開始進軍智能手機。目前公司有5個事業部,分別是移動終端、SOHO、企業、信息通信和云。在移動終端方面,斐訊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加工均自主完成。
雖然成立剛到6年,但斐訊銷售業績增長快速。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1年的第一個三年,斐訊銷售規模分別是0.56億、4.2億和12.4億元;2012年到2014年的第二個三年,其銷售額更迅速攀升到30.1億、51.7億和100億元。
6年間幾乎以每年超過200%的增速發展,讓這家號稱“小華為”的民企儼然成為中國通信業的一匹黑馬。
不過,相比業績增長,斐訊的影響力和品牌略顯滯后。對于這一點,斐訊在整體發展規劃中曾指出,斐訊成立初期制定了三個三年計劃,2009年至2011年目標是實現行業認可;2012年至2014年,目標是實現渠道認可,技術上做到部分獨有,并正式開始國際化道路。2015年至2017年,要實現消費者認可,技術上做到創新獨有。
據騰訊科技了解,斐訊在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并不高,低基數造成的快速增長也屬正常。不過,斐訊與三大運營商的緊密合作使其發展逐步趨向穩定。近期,斐訊拿下中國聯通低價終端眾籌項目承諾銷售總量的第一名,單款產品近百萬部。
相比國內市場,斐訊在海外的布局較早,且投入與國內不分伯仲。斐訊自2012年建立德國子公司、新加坡子公司,正式開啟國際化征程以來,經過3年多的發展,海外團隊已經遍布歐洲、中東、北非、俄羅斯獨聯體、東南亞、亞太、拉美等全球多個區域,
斐訊在歐洲市場銷售主要以智能手機以及智慧家庭終端為主,價格聚焦在100歐元至200歐元之間,針對不同價位及定位設有PASSION、ENERGY M+、CLUE+/M三大產品系列。其中,PASSION660是斐訊擴展海外市場的主力軍。據官方數據顯示,
渠道方面,斐訊的產品在海外主要以公開渠道為主,具體集中在專業的電子零售渠道、賣場、超市門店等。
斐訊歐洲公司總經理林杰對騰訊科技表示:“德國人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對于線下實體渠道的信任度遠高于電商平臺,而對于運營商捆綁套餐制,民眾普遍不希望被束縛。”
據騰訊科技了解,德國的手機渠道與國內分類基本一致,但分配比列則完全不同。在德國,運營商渠道所占智能手機銷量并不是最大,占比約25%,占比最大的是公開渠道比例達到50%,其余是電商及其它渠道。“德國是歐洲經濟標桿,其他地區渠道分配也大致如此,只是公開渠道服務商會因所屬地區所不同。” 林杰稱。
目前,斐訊歐洲已成為全球電子產品代銷商Ingram及歐洲電子消費品連鎖商場Media-Market的簽約供應商。與此同時,旗下包含PASSION660在內的多款智能手機已經進駐了德國最大電子賣場MSD (Media-Saturn ),斐訊也成為繼華為之后與MSD合作的又一家中國通訊廠商。
對于國產品牌拓展海外市場,專利問題不能不提。小米手機迄今為止沒有進軍歐洲市場,也是由于專利問題始終無法繞開。據了解,斐訊目前擁有員工4000多名,研發技術人員占比達到55%,每年公司把銷售收入的3%—5%投入研發。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面持續積累,專利申請達每月60項以上,其中大部分為發明專利。
林杰強調,專利的儲備是斐訊能夠平穩布局海外市場的關鍵砝碼,斐訊持有多數核心或授權專利,所以并不會輕易遭遇相關專利訴訟。
同時,斐訊還在謀劃海外并購,主要是面向企業業務。一項是收購法國阿爾卡特朗訊公司的企業網業務,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二的程序;另一項據說是收購臺灣上市企業D-Link公司的全球業務,有過接觸但還沒有達成。一旦這兩項并購完成,上海斐訊在家庭寬帶終端、企業網絡終端的業界排名,均將躋身全球前三。
按照斐訊歐洲未來的規劃,將于2017年建成斐訊歐洲產業園,占地2.02萬平方米,提升斐訊海外產品研發、數據服務等能力。
據有關機構統計,中國手機品牌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目前已達到10%以上,這包括華為、中興、TCL等中國老牌企業,也包括諸如斐訊等小型的手機品牌,歐洲的手機市場是一個替代性很高的產業,雖然斐訊與華為等差距還很大,但在公開渠道的高性價比策略使其生存壓力相對小很多。關鍵是如何提升品牌價值將是中國手機廠商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斐訊下一步要面臨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