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后,“互聯網+”成為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模版,互聯網也從以前的免費經濟轉型為共享經濟。不過,由于共享經濟還屬新興事物,爭議質疑不絕于耳,而另一方面,站在風口的共享經濟也成為資本方最青睞的模式。
共享經濟來了,一股腦兒地裹挾著追捧和爭議。
共享經濟實質上就是把閑置的資源給需要的人使用,比如“衣食住行”都可以拿出來共享,我們的時間、技能、勞動力也可以共享,甚至是基礎的互聯網服務WiFi也可以共享。大眾熟知的Uber、滴滴快的、Airbnb以及WiFi萬能鑰匙等便是共享經濟的代表。
據了解,滴滴、快的近期完成了 20 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WiFi萬能鑰匙也是年初拿到3億多元A輪融資。最近,WiFi萬能鑰匙股權眾籌投資項目完成,籌集到6500萬元。不難看出,共享經濟已經被專業投資者和廣大用戶所關注和重視。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共享經濟的形態和特征、帶來的變化和沖突、共享經濟在社會經濟中會占據的位置、以及共享經濟的商業邏輯和未來發展趨勢,采訪了盛大網絡創始人、連尚網絡創始人兼CEO 陳大年,中關村海興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會會長呂本富,互聯網專家、易目唯文化傳播CEO包冉,易觀國際分析師王小星。
事實上,通過社交產品,共享經濟能巧妙又有趣味的提高效率。比如,分享經濟的鼻祖Airbnb在運營中極大的使用社交屬性,用戶在Airbnb平臺上提供房源,如果可以通過Facebook查到用戶名,同時有好友,并且有共同興趣關系連接要比沒有好友的用戶,租房成功比率提升十倍。同時,還可以通過社交,找到與自己有共同需求的朋友群。
關注背后
《中國經營報》:你認為共享經濟為什么受到投資者和用戶的關注和重視?
陳大年:共享經濟是適應時代的新經濟模式,也是未來最主要的經濟模型之一。工業革命讓人類的生產首次跟上了消耗的節奏,有的人資源不足,有的人資源過剩。傳統依賴于生產來解決需求矛盾的方法已經效果降低,因為現在主要的問題是資源分配不均衡,更好的方法是有效的調配資源的使用來滿足社會需求,這個方法就是共享經濟。
我認為,未來百分之八十的行業都可以采用共享經濟的模式。共享經濟不但能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還能幫助保護環境,提高就業等等,具有非常深遠的社會意義。
呂本富:共享經濟之所以在中國很火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在全球的規模最大;二是中國的服務業規模大,共享經濟目前主要涉及到服務業。
包冉:實際上,共享經濟在改變傳統的消費領域,它不僅僅改變傳統的第三產業,而且是由服務業升格到生產行業。我們現在看到的分享經濟實際上只是個表象,像Uber、WiFi等等其實都只是剛剛起步,還是局限于傳統的消費行業,只不過將傳統的消費行業的消費資料變成了生產資料。
王小星:共享經濟這是一種強粘性的商業模式,雖然很多地方都存在,但未必最后真正能夠成形,就是在于供給方和需求方對平臺的粘性和依賴性強不強。
《中國經營報》:共享經濟模式目前在中國是怎樣的發展狀況?推行起來有什么問題?在調動社會閑置資源時有什么樣的困難?怎么說服用戶和組織接受?以及社交網絡與共享經濟的關系?
陳大年:共享經濟在中國剛剛起步。滴滴、快的、WiFi萬能鑰匙等共享經濟代表企業都是2012年才成立,今后還會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對于共享經濟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高效的組織和調配社會資源。比如滴滴如何高效的管理好專車司機,WiFi萬能鑰匙如何管理好上網熱點,實現無處不在的服務能力。所幸的是,共享經濟的基礎在于調配冗余資源,對于所有者來說,冗余本身代表著零價值,任何能夠讓他增值的方法都是喜聞樂見的。所以我們能發現,共享經濟企業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征,就是不打廣告。主要以社交網絡來傳播,口碑營銷的效果往往極大。
包冉:傳統的經濟社會,由存在大量的門檻,無論是專業的技能門檻、技術門檻還是資金門檻,現在這些門檻降低了,整個社會的機構和形態發生了變化,而這個結構和形態發生的變化,又得提到另外一個互聯網帶給整個真實社會的巨大改變,就是社交網絡。社交網絡實現了無時空差別的、無地域差別的、全球的、六度網絡的幾重合一。我們看社交網絡和分享經濟的關系,非常密切。
變革和方向
《中國經營報》:共享經濟給社會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么?
陳大年:共享經濟來源于互聯網,但它所帶來的沖擊,將遠超過互聯網本身。他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冗余資源的再利用,替代了傳統的生產力。因為冗余,所以便宜;因為冗余,不需要再生產,所以環保;因為冗余,所以“顧客就是上帝”開始變成了“顧客也是服務者”,顧客也可以提供服務。這種思維的變化,會改變很多傳統觀念,在很多行業掀起新的產業革命。所以我預言,未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產業都將會被共享經濟所改變。
包冉:互聯網帶來的變革,迄今為止實際上只做了一件事,其實就是消除中間環節,比如說它取消了各種各樣的中介。實際上,我提到的工業4.0和大規模個性化生產才是共享經濟真正更有前途的地方。
所以共享經濟一定是與互聯網的轉型相關,而互聯網的轉型就是從消費互聯網走向生產互聯網、制造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這是核心。
共享經濟可以使每個人都能參與到生產過程中,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這就是網絡上的每一個ID(人)全新的屬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人,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消費者。實際上,互聯網人格就變得豐滿了。現在是每個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過去是每個人既是消費者也是提供者,之所以是提供者是因為并不獲得報酬。
呂本富:首先,社會的便利性一定會增加,其次,北上廣人民會有福氣了,因為共享經濟主要在大城市的服務業中首先展開,這些O2O的共享經濟企業已經融巨資用于促銷,由于補貼,老百姓享受打車、按摩等服務就便宜了。
《中國經營報》: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已開始被企業和用戶所接受,但政策管制是很大的問題,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如何讓共享經濟更加合法化?
呂本富:共享經濟有利于整個社會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主要沖突在于與行業原來的從業人員之間沖突,比如出租車、餐飲行業,具體來講,特別是司機買出租車花了不少錢,這個可能需要補償。另外,對于滴滴、快的的管理不能再回到舊軌道上,比如要求滴滴、快的把專車買下來,這就不符合共享經濟的特點了,所以不能回到傳統的管理辦法上。既要補償利益又不能回到傳統方式,這就是政策監管最基本的標準。
包冉:分享經濟實際上與傳統的規則都有矛盾,其實這種矛盾爆發最激烈不是在中國。最近法國出租車司機全體大罷工,抗議Uber。實際上,這又涉及到互聯網的另外一個特征,專業門檻的降低。到了分享經濟這個階段,進一步降低了人們通過互聯網來進行經濟生產的門檻。
王小星:就像出租車市場,有人認為,政府不愿意放開租車市場是因為政府從租車市場賺到了很多錢,他不愿意把飯碗丟掉,但是我們要意識到,如果政府放開出租車市場,這個租車市場缺乏有效的監管、征信體系,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了,政府對這種違法行為沒有辦法監管。
所以,我們國家的征信體系或者社會基礎達不到國家水平,導致這件事情做起來非常困難。
陳大年:任何一種新模式的誕生,都需要新的政策進行規范。中國在過去已經經歷過許多新模式的誕生,也提供了適應性的管理規范。我們相信共享經濟的發展也是如此。作為共享經濟企業,我們比任何人都期盼相應管理政策的誕生。
《中國經營報》:請談談共享經濟的商業邏輯以及未來發展路徑。
呂本富:3~5年內,中國的共享經濟會達到全球第一,每年的速度應該是增長最快的。
陳大年:任何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誕生后,都會經歷沖突和磨合。今天,共享經濟已經被大眾廣泛接受,因為確實為百姓謀了福利。但對于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來說,認知還需要時間。我相信,三年內,會有更多行業被共享經濟所改變,這也將會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最好的機會。
王小星:未來共享經濟的發展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對于這種傳統的行業到底會去怎么塑造還不好確定。方向肯定是對的,但市場有多大不太好評價。因為共享經濟的起來是在個人資源豐富以后進行分享,共享經濟還是有很多路要走。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業態才能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