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冥想與正念還只是宗教人士的修煉,如今也像瑜伽和太極一樣脫離了宗教的本源,成為一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自從智能手機流行起來之后,人們一再地調侃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他的需求金字塔塔底“手工”建造了一層新的地基,赫然把WiFi置于生理需求之上。在信息發達的互聯網時代,隨時隨地的無線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最必不可少的需求,就像去外星球探索地外生命時,首先要去尋找水和氧氣。諷刺的是,如今地球上的生命賴以生存的基質,卻已經變成了WiFi。
最近,一位被稱作“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有了這樣的煩惱。這位名叫馬修·理查德的法國僧人,起初是一個頗有建樹的分子生物學家。后來,在遇上他生命中的“仁波切”之后,他只身前往尼泊爾,徹底成為一名佛教徒。按照馬修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當你翻過一座山,看到前面有一個美麗的山谷,于是你就想要駐扎在那里”。
當我們在尋找內心生活的時候,多數人想到的也許是想方設法逃離科技,逃離物質文明對心靈的“侵害”。但是這位虔誠的法國佛教徒卻依然沒有達到“斷舍離”的境界,他隨時隨地帶著一部手機,并且保證電量充足,因為他時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馬背上長途跋涉了三天三夜,結果到達目的地之后,卻發現要找的人并不在那里。10多年前,當我們看到一個拿著手機的僧人還是會頗感奇怪,但現在真正讓人感到新鮮的,也許正是這些出家人腦中的互聯網思維。
一個多月前,某座寺院以一個華麗的H5頁面,發起一則招聘啟事。剛一出爐,還在“爐香乍熱”之際,就在廣告人的朋友圈中瘋狂傳開。在人們的想象中,出家人在新技術上總是會比“俗人”慢上幾拍,但H5這種新的推廣形式才流行了兩年,這些出家人就迎頭跟上了。除此之外,一個個假以“星云大師”等高僧名義推送的微信公共號,幾乎每一篇文章都能輕而易舉地達到10萬以上的閱讀量。不管是真正的出家人,還是鐘情于靈修生活的普通人,幾乎極少再見到那些甘心躲在世界一隅、享受寧靜的類型,反而在互聯網的世界,看到了他們與外界實現了更好的互通。
多年前,冥想與正念還只是宗教人士的修煉,如今也像瑜伽和太極一樣脫離了宗教的本源,成為一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打坐放空,也越來越多見,甚至可以催發出一項產業。近兩年,各種用于冥想正念的APP可以讓人更輕易地進入冥想狀態,用以緩解工作中的壓力和焦慮,幫助放松緊繃的神經。起初,一些宗教人士總是擔憂,科技會侵蝕人們的心靈。但一行禪師在2013年,就在演講中推廣起了用于冥想的APP,并聲稱這種技術對人類有益。最近,馬修·理查德也放棄了山頂上的生活,開始談論起自己的新書,還有新開發的一款冥想入門的APP。
對于冥想正念來說,APP的出現似乎在表面上陷入了一種矛盾——當我們將大腦放空的時候,卻仍然需要外物來支撐。而一個個頗具禪意的名字背后,早已不再是純粹的佛教式冥想,而成了普通的心理療愈工具,同那些輔助睡眠的工具別無二致。其實,在這些APP誕生之前,就有一些被冠以“冥想”的輕音樂在人群中流行,它們時而會將佛教音樂融入其中,讓人相信他們接受的是宗教式的療愈。事實上,這些面向大眾的冥想方式,早已將純粹的冥想稀釋得面目全非了。
如今,我們周身的大自然不同于以往,空氣中不再只有純凈的大氣,還有天羅地網般的電磁波縈繞此間。在宗教與靈修的生活中,信息技術、腦科學和宗教仿佛能夠為人們的傳統世界打通一個回路,但究竟是否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紛擾,這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難以界定。因為在節奏過快的社會,最難與其合拍的恐怕就是我們的呼吸。人們渴望獲得寧靜,哪怕只是一瞬,而這種最現代的需求正巧在互聯網的世界,遇上了最古老的宗教作為供給。而自幾千年前就已存在的思維方式,是否該以這樣的姿態去迎接變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