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 正文

2014年可穿戴設備之超級詳細匯總報告

責任編輯:editor0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12-11 09:22:37 本文摘自:天天觀察

可穿戴設備廠商及健康與健身平臺提供商Misfit剛剛宣布完成C輪融資,小米,京東等成為戰略合作伙伴,2014年是可穿戴設備風起云涌的爆發年,本文深度盤點了2014年可穿戴設備行業投融資匯總。

這一年來,人們言必及可穿戴設備,展會上網站上電商處滿滿都是可穿戴設備。從最初的谷歌眼鏡到現在的頭盔,從手表到手環,若要時髦或是fashion沒帶個可穿戴設備都不好意思出門,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目前可穿戴市場的真實寫照。

“可穿戴設備的市場預期“可穿戴設備絕不僅僅是智能手機的補充”  

可穿戴設備可以協助人們管理時間和軌跡,優化健身和健康、生活管理。可穿戴設備讓互聯網的普適化新的臺階。聯網的健康手環或是手表現在看起來更像是個首飾,實用性還沒有體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變成一個無腦化的,更加普及的,人們會隨身攜帶的設備。例如與互聯網相接的可以自動切換時區的手表,能夠監控心跳、并將健康數據及時上傳到云上的腕帶,存儲并分析佩戴者健康數據的App。

當然,最讓人期待的還是這些可穿戴設備所承載的服務。畢竟它們將是我們貼身佩戴的,能夠檢測我們的生命體征,例如睡眠質量等,無論是健身愛好者、減肥人士、老人或是嬰兒都可以依靠這些設備。

雖然現在的可穿戴市場上充斥著投機和炒概念等問題,但是在Business Insider商業智能的報告中能看到,哪怕是保守地預計,手腕上的“小玩意”將能帶來120億美元的市場。

以下是Business Insider對可穿戴設備的簡要預計:

市場規模的變化:根據IMS報告研究,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有望在2016年達到1.71億的出貨量,而2011年出貨量僅為0.14億(14million)。根據ABI最近的預計,2018年可穿戴設備的年出貨量將達到4.85億。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有些過高,因為智能眼鏡和智能手表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為在2014年全球年度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1億這一里程碑,并在今后的五年內達到3億。 

手環:現在,在健身和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手環設備暫時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IMS聲明,縱使可穿戴計算不會成為主流,智能手環也會在智能醫療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認為健身和醫療可穿戴設備綜合起來將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占據大約60%的份額,甚至在將來會更大。 

手表:與健康手環類似,它們也采用藍牙等無線連接與智能手機相連像。但是與健康手環不同的是,智能手表不僅收集信息,還要顯示信息。智能手表的銷售者也強調一個事實:隨著智能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隨時把玩手機就是件很尷尬的事,因此有了智能手表,用戶將不再需要經常查看他們口袋里的智能手機了。

眼鏡:與虛擬現實相比,增強現實可以讓你與現實世界進行交互時看到環境信息。谷歌眼鏡則成了主流,市場營銷人員也看到了它的潛力。  

以下ON World是對可穿戴設備的調查和簡要預計:

ON World上剛剛發表了一則報告指出,涵蓋了十幾種可穿戴技術的“移動傳感穿戴設備”在健康和衛生市場中掀起了一場革命,擾亂了目前智能移動設備的發展,在安全、效率和工人生產力市場開辟了新的市場。ON World將“移動傳感”定義為一個由智能移動設備、傳感器技術、通信和云計算組成的新興的生態系統。具體來說,移動傳感系統一方面感知并存儲數據,另一方面當用戶在移動時(或是日常的生活生產活動,例如睡覺等)進行實時通信。能感知位置的可穿戴設備,是被用戶穿上身上或是作為用戶身上攜帶的一個附件。  

ON World調查結果: 

2013年移動傳感可穿戴設備市場涌現出超過400種的獨特產品,比上年增長了2倍;并且伴隨著新的產品類別的出現,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這些新產品以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消費化的可穿戴傳感器以及日益增長的工業和企業解決方案為主。

2013年內,可穿戴設備的接受度增長了2倍。ON World通過對超過400種移動傳感可穿戴設備產品的70000多條評論進行評估。某些類別如智能手表等已經增加了近十倍,個人傳感器的增長超過了500%。  

ON World預計: 

傳感器融合和云連接的可穿戴設備在未來五年內會生成一個500億美元的產業。

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和個人傳感器等消費化的可穿戴市場將會在2014年超越那些專用于體育或健身的穿戴設備,并在2018年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五年后,每年將有7億的可穿戴設備銷往全球,市場估值約為474億美元。 

在此期間,硬件將是市場收入的大頭,但移動App和服務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可穿戴設備實際的市場情況

  可穿戴設備發展時間線

手環類產品,方案簡單,主打計步、卡路里、睡眠提醒、震動提醒等功能,國外用戶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加上設計美觀,因此Fitbit,Jawbone UP等運動手環出貨不錯。國內手環產品方案趨于同質化,設計比較粗糙,價格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整體出貨量雖不斷提升,但因玩家眾多,單家出貨量并不大。主要問題:設計不夠新穎;功能不具粘性;以APP建立數據支撐的商業模式不夠清晰。

手表類產品,主要分為手機伴侶和獨立手機兩類,功能需求比手環復雜。手機伴侶主要提供信息查看、信息提醒、電話接聽、環境顯示、個人健康信息等功能,主要用途是管理簡單信息的提醒和查看,減少接觸手機次數,同時通過手機管理個人數據;獨立手機,提供SIM卡槽,可作為第二手機撥打電話。主要問題:外觀設計不夠新穎;方案不夠成熟,功耗較大,續航不理想;缺乏剛需應用帶動需求;產品設計和目標人群定位不夠清晰。  

眼鏡類產品,眼鏡設計復雜度高于手表和手環類產品,主要提供攝像、3D顯示、虛擬現實VR等功能,面市產品如Google Glass,Oculus Rift等。主要問題:技術門檻較高,國內玩家較少;價格昂貴,受眾面較小;續航時間短;人機交互方式需要改善。 

蘋果和谷歌被業內寄予厚望,希望擔任可穿戴市場的領軍角色,谷歌已領跑一步,Android wear和應用商店已經登錄,iWatch則肩負提升用戶認知度和培育產業鏈的重任,同時為可穿戴產品設計和商業模式提供參考。

可穿戴設備上游產業鏈

近期,通過調研接觸可穿戴上游芯片和方案玩家,交流可穿戴芯片技術和方案成熟度以及與下游產品需求的匹配度。現階段來看,打造可穿戴產業鏈還有不少路要走。  

主芯片  

可穿戴主控芯片分為應用處理器(AP)和MCU兩種,手環基本采用MCU,手表根據功能復雜度選用MCU或AP。

主要難點是目前市面上仍未出現專門為可穿戴定制的主控芯片,某些廠商宣稱的專用芯片也是基于原有平臺做優化設計而來。

MCU采用度比較高的為ST和Silicon Labs兩家產品。如Fitbit Flex,三星Galaxy Gear2, Pebble; Misfit Shine等品牌產品都是基于這兩家方案。  

國內也有不少采用手機芯片如MTK60甚至72平臺做智能手表,可接打電話,主要面向出口市場。 

土曼、果殼、智器和inWatch X等產品則采用君正JZ4775平臺,君正下一步會推出M200和M150兩款產品,采用大小核設計理念。

新推出搭載Android Wear的Gear Live ,LG G watch,MOTO360則采用高通驍龍平臺。 

一家美國的初創公司Ineda Systems正致力于可穿戴芯片開發,基于MIPS架構,已拿到高通和三星投資,產品按照性能分為四個級別,分別覆蓋從簡單手環設計到運行復雜操作系統的可穿戴應用,目前產品還未量產。  

  操作系統OS  

已面市產品基本搭載實時操作系統RTOS和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OS面臨的難題與主芯片類似,沒有專門的OS適合在可穿戴這樣的小系統運行,可穿戴市場是一個多樣化的市場,Android Wear也只能滿足部分需求,不可能達到Android在手機市場的地位。

Google針對可穿戴新推的Android Wear對軟硬件有一點要求,目前僅有Samsung Gear Live, LG Gwatch,MOTO360支持。Google對Android Wear設備的特征描述是:獲取常用信息、語音交互、監控健康信息和多屏互動。針對Android wear,需要注意幾點: 

按照Google策略,前期可能傾向與大廠合作,眾多中小廠商將無緣,更詳細的授權政策有待公布;

與手機Android系統策略不同,Google或將不允許廠商進行Android Wear定制化,意味著所有產品界面出現同質化,不過廠商可以通過綁定其它服務形成差異化; 

Google Now與語音交互是Android Wear的關鍵服務,可惜Google Now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或使用較麻煩,這將直接影響中國用戶的使用體驗;目前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僅支持Android4.3及以上系統,數據顯示目前僅有23.9%已激活的安卓智能手機運行Android4.3及以上系統,這與目前已面市大多數支持藍牙BLE的產品面臨同樣的問題,終端支持太少。

  傳感器 

目前在可穿戴設備上能看到的傳感器產品主要涵蓋:運動傳感器,環境傳感器,生理健康類傳感器。

傳感器的主要難點是目前僅運動傳感器在可穿戴設備上采用較多,醫療健康類傳感器由于尺寸、精度及價格等方面的原因還無法大規模應用在可穿戴設備上。  

運動傳感器玩家跟手機市場類似,ST, Bosch Sensortec, InvenSense仍是主要玩家,都能提供多軸運動傳感器。國內也有供應商廠商,不過出貨較少。 

環境傳感器供應商比較多,包括溫濕度、氣壓計、紫外線傳感器等,目前應用在可穿戴產品里不多,但不久將有更多產品面市。

生理傳感器包括測量心率、血糖、血氧、血壓等。其中心率應用產品較多,主要供應商包括ADI(光照式)和神念(電極式),而其它則需要輔助器件或臨床驗證,技術門檻較高,尤其是無創式監測技術主要集中在國外。  

可穿戴傳感器和手機中傳感器的設計趨勢一致:高集成度、小尺寸和低功耗。傳感器作為可穿戴設備對外感知器件,擔負重要角色,要達到良好的體驗效果和監測精確度,難度主要在于算法。算法的獲取途徑一般由公司自己開發或通過第三方公司授權獲得,如SPI, Hillcrest Labs, Movea, Cywee等 。

其中Cywee有披露與MTK 可穿戴平臺Aster進行合作。而Movea在近期已被知名MEMS傳感器廠商InvenSense收購,可穿戴也是其目標市場。  

顯示屏 

用戶在購買一款帶屏的產品時,第一印象除了外觀就是屏幕顯示效果。可穿戴產品不僅要兼顧顯示效果,還要關注功耗。顯示屏技術有很多,可選產品不少,廠商主要是在功耗、顯示效果以及價格中選擇平衡。

目前應用在可穿戴產品的顯示技術主要包括:傳統LCD顯示、Sharp memory LCD,OLED,電子墨水顯示、MEMS顯示技術和柔性顯示等。

傳統LCD顯示:供應商較多,技術成熟,價格便宜。目前市面上也有采用半透半反式LCD顯示屏的產品,兼具弱光和強光顯示效果。

Sharp memory LCD:主要供應商Sharp,功耗較低,價格較高,與電子墨水屏相比,刷新率高,薄且外圍元件很少。典型產品:Pebble手表。

電子墨水顯示:主要供應商Eink,技術成熟,黑白顯示,功耗極低,但刷新頻率較低,翻屏偶爾閃爍,夜視效果不好,價格較高。典型產品:土曼T-Fire手表。  

OLED:主要供應商:三星,LG,無需背光,功耗相比LCD低,色彩對比度很高,顏色鮮艷,價格很高。典型產品:三星Gear,Gear 2。

MEMS技術: 指高通Mirasol顯示屏,不需背景光,根據環境光自動調節,功耗很低,價格很高,目前在可穿戴市場只有高通獨家采用。典型產品:高通Tod手表。  

柔性顯示:主要供應商三星,LG,韓國NeoView Kolon,技術不成熟,小批量應用,優勢是可采用更加美觀的弧形設計,價格很高。典型產品: Gear Fit 。 

  無線連接芯片 

無線連接芯片的供應商也較多,僅用在可穿戴設備上的藍牙單芯片,Nordic和TI用量較大,而集成BT,Wi-Fi,GPS等的組合芯片,博通、高通、MTK都有方案,博通是該領域龍頭。手環類產品,藍牙單芯片應用較多,對于復雜應用,組合芯片較有優勢,這取決于應用場景和功耗考量。

  可穿戴設備中游和下游產業鏈

中游

核心:語控和交互技術系統 

可穿戴設備的便捷性可以理解為直接解放雙手,那么中游節點上的語音控制和交互技術就是這個環節上最為重要的一節,而中文語音是重要技術。

在中游上,如何實現本土化,與中文語音技術商的如何合作將是幾大巨頭穿戴設備在中國市場開拓的重要步驟。國內涉足語音控制與交互技術的上市公司主要是科大訊飛以及體感交互技術的數碼視訊。由于存在很高的技術門檻,國內中游產業在一級市場的表現也不活躍,有些典型的早期創業公司,基于眼控技術的七鑫易維、基于體感技術的鋒時互動、唯創視界等,隨著虛擬現實增強技術的大熱,主要還由于Facebook 20億美金收購Oculus,這塊引來風險投資的高度關注,國內VR/AR也出現一批創業者。  

其次是骨傳導耳機,未來有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產品的標配,主要組成部分是通信芯片、傳感器和微型電機,涉足的公司主要是共達電聲、歌爾聲學、海能達;

三是無線通信模組,對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的要求,未來的局域網向藍牙、Wi-Fi或者NFC等無線技術相連而成的個人局域網絡的升級,涉足的公司有環旭電子和達華智能; 

四是移動醫療組件,包括計步器和掌上監護儀、GPS和運營服務,這也是可穿戴設備在醫療領域的重要拓展,主要公司有九安醫療和寶萊特。

綜合看,整個中游產業依然取決于技術的突破。  

下游 

核心:獨立運行系統 

可穿戴下游為成品,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谷歌眼鏡、三星索尼的智能手表,蘋果iwatch等。健身和運動、醫療和健康兩個細分領域的可穿戴商用前景被市場普遍看好。 

下游終端設備廠商競爭很激烈,國外的Jawbone、FitBit、Pebble等當屬明星。相比國外較為成熟的市場,國內可穿戴設備處在培育市場階段,目前而言,下游主要廠商被國外幾大巨頭壟斷,而國內明星創業者當屬拿到B輪融資的咕咚手環,還有就是一些從專業領域切入消費市場的廠商,運動領域有滕海視陽(體記憶),健康醫療領域則較多,比如九安醫療、寶萊特。其中,涉足該類產品的上市公司只有中穎電子、寶萊特、九安醫療和奮達科技四家。

回到國內可穿戴設備一級市場,按照公開數據顯示,在下游領域投資總共發生超過30起,輪次從種子到B輪都有,產品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環,應用領域集中在運動、健康、醫療,跟蹤定位、寵物。綜合來看,A輪的投資額度多超過千萬,投資時間多發生在2013年,多數投資為天使/種子投資,最活躍的機構當屬PreAngel,其次有深創投、英諾天使等,看樣子是有意在布局。

除此之外,下游做服務的平臺也不少,包括軟件、數據、新媒體、分享導購等,在軟件和數據領域目前較專注的公司是樂動力,也已經完成天使融資,不過由于可穿戴設備開發者平臺的不統一性,其適配的難度很大,相信Android Wear的出現,可以慢慢讓應用開發回歸統一,分享導購這塊擁有很強資源的Knewbi、KnewOne均已經完成A輪融資,它們定位的是智能硬件這個大的范疇,在新媒體/垂直網站領域有不少創業者,都做的不大,多數偏草根站,目前這塊也有不少投資者在重點關注。

如果單純的拋開風險投資領域的廠商,巨頭目前布局的設備和策略相對合理,盛大果殼電子、百度和TCL合作的智能手環、360兒童衛士、東軟熙康腕表、中興的Grand Watch、華為的TalkBand手環等。由于巨頭在設備的生產、組裝以及后端軟件、數據服務方面有很強的資本和控制力,所以這些設備目前在市面上是相對成熟的,當然小米等公司應該也在籌劃類似產品。 

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正處于風口浪尖,國外廠商普遍對行業充滿信心,國內普遍還是在試水階段。國內廠商在工業設計、生產代工環節欠火候,相同商業模式下,做的產品真是不盡如人意。另外,可穿戴設備的銷售渠道和分發渠道一部分是電商銷售,如京東、淘寶、亞馬遜等,一部分是自有渠道,例如與公立或私人醫院等機構合作,或是B2B與企業合作打包銷售;一部分是實體店銷售,還有一部分是點名時間等網站的先期預定或分發。另外與之相對應的是軟件和應用的捆綁銷售,一個產品對應一個App,軟件同質化嚴重,用戶粘性差,商業模式尚不成熟。

國內可穿戴設備的廠商多為新創空司和小公司,其他大公司大廠商依舊將目標鎖定在傳統市場,但是可見部分創新動作,如TCL與360合作的空氣凈化器等,相信隨著可穿戴設備的需求增加,會引起大廠商的重視,進而讓部件價格進一步壓縮,有利于市場發展。  

關鍵字:谷歌手機伴侶海能達

本文摘自:天天觀察

x 2014年可穿戴設備之超級詳細匯總報告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 正文

2014年可穿戴設備之超級詳細匯總報告

責任編輯:editor0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12-11 09:22:37 本文摘自:天天觀察

可穿戴設備廠商及健康與健身平臺提供商Misfit剛剛宣布完成C輪融資,小米,京東等成為戰略合作伙伴,2014年是可穿戴設備風起云涌的爆發年,本文深度盤點了2014年可穿戴設備行業投融資匯總。

這一年來,人們言必及可穿戴設備,展會上網站上電商處滿滿都是可穿戴設備。從最初的谷歌眼鏡到現在的頭盔,從手表到手環,若要時髦或是fashion沒帶個可穿戴設備都不好意思出門,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目前可穿戴市場的真實寫照。

“可穿戴設備的市場預期“可穿戴設備絕不僅僅是智能手機的補充”  

可穿戴設備可以協助人們管理時間和軌跡,優化健身和健康、生活管理。可穿戴設備讓互聯網的普適化新的臺階。聯網的健康手環或是手表現在看起來更像是個首飾,實用性還沒有體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變成一個無腦化的,更加普及的,人們會隨身攜帶的設備。例如與互聯網相接的可以自動切換時區的手表,能夠監控心跳、并將健康數據及時上傳到云上的腕帶,存儲并分析佩戴者健康數據的App。

當然,最讓人期待的還是這些可穿戴設備所承載的服務。畢竟它們將是我們貼身佩戴的,能夠檢測我們的生命體征,例如睡眠質量等,無論是健身愛好者、減肥人士、老人或是嬰兒都可以依靠這些設備。

雖然現在的可穿戴市場上充斥著投機和炒概念等問題,但是在Business Insider商業智能的報告中能看到,哪怕是保守地預計,手腕上的“小玩意”將能帶來120億美元的市場。

以下是Business Insider對可穿戴設備的簡要預計:

市場規模的變化:根據IMS報告研究,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有望在2016年達到1.71億的出貨量,而2011年出貨量僅為0.14億(14million)。根據ABI最近的預計,2018年可穿戴設備的年出貨量將達到4.85億。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有些過高,因為智能眼鏡和智能手表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為在2014年全球年度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1億這一里程碑,并在今后的五年內達到3億。 

手環:現在,在健身和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手環設備暫時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IMS聲明,縱使可穿戴計算不會成為主流,智能手環也會在智能醫療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認為健身和醫療可穿戴設備綜合起來將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占據大約60%的份額,甚至在將來會更大。 

手表:與健康手環類似,它們也采用藍牙等無線連接與智能手機相連像。但是與健康手環不同的是,智能手表不僅收集信息,還要顯示信息。智能手表的銷售者也強調一個事實:隨著智能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隨時把玩手機就是件很尷尬的事,因此有了智能手表,用戶將不再需要經常查看他們口袋里的智能手機了。

眼鏡:與虛擬現實相比,增強現實可以讓你與現實世界進行交互時看到環境信息。谷歌眼鏡則成了主流,市場營銷人員也看到了它的潛力。  

以下ON World是對可穿戴設備的調查和簡要預計:

ON World上剛剛發表了一則報告指出,涵蓋了十幾種可穿戴技術的“移動傳感穿戴設備”在健康和衛生市場中掀起了一場革命,擾亂了目前智能移動設備的發展,在安全、效率和工人生產力市場開辟了新的市場。ON World將“移動傳感”定義為一個由智能移動設備、傳感器技術、通信和云計算組成的新興的生態系統。具體來說,移動傳感系統一方面感知并存儲數據,另一方面當用戶在移動時(或是日常的生活生產活動,例如睡覺等)進行實時通信。能感知位置的可穿戴設備,是被用戶穿上身上或是作為用戶身上攜帶的一個附件。  

ON World調查結果: 

2013年移動傳感可穿戴設備市場涌現出超過400種的獨特產品,比上年增長了2倍;并且伴隨著新的產品類別的出現,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這些新產品以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消費化的可穿戴傳感器以及日益增長的工業和企業解決方案為主。

2013年內,可穿戴設備的接受度增長了2倍。ON World通過對超過400種移動傳感可穿戴設備產品的70000多條評論進行評估。某些類別如智能手表等已經增加了近十倍,個人傳感器的增長超過了500%。  

ON World預計: 

傳感器融合和云連接的可穿戴設備在未來五年內會生成一個500億美元的產業。

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和個人傳感器等消費化的可穿戴市場將會在2014年超越那些專用于體育或健身的穿戴設備,并在2018年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五年后,每年將有7億的可穿戴設備銷往全球,市場估值約為474億美元。 

在此期間,硬件將是市場收入的大頭,但移動App和服務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可穿戴設備實際的市場情況

  可穿戴設備發展時間線

手環類產品,方案簡單,主打計步、卡路里、睡眠提醒、震動提醒等功能,國外用戶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加上設計美觀,因此Fitbit,Jawbone UP等運動手環出貨不錯。國內手環產品方案趨于同質化,設計比較粗糙,價格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整體出貨量雖不斷提升,但因玩家眾多,單家出貨量并不大。主要問題:設計不夠新穎;功能不具粘性;以APP建立數據支撐的商業模式不夠清晰。

手表類產品,主要分為手機伴侶和獨立手機兩類,功能需求比手環復雜。手機伴侶主要提供信息查看、信息提醒、電話接聽、環境顯示、個人健康信息等功能,主要用途是管理簡單信息的提醒和查看,減少接觸手機次數,同時通過手機管理個人數據;獨立手機,提供SIM卡槽,可作為第二手機撥打電話。主要問題:外觀設計不夠新穎;方案不夠成熟,功耗較大,續航不理想;缺乏剛需應用帶動需求;產品設計和目標人群定位不夠清晰。  

眼鏡類產品,眼鏡設計復雜度高于手表和手環類產品,主要提供攝像、3D顯示、虛擬現實VR等功能,面市產品如Google Glass,Oculus Rift等。主要問題:技術門檻較高,國內玩家較少;價格昂貴,受眾面較小;續航時間短;人機交互方式需要改善。 

蘋果和谷歌被業內寄予厚望,希望擔任可穿戴市場的領軍角色,谷歌已領跑一步,Android wear和應用商店已經登錄,iWatch則肩負提升用戶認知度和培育產業鏈的重任,同時為可穿戴產品設計和商業模式提供參考。

可穿戴設備上游產業鏈

近期,通過調研接觸可穿戴上游芯片和方案玩家,交流可穿戴芯片技術和方案成熟度以及與下游產品需求的匹配度。現階段來看,打造可穿戴產業鏈還有不少路要走。  

主芯片  

可穿戴主控芯片分為應用處理器(AP)和MCU兩種,手環基本采用MCU,手表根據功能復雜度選用MCU或AP。

主要難點是目前市面上仍未出現專門為可穿戴定制的主控芯片,某些廠商宣稱的專用芯片也是基于原有平臺做優化設計而來。

MCU采用度比較高的為ST和Silicon Labs兩家產品。如Fitbit Flex,三星Galaxy Gear2, Pebble; Misfit Shine等品牌產品都是基于這兩家方案。  

國內也有不少采用手機芯片如MTK60甚至72平臺做智能手表,可接打電話,主要面向出口市場。 

土曼、果殼、智器和inWatch X等產品則采用君正JZ4775平臺,君正下一步會推出M200和M150兩款產品,采用大小核設計理念。

新推出搭載Android Wear的Gear Live ,LG G watch,MOTO360則采用高通驍龍平臺。 

一家美國的初創公司Ineda Systems正致力于可穿戴芯片開發,基于MIPS架構,已拿到高通和三星投資,產品按照性能分為四個級別,分別覆蓋從簡單手環設計到運行復雜操作系統的可穿戴應用,目前產品還未量產。  

  操作系統OS  

已面市產品基本搭載實時操作系統RTOS和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OS面臨的難題與主芯片類似,沒有專門的OS適合在可穿戴這樣的小系統運行,可穿戴市場是一個多樣化的市場,Android Wear也只能滿足部分需求,不可能達到Android在手機市場的地位。

Google針對可穿戴新推的Android Wear對軟硬件有一點要求,目前僅有Samsung Gear Live, LG Gwatch,MOTO360支持。Google對Android Wear設備的特征描述是:獲取常用信息、語音交互、監控健康信息和多屏互動。針對Android wear,需要注意幾點: 

按照Google策略,前期可能傾向與大廠合作,眾多中小廠商將無緣,更詳細的授權政策有待公布;

與手機Android系統策略不同,Google或將不允許廠商進行Android Wear定制化,意味著所有產品界面出現同質化,不過廠商可以通過綁定其它服務形成差異化; 

Google Now與語音交互是Android Wear的關鍵服務,可惜Google Now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或使用較麻煩,這將直接影響中國用戶的使用體驗;目前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僅支持Android4.3及以上系統,數據顯示目前僅有23.9%已激活的安卓智能手機運行Android4.3及以上系統,這與目前已面市大多數支持藍牙BLE的產品面臨同樣的問題,終端支持太少。

  傳感器 

目前在可穿戴設備上能看到的傳感器產品主要涵蓋:運動傳感器,環境傳感器,生理健康類傳感器。

傳感器的主要難點是目前僅運動傳感器在可穿戴設備上采用較多,醫療健康類傳感器由于尺寸、精度及價格等方面的原因還無法大規模應用在可穿戴設備上。  

運動傳感器玩家跟手機市場類似,ST, Bosch Sensortec, InvenSense仍是主要玩家,都能提供多軸運動傳感器。國內也有供應商廠商,不過出貨較少。 

環境傳感器供應商比較多,包括溫濕度、氣壓計、紫外線傳感器等,目前應用在可穿戴產品里不多,但不久將有更多產品面市。

生理傳感器包括測量心率、血糖、血氧、血壓等。其中心率應用產品較多,主要供應商包括ADI(光照式)和神念(電極式),而其它則需要輔助器件或臨床驗證,技術門檻較高,尤其是無創式監測技術主要集中在國外。  

可穿戴傳感器和手機中傳感器的設計趨勢一致:高集成度、小尺寸和低功耗。傳感器作為可穿戴設備對外感知器件,擔負重要角色,要達到良好的體驗效果和監測精確度,難度主要在于算法。算法的獲取途徑一般由公司自己開發或通過第三方公司授權獲得,如SPI, Hillcrest Labs, Movea, Cywee等 。

其中Cywee有披露與MTK 可穿戴平臺Aster進行合作。而Movea在近期已被知名MEMS傳感器廠商InvenSense收購,可穿戴也是其目標市場。  

顯示屏 

用戶在購買一款帶屏的產品時,第一印象除了外觀就是屏幕顯示效果。可穿戴產品不僅要兼顧顯示效果,還要關注功耗。顯示屏技術有很多,可選產品不少,廠商主要是在功耗、顯示效果以及價格中選擇平衡。

目前應用在可穿戴產品的顯示技術主要包括:傳統LCD顯示、Sharp memory LCD,OLED,電子墨水顯示、MEMS顯示技術和柔性顯示等。

傳統LCD顯示:供應商較多,技術成熟,價格便宜。目前市面上也有采用半透半反式LCD顯示屏的產品,兼具弱光和強光顯示效果。

Sharp memory LCD:主要供應商Sharp,功耗較低,價格較高,與電子墨水屏相比,刷新率高,薄且外圍元件很少。典型產品:Pebble手表。

電子墨水顯示:主要供應商Eink,技術成熟,黑白顯示,功耗極低,但刷新頻率較低,翻屏偶爾閃爍,夜視效果不好,價格較高。典型產品:土曼T-Fire手表。  

OLED:主要供應商:三星,LG,無需背光,功耗相比LCD低,色彩對比度很高,顏色鮮艷,價格很高。典型產品:三星Gear,Gear 2。

MEMS技術: 指高通Mirasol顯示屏,不需背景光,根據環境光自動調節,功耗很低,價格很高,目前在可穿戴市場只有高通獨家采用。典型產品:高通Tod手表。  

柔性顯示:主要供應商三星,LG,韓國NeoView Kolon,技術不成熟,小批量應用,優勢是可采用更加美觀的弧形設計,價格很高。典型產品: Gear Fit 。 

  無線連接芯片 

無線連接芯片的供應商也較多,僅用在可穿戴設備上的藍牙單芯片,Nordic和TI用量較大,而集成BT,Wi-Fi,GPS等的組合芯片,博通、高通、MTK都有方案,博通是該領域龍頭。手環類產品,藍牙單芯片應用較多,對于復雜應用,組合芯片較有優勢,這取決于應用場景和功耗考量。

  可穿戴設備中游和下游產業鏈

中游

核心:語控和交互技術系統 

可穿戴設備的便捷性可以理解為直接解放雙手,那么中游節點上的語音控制和交互技術就是這個環節上最為重要的一節,而中文語音是重要技術。

在中游上,如何實現本土化,與中文語音技術商的如何合作將是幾大巨頭穿戴設備在中國市場開拓的重要步驟。國內涉足語音控制與交互技術的上市公司主要是科大訊飛以及體感交互技術的數碼視訊。由于存在很高的技術門檻,國內中游產業在一級市場的表現也不活躍,有些典型的早期創業公司,基于眼控技術的七鑫易維、基于體感技術的鋒時互動、唯創視界等,隨著虛擬現實增強技術的大熱,主要還由于Facebook 20億美金收購Oculus,這塊引來風險投資的高度關注,國內VR/AR也出現一批創業者。  

其次是骨傳導耳機,未來有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產品的標配,主要組成部分是通信芯片、傳感器和微型電機,涉足的公司主要是共達電聲、歌爾聲學、海能達;

三是無線通信模組,對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的要求,未來的局域網向藍牙、Wi-Fi或者NFC等無線技術相連而成的個人局域網絡的升級,涉足的公司有環旭電子和達華智能; 

四是移動醫療組件,包括計步器和掌上監護儀、GPS和運營服務,這也是可穿戴設備在醫療領域的重要拓展,主要公司有九安醫療和寶萊特。

綜合看,整個中游產業依然取決于技術的突破。  

下游 

核心:獨立運行系統 

可穿戴下游為成品,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谷歌眼鏡、三星索尼的智能手表,蘋果iwatch等。健身和運動、醫療和健康兩個細分領域的可穿戴商用前景被市場普遍看好。 

下游終端設備廠商競爭很激烈,國外的Jawbone、FitBit、Pebble等當屬明星。相比國外較為成熟的市場,國內可穿戴設備處在培育市場階段,目前而言,下游主要廠商被國外幾大巨頭壟斷,而國內明星創業者當屬拿到B輪融資的咕咚手環,還有就是一些從專業領域切入消費市場的廠商,運動領域有滕海視陽(體記憶),健康醫療領域則較多,比如九安醫療、寶萊特。其中,涉足該類產品的上市公司只有中穎電子、寶萊特、九安醫療和奮達科技四家。

回到國內可穿戴設備一級市場,按照公開數據顯示,在下游領域投資總共發生超過30起,輪次從種子到B輪都有,產品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環,應用領域集中在運動、健康、醫療,跟蹤定位、寵物。綜合來看,A輪的投資額度多超過千萬,投資時間多發生在2013年,多數投資為天使/種子投資,最活躍的機構當屬PreAngel,其次有深創投、英諾天使等,看樣子是有意在布局。

除此之外,下游做服務的平臺也不少,包括軟件、數據、新媒體、分享導購等,在軟件和數據領域目前較專注的公司是樂動力,也已經完成天使融資,不過由于可穿戴設備開發者平臺的不統一性,其適配的難度很大,相信Android Wear的出現,可以慢慢讓應用開發回歸統一,分享導購這塊擁有很強資源的Knewbi、KnewOne均已經完成A輪融資,它們定位的是智能硬件這個大的范疇,在新媒體/垂直網站領域有不少創業者,都做的不大,多數偏草根站,目前這塊也有不少投資者在重點關注。

如果單純的拋開風險投資領域的廠商,巨頭目前布局的設備和策略相對合理,盛大果殼電子、百度和TCL合作的智能手環、360兒童衛士、東軟熙康腕表、中興的Grand Watch、華為的TalkBand手環等。由于巨頭在設備的生產、組裝以及后端軟件、數據服務方面有很強的資本和控制力,所以這些設備目前在市面上是相對成熟的,當然小米等公司應該也在籌劃類似產品。 

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正處于風口浪尖,國外廠商普遍對行業充滿信心,國內普遍還是在試水階段。國內廠商在工業設計、生產代工環節欠火候,相同商業模式下,做的產品真是不盡如人意。另外,可穿戴設備的銷售渠道和分發渠道一部分是電商銷售,如京東、淘寶、亞馬遜等,一部分是自有渠道,例如與公立或私人醫院等機構合作,或是B2B與企業合作打包銷售;一部分是實體店銷售,還有一部分是點名時間等網站的先期預定或分發。另外與之相對應的是軟件和應用的捆綁銷售,一個產品對應一個App,軟件同質化嚴重,用戶粘性差,商業模式尚不成熟。

國內可穿戴設備的廠商多為新創空司和小公司,其他大公司大廠商依舊將目標鎖定在傳統市場,但是可見部分創新動作,如TCL與360合作的空氣凈化器等,相信隨著可穿戴設備的需求增加,會引起大廠商的重視,進而讓部件價格進一步壓縮,有利于市場發展。  

關鍵字:谷歌手機伴侶海能達

本文摘自:天天觀察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宝丰县| 吕梁市| 枣阳市| 蕲春县| 广平县| 新沂市| 仲巴县| 蓬溪县| 莱州市| 开鲁县| 贵定县| 普陀区| 五华县| 河东区| 江北区| 延庆县| 龙海市| 汕头市| 青海省| 蒙城县| 保靖县| 北流市| 渝北区| 德保县| 兴义市| 巴塘县| 砚山县| 安顺市| 保山市| 永兴县| 利津县| 顺平县| 聂拉木县| 岚皋县| 尉氏县| 兴义市| 日喀则市| 玉田县| 滦平县|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