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編看來,騰訊有沒有夢想沒那么重要。嚴格來說,夢想這個詞,如果帶點“情懷”意味的話,更多適用于公共價值,而非私域。對于中觀層面的企業體來說,企業的本質是盈利這一界定依然有效,從經營者和股東層面來說,企業發展的有效路徑就是賺錢。拋開這個本質談夢想、談情懷,更多的是紙上談兵,一紙空文,華而不實。對于安防來說,騰訊有沒有夢想沒那么重要,行業有沒有遠方才重要!
安防素有“一個隱形的房地產市場”的美譽。每一個攝像頭背后都流淌著財富——在攝像頭密度最高的北京,平均每17個人就“擁有”1臺攝像頭。2016年,中國僅視頻監控產品市場規模為962億元。這還僅僅是整個產業鏈條中的一環,它還包括工程安裝、系統運營、大數據分析、服務營銷等環節, 2016年市場總值高達5400億元,牽動著中國1%的GDP。并且,這個大蛋糕還在快速膨脹中,多方數據顯示它將在2022年達到萬億級水平。
鑒于安防行業巨大市場體量誘惑,必然會吸引更多的非傳統安防行業企業借助于人工智能這把利劍殺入到已成三國鼎立之勢的安防圈,重構安防行業的競爭格局。此外,安防市場正在依托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升級換代,異構計算將取代傳統的設計方式。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在這個市場至少具備了高成長性的可能。
當下,安防領域的AI競賽發令槍已打響。以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為代表的老牌安防公司都在加大AI技術投入。海康威視成立研究院,已推出全系列智能安防產品,并在今年安博會上發布AI Cloud框架;大華股份建設深度學習計算中心,形成一系列基于深度學習的智能產品;宇視、天地偉業、東方網力等紛紛喊出不同口號,但目標只有一個:在AI時代搶占先機。
另一邊,高估值的AI新貴們全力進軍。精耕細作至今,AI公司在安防行業已然頗有建樹:曠視協助某市在兩個月內抓獲了2000多人,并參與了G20、金磚會議、博鰲論壇等國家級大型安保項目;云從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已應用在全國80%的樞紐機場、22家省市公安機關;依圖建立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人像比對庫……
參與安防改造大軍的遠不止上述玩家。一些AI公司,如地平線、寒武紀、深鑒科技,并不與老牌安防公司直接競爭,而是向產業鏈的上游,利潤豐厚、普遍掌握在外企手中的芯片領域發起了沖擊。
對于商湯科技等新進入者而言,成敗的關鍵是落地效果,而且商業模式不會被輕易復制;對于傳統巨頭,能否持續創新進化,則是最大挑戰。在競爭上,相比于傳統安防巨頭,AI創企的優勢更多的在于技術層面。不過,隨著前者在AI 方面的關注和資金投入,諸如海康等傳統安防企業正逐步拉近與AI創企在技術上的距離。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技術研發的資金、人才投入之外,傳統安防巨頭也正著力打造“AI+安防生態圈”,以鞏固自己的市場優勢,海康威視此前開放AI平臺也正驗證了這一點。在AI+安防市場,不管是傳統安防巨頭,還是AI創企,其市場競爭關鍵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更多的還有“生態圈”的構建,包括軟硬件研發、平臺開放以及合作伙伴的招攬等等。
結語:未來已來,但未來路更遠,愿中國安防行業在人工智能+安防的產業浪潮中繼續領先世界,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