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統計預測,到2015年~2020年,智能交通給相關行業帶來的商機將超過1000億元。目前在全國2300個縣級以上城市中,近半數已經不同程度地安裝了現代化的交通管理技術系統。預計未來5年內,我國將在200個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揮中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投資約450億元人民幣,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投資約350億元人民幣,其它智能交通系統投資大概300億元人民幣。然而相比歐美已超過千億美元的投資規模,我國智能交通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幾年我國智能交通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安防領域也是一個政策性推動的市場,從之前的平安城市、天網,到現在的雪亮工程,雖然主導部門有些小差異,但都是政法系統推動。在雪亮工程開展前,政府需求類安防市場進入到一個滯漲時期,人工智能、人臉識別什么的,也還只是前期探索階段,現在整個安防市場都為雪亮工程瘋狂,據ITS114統計,2017年的政府需求類千萬級安防項目市場規模,是2016年2倍多,達到了423億,一個巨大的井噴。雪亮工程對做前端設備的海大宇科等企業業績,其拉動作用非常明顯,2017年這些公司的年報,雪亮工程一定會是重點突出的部分。
之所以要拿雪亮工程說事,是因為智能交通管理領域的前端市場目前進入到滯漲期,整個2017年的智能交通市場,尤其是占比較大的智能交通管理市場,相比2016年,增長率有所下降。同樣是政府需求為主的市場,智能交通管理近年來缺乏全國性的大規模拉動政策,自2014年發布了《全國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三年規劃》后,記憶中就沒有全國性的系統性推動建設政策了,即便是《全國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三年規劃》對前端設備的需求提振作用也有限。
而商用車車聯網市場,同樣作為一個政策推動的市場,自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實現后,車載硬件市場也進入到淡季,部標機做成了沒有利潤的白菜機,原來幾百家終端企業,現在還活得不錯的不過十來家,而且基本上都以其他設備為主要利潤來源,比如小型跟蹤器(tracker)、4G車載視頻監控等。主動安全防控設備,目前還處于試點階段,政策上雖有表達,但沒有明確的配套措施,是財政激勵還是強制推廣等,而且過渡時間較長。
但設備市場并不是冰層一塊,不管是政策推動還是市場自發需求,都會對設備市場帶來新的機會。
一、汽車電子標識
2017年最后一個工作日,汽車電子標識國標確認審核通過,雖未看到公開文本,但大局已定,借試點示范來推動標準落定、產業發展的路徑,看起來已經產生效果。三大示范項目中的京津冀區域,天津已經正式開始項目招標,僅試點示范就有8000多萬,相比之下北京、河北的區域、機動車保有量都要超過天津,僅京津冀示范項目應就接近10個億。此外,部分城市的試點示范前期工作已經開始,最新的消息是華中某省會城市已經開始做項目前期準備。最重要的是,ITS114小編與中興智聯、本能科技的相關企業交流時,他們都對2018年的汽車電子標識市場充滿信心。2018年的漠河低溫測試即將進行,據了解,此次又有十多家企業參與測試,多家企業厲兵秣馬,枕戈達旦了。
汽車電子標識應用,不僅僅只是標簽和射頻讀寫器,將射頻讀寫器與視頻監控(卡口)結合起來,將帶動卡口設備的出貨。此外,對非結構化視頻服務器、大數據處理軟件和服務器等,應有帶動作用。
二、路口一體化設備
也就是ITS114提過多次的“智慧路口”設備。從監控設備企業的角度,智慧路口的一體化設備,主要是信號機+各類型監控,各類型監控包括多功能一體電警、行人闖紅燈抓拍、不禮讓行人抓拍、亂鳴喇叭抓拍、反向電警等等,至少會做到控制集成,而不用單獨再弄個處理設備或者工控設備;
從信號控制設備企業角度出發,智慧路口的一體化設備,主要是各種流量采集設備的一體化,視頻+雷達+地磁+線圈,以及這四者的任意組合設備,現在已經有需求;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公交信號優先的需求,RFID、汽車電子標識、車路協同(DSRC和LTE-V)等多感知技術,也要能在信號控制設備上有端口,能連接。
路口設備的一體化,未來一定會將路口作為一個統一的節點來考慮,包括渠化、車道、標志標線、信號、誘導、監控、流量采集等等,現在很多路口都有創新,包括借道左轉、移位左轉、潮汐車道等等,對路口的交通組織要求會更高。未來隨著汽車電子標識、車路協同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普及,路口設備的一體化和集成化,將從趨勢變成現實。
三、車載設備
這里說的車載設備,主要指營運車輛的車載設備,包括公交、出租、兩客一危、網約車、新能源營運車輛、貨運等。
公交設備方面,在全國公交一卡通和移動支付的推動下,各地公交紛紛上馬全支付終端,這也是不大不小的市場。全支付終端主要是將原來的POS刷卡設備加上了一個視頻攝像頭,用來識別二維碼,支持微信、支付寶、虛擬公交卡等。現階段還處于前期普及,而且有從公交延伸到地鐵閘機的趨勢。這也可能是公交領域,最后一波后裝設備紅利,往后就只能看升級換代了。
出租車呢?新興出租車設備,帶評價、報警功能,支持多支付方式等,但目前看來,出租車的智能化已經到了天花板,現有設備功能,幾乎都能在手機APP上實現,而且不用對終端做什么升級。唯一可能有政策性市場的,也就是視頻采集了。
公路客運今年有些許熱點,像湖北全省兩客一危車輛在政策推動下,全部安裝了4G車載視頻監控,兩萬多臺車。四川在去年也推動了客運車輛的車載視頻監控,此前吉林省也有類似政策。可以說車載視頻監控將是公路營運車輛最后一波設備市場政策性紅利了。
還有ETC,ETC也是車載設備(當然,汽車電子標識也算車載設備)。路網中心副主任王剛在11月的演講中提到,我國目前還有1400萬貨運車輛沒有安裝ETC標簽,而隨著公路通行費可開具增值稅發票,可預見的是,這1400萬貨車將大部安裝ETC。有創企在投資意向書中提到,ETC標簽的生命周期也就三到五年,現在已經有一些企業在打ETC的主意,ETC+行車記錄儀+4G/wifi、ETC+微信、ETC+停車等,走的方向也是多功能集成,增強ETC的用戶粘性,而不僅僅只作為一個支付工具。
除此之外,車載設備就沒有新發展了?當然不是,在智能汽車或者智能網聯汽車的推動下,基于DSRC/LTE-V的車路協同、毫米波雷達、高精度視頻監控、高精度地圖和導航等等,目前都發展得如火如荼,而且很可能將率先在營運車輛上試點示范,尤其是實現無人化貨運車輛隊列行駛,對這些設備的需求將變得急迫。但很顯然,這些設備多將是一體化集成,而且前裝的可能性很大。
營運車輛后裝呢?后裝只能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尤其是主動安全防控,新的《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等行業標準,對車輛主動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前撞預警系統和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胎壓檢測系統等,都會在一段過渡時間后,會強制實施。現在做ADAS的企業數以百計,都盯著這塊的市場,包括海康威視、銳明技術等傳統設備企業,嚴陣以待,未雨綢繆。
公交、特殊車輛用的信號優先車載設備,雖然量不會很大,但也會形成一個細分市場。
四、視頻設備的細分應用
2017年的視頻應用又拓展了一大步:傳統交通管控領域的行人闖紅燈抓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抓拍、違法鳴笛抓拍、違法打遠光燈抓拍雖然聲勢浩大,但是需求量卻是很少,相反一些綜合類電警需求卻較大;其次是停車領域,從路外停車即將規模進入路內停車,而且肯定會以高位視頻為未來主流;然后就是基于視頻識別的高速公路通行移動支付,視頻設備會有很大空間;再次,樞紐、地鐵、公交的視頻分析需求,比如客運場站、地鐵的人臉識別,樞紐、公交的客流統計,公交、客運的疲勞檢測,公交場站的視頻監控;最后是物流園區、油品、危化品倉庫等出入口控制和人臉識別。
ITS114認為,路外停車在RFID/汽車電子標識未規模進入前,視頻設備還有兩年的窗口期,基于視頻識別的高速公路通行移動支付、物流園、倉儲、場站樞紐的視頻設備需求,將是未來交通領域視頻領域的新增點。
以上,即是ITS114對智能交通外場設備市場的一些觀察,盡管我國智能交通發展階段已經不再是以大規模的外場建設為主的階段,傳統的低價競爭、入行門檻低等行業特點,在新技術、新需求的推動下,將不復存在,沒有利潤支持的企業,就沒有研發能力,沒有研發能力就無法支撐起持續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以往賺一桶就走的設備市場機會,不會再有。在商用車車聯網領域,一體化設備需要滿足多方需求,所以商業模式的設計也很重要。監控設備市場已經進入到成熟發展期,市場格局也較為清晰,集中化態勢明顯;商用車車載設備也即將進入到這個階段,但前一階段完成了資本和技術積累的企業太少,體量也小,相對容易會受到其他領域企業的“威脅”。
再以上,希望對您能有所參考,也期待您的指正批評。交流才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