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消息,國際管理咨詢公司貝恩近日與智慧物聯網公司G7聯合發布了《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研究報告》。報告結論認為,車隊可通過數字化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比如路由管理中的路線服務可以及時檢測出異常的車輛狀況,通知車隊進行預處理以提高單車安全系數。通過監控可以有效控制超速、急剎等不良駕駛行為,從而大幅度減少人為事故的發生概率。在歐美國家,通過數字化手段對車輛進行的監控和大數據分析已經相當普遍,如英國車載監控設備可以減少高達20%的事故發生率。
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公路貨運整體周轉量為610百億噸公里,重型卡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輕中型卡車保有量超過1400萬輛,市場規模超過5萬億人民幣,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公路運輸市場。與之相比,中國物流行業的效率卻并不高,物流費用占GDP的16%,同發達國家1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此次調研來源主要為貝恩對使用G7系統的50余萬輛貨運車輛的運行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目前中國物流汽運市場的總體格局呈現以下特征:
以京津、長三角 、珠三角和成渝為樞紐的運輸網絡已經成型。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四川、河北等全國GDP排名靠前的省份也是運輸最繁忙的區域。這些地區制造業較為發達,消費水平較高,同時道路建設狀況也較為完善,催生了大量對于原材料和成品的運輸需求。
線路繁忙,但是平均速度普遍偏低。研究選取了國內最繁忙的10條線路,發現汽運平均運行時速在約50-65公里/小時,相比發達國家約75-80公里/小時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車輛性能及車況差距、公路擁堵程度、公路路況、收費流程等是導致中國汽運整體平均速度低于發達國家的關鍵因素。
擁堵情況普遍存在并日趨嚴重,且具有較高的隨機性。道路擁堵是制約運輸時效與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以進出上海的繁忙線路為例,超過30%的時間車輛是處在擁堵和阻塞狀態的,并且對比2017年上半年與2016年,可以發現堵塞狀況明顯上升。中國的擁堵情況具有一定客觀原因,如汽車保有量增長的速度超越了公路承載能力的提升。但在車隊實際運行中,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路由動態規劃優化路徑選擇,規避擁堵,提高效率。通過對車輛位置及行駛速度的分析,數據平臺可以即時發現擁堵并對車隊進行提前警告,并通過路徑規劃、實時語音交互等手段引導車隊選擇最優的行駛路線,從而大幅度提升運作效率。此外,對擁堵路段司機反饋的整合也能夠協助交通管理部門對擁堵成因進行及時分析,加快對擁堵的處理速度。
此外,中國在路由實時監控設備的安裝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2015年國內僅有9%的車隊車輛完成了路由設備的安裝,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20%的裝載率。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向大型車隊的整合,物流科技的完善和車隊管理提供商的發展,動態路由規劃將會日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