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大技術超能力:云、移動、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持續實現數字化轉型。如今,云和移動已為成熟技術;雖然人工智能(AI)的應用程序正在增長,卻尚未成為主流;而物聯網正擴展到更多互聯設備,應用場景也有所增加。
邊緣計算對企業實現物聯網尤為重要
物聯網正在推動市場對邊緣計算的新要求——即計算基礎架構的分布式部署,讓資源和應用程序的網絡協議分布接近于“物聯網”的物理對象,并由物聯網進行監測和控制。 由物聯網收集到的數據量可見,未來將需要更多本地計算來處理相應位置的數據。這正是驅使邊緣計算興起的力量,在中國的制造、零售和智能樓宇等行業尤為明顯。據IDC研究,到2022年,超過40%機構的云部署將會把邊緣計算囊括在內。
邊緣計算的需求受以下因素推動 :
1. 帶寬:將數據保留在相應位置并對其進行本地計算,無需提供(并支付)將數據移至云端所需的大量網絡帶寬。
2. 延遲:當數據用于實時監控或在短時間內進行現場操作,并沒有足夠時間將數據傳至云端再返回本地。
3. 安全性和數據主權:在視合規性和數據駐留至關重要的區域,企業可能需要將數據保留在本地。對于物聯網來說,數據通常代表企業的重要網絡協議地址,將其留在邊緣比移至云端或遠程數據中心更加安全。
以“智能制造”為例,在供應鏈的任何位置,收集到的大量數據可用于改善和自動化實時決策、預測以及行動,從而提高產量。隨著邊緣數據應用的增加,許多企業正考慮于數據所在位置進行計算,而不是對數據進行遠程遷移。在這種環境下,無論數據身在何處,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對數據進行管理和保護。
邊緣的要求: 類似云端的體驗
當認清有進行本地計算的需求,我們還需它像在云上一般——易于管理和使用,讓企業能夠擺脫管理邊緣基礎架構的復雜性。 物聯網需要時間實現真正規模和價值 2019年,我們預計企業級物聯網管理平臺及邊緣計算將在大中華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進一步擴展。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此技術足夠穩定成熟并與其他技術超能力結合,將有極大發揮空間。縱然如此,要看到物聯網釋放全部潛力——例如用于生產線、技術運營及至智慧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