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當創新經濟演化到AI這一嶄新的技術轉捩點:深度學習技術起跑線的相對公平;龐大的數據量;巨頭們的全力投入;創業公司在垂直領域的各自耕耘;以及頂層政策勾勒出的廣闊藍圖,或許將給予中國AI市場彎道超車的機遇。
這并不難理解,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尤其是在經濟層面日漸凋敝的歐洲大陸),中國作為“后發現代型”國家,巨大的經濟體量,讓其必須擁有更迫切的產業升級訴求,而隨著產業升級不斷深化,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勢必對宏觀經濟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去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7.2萬億元人民幣,對GDP的貢獻高達32.9%,倘若一切順利,2025年數字經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而作為未來商業文明的基礎設施,實現這一目標,必然需要AI在不同領域落地生根。
事實上,倘若仔細聆聽就會發現,AI落地的聲音,要比許多人想象中的更為清澈——要知道,最近AI領域一大趨勢就是大額融資頻發,據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AI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總規模達395億美元,融資事件1208筆,其中中國的投融資總額達到277.1億美元,融資事件369筆,占全球總額的70%,融資筆數達31%。
與“資本寒冬”的認知相悖,中國AI投融資的熱情升溫,很大程度上是資本已敏銳察覺到AI與各個行業嫁接的無限前景——無論從何種角度,如今AI的演化階段,都頗為類似19世紀電氣革命催生出的“電器”物種大爆發,作為一項通用技術,AI正處于從“電”向“電器”無限細分的關鍵期,市場需求會日趨旺盛。
當然,這也意味著,各大國內科技企業紛紛加碼AI投入,尤其是投入巨大精力,在全球范圍廣納良才,畢竟所有人心照不宣,如今這場AI軍備競賽,本質上還是“人才之戰”的又一次翻版——就像科技史上多次重復的那樣,他們非常清楚,在任何平臺級技術誕生伊始,許多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本質上就是因為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太少了,上一個例子就是移動互聯網初期,只有當盤踞在Android生態上的全球工程師足夠多,才能構建出繁茂的移動互聯網生態體系。
人工智能亦如此,必須承認,與AI在不同領域即將釋放的潛能相比,擁有AI專業知識的人才卻并未以同樣速度增長,領英去年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就勾畫出一條重要線索:過去三年,在全球范圍內,通過領英發布的AI職位數量從2014年的5萬飆升至2016年的44萬,增長近8倍。
尤其在中國AI市場,相比于杞人憂天的“資本荒”,“人才荒”可能更接近真相。
而某種程度上,仔細剖析這份人才報告以及領英這家公司,或許是理解中國AI人才現狀,以及AI自身技術發展邏輯的一條捷徑。
中國AI人才現狀
攤開這份全球AI人才地圖,截至去年一季度,全球AI領域專業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其中美國人才總數超過85萬,位居第一;中國人才總數超過5萬人,位列第七。
盡管歷史底蘊的差異,讓中美在人才基數上有一定差距,但如前所述,中國AI市場的發展后勁更足,產業落地的速度也更快——且中國本土AI人才也在不斷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報告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譬如,相比于大洋彼岸,中國年輕一代技術人才的占比更高,28-37歲中青年是AI領域發展主力軍,占AI發展總人數的50%以上,并有著不俗表現——而比年齡更重要的,是中國AI從業者在教育背景上更具競爭力,《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全球AI從業者普遍擁有較高學歷,但在中國,這個數字明顯更高一籌,中國在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才占比為62.1%,高于美國的56.5%。
這也不難理解,更像是“學好數理化”思潮在今天的持續蔓延,中國在計算機,電子與電氣工程,物理和數學等專業的高等教育上全球領先,而這些學科恰是從事AI應用開發的基石,可兌現出巨大的AI人力資源優勢,就像李開復所言:“中國每年畢業上百萬工程師,一名優秀的數學和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經過6個月培訓,就可以進入人工智能行業,成為合格的人工智能工程師。”
而除了本土人才成長機制的雄厚,作為中國AI人才輸入的重要窗口,更具實戰經驗的海外華人,亦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如你所知,在全球范圍內,華人力量正日漸崛起,但各種復雜原因所致,華人在海外的職場生涯,存在一個隱形的天花板。領英數據顯示,目前在海外華人技術人才中,擁有總監及以上職位的僅占10.7%左右,而美國所有AI人才中,總監及以上級別人才占比為20.6%。
但與此同時,在天平的另一端,夾雜在“海歸回國潮”的宏大背景下,中國對海外AI人才的吸引力卻在不斷增加,新增AI行業從業者中具有留學背景的人才數量正不斷上升——且美國已成中國AI領域最大人才回流來源國,占比超過四成。
最近十年,回國已是許多海外精英價值變現的最佳途徑,就像領英中國公共事務總經理王延平所言:“領英所特有的技能認證、人脈鏈接等數據顆粒,通過平臺化學反應形成了一個‘人才區塊鏈’的概念。全球將近6億的職場人士在這個人才區塊鏈上有效鏈接并進而自動校準,確保了人才信息的真實不可篡改,確保了宏觀人才變化的實時記錄。基于此,領英‘經濟圖譜’研究可以準確透視人才發展趨勢。我們近期的研究明確顯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產業轉型,中國已經從人才輸出國向人才引力場轉變,越來越多的海歸和外籍人才正在考慮或已經獲得了中國的工作機會。新一線城市在商業上的創新能力和創新速度逐漸達到世界水平,迸發出愈發強烈的國際人才吸引力。”
這種吸引力,對技術人才來說尤為按捺不住。忘了從哪看到一則對話,一位AI科學家決定從美國回到中國工作,有人問他為什么,他給出了一個直覺上很難反駁的回答:這個時代全人類有兩個最大變量,一個是中國,一個是人工智能,對于我這樣的人,當然應該回中國去做人工智能。
嗯,他很有可能是對的。
AI的運行邏輯
不過在這兩個變量里,多數人可以試著理解中國,但對于何為人工智能,則多少有些一知半解。
那今天我們不妨“飲水思源”,就以《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的發布者領英為樣本,剖析下人工智能在職業社交上的可能性——事實上,除了通過大數據洞悉全球AI人才走勢,領英自己,就是全球最有資格談論人工智能的公司之一。
從2006年部署AI開始,AI已成領英的核心產品策略和文化。不同于一些公司將AI視作“佐料”,添置在對特定經驗的優化過程中,領英將AI滲透進整個平臺的毛細血管——幾乎沒有哪個功能沒有被AI加持,用領英人工智能團隊負責人Deepak Agarwal的話說,AI之于領英,就如氧氣一般重要。目前他正帶領數百人的團隊,持續不斷地通過人工智能,推動領英整個社交體系的變革。
而這種推動的原始動力,無疑是源于數據。眾所周知,在深度學習框架下的AI競爭中,數據本身即是最堅實的護城河,而領英正是一個龐大數據池,上面盤踞著數億用戶真實的職業檔案,每份檔案背后又涵蓋教育信息,職業背景,關系網絡和最新動態等豐富的細分數據;此外,這里還擁有千萬級別的公司主頁和有效職位信息,在算法的不斷驅動下,這些動態更新的數據,會迸發出巨大價值。
譬如,它可以顛覆傳統時代,復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招聘流程,領英可以根據檔案,工作經歷,教育背景,技能,社會活動等不同數據的交叉比對,完成精準匹配:當你更新領英檔案,系統會自動推薦所有你可能感興趣的職位——數據顯示,利用AI提升“可能感興趣的工作”這一功能的個性化程度,使得用戶工作申請數量提升了30%。
而切換到招聘視角,當企業發布一個職位后,通過智能匹配,HR收到的站內推薦,都是基于人工智能自動產生,這讓他們收到的站內信回復比率提高了45%。
更重要的是,遵循著網絡經濟的收益遞增原理,以數據為血液的人工智能產品,會卷入“越多人使用它就越聰明,越聰明就有更多人使用”的循環,領英亦如此,其機器算法已實現“自我學習”和“自我進化”,就像Deepak Agarwal所言:“機器算法會根據人才推薦的反饋結果進行追蹤,收集所有反饋結果并進行匯總分析,也會不斷進行算法的校正與完善,最后會形成一個整體的算法系統,因此機器算法不僅僅根據招聘關鍵詞進行推薦,還是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到智能化的推薦。”
當然,在求職和招聘體系之外,AI也在領英無所不在,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基于“您可能知道的人”功能,領英可以推薦用戶與相關適合的人建立聯系,這正是受益于機器的智慧。
再比如,利用人工智能給用戶推送與其相關,且對其有用的內容,讓每個用戶主頁上的內容得以實現千人千面,這也使領英上文章推送的數量增加了10%-20%。
當然,在領英這個資源池,AI的福祉也同樣惠及B端市場——譬如領英營銷解決方案,就是由AI充分加持:它可通過人工智能將廣告投放給最相關的用戶,通過分析用戶的喜好,點擊和訪問活動等屬性找到適合的人群,提高銷售的投資回報率;還可通過人工智能為銷售人員擴大目標受眾數量,找到更多擁有類似背景的目標對象。2016年,領英營銷解決方案正式落地中國,這種真實性和精確性,受到廣告主的一致認可。
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既有產品上大做文章,為了更好地將AI深入領英骨髓,推動整個社交體系的持續進化,領英還建立了人工智能學院,以便更高效地讓員工(尤其是工程和產品相關的員工)具備相關知識,學院針對不同工作角色和業務需求設置了不同課程,正如領英科學與工程負責人Craig Martell所言:“我們的目標是在領英范圍內推廣人工智能,這將使我們的所有員工與人工智能專家擁有共同的語言,有利于促進進一步合作,并使我們繼續為會員提供更多價值。”
結語
嗯,用AI創造更多價值,是這個時代技術帶來人類的最大變量。
要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底層驅動力永遠都是技術——以及更重要的,讓“技術擴散”的商業化過程。令人欣喜的是,不同于過去數十年其他幾次由學術研究主導的AI浪潮(最終偃旗息鼓),無論從宏觀上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還是微觀上領英這家公司對AI的駕輕就熟,都不難發現,這輪AI熱潮是以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社會問題的商業行為主導,它正在全速奔進,成為接棒互聯網的下一代基礎設施。
而我相信,這個過程,要比大多數人想象中的更為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