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一些國家貧富差距擴大、部分地區政府債臺高筑,一些國家逆全球化等思潮興起,金融危機有著再次萌動的跡象。
過去一個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如今距離上一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剛剛十周年,下一場金融危機會否如期而至?
從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來看,受到貿易保護主義思潮的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力量頗顯脆弱,近期進入美元加息+縮表的強勢周期,美元升值、貨幣緊縮政策誘發全球美元回流美國,導致其它經濟體融資成本上升,部分新興經濟體國家面臨貨幣貶值、財政危機、外儲下滑等風險,多種因素并發,埋下了誘發金融危機的種子。
金融危機并非無跡可尋,通過回顧歷史,可以汲取相關經驗,對下一次危機進行預判。十年前的金融危機,肇始于傳統金融過度創新,美國各大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開發出各種金融衍生品,將其精心包裝后賣給全世界投資者,部分金融衍生品極為復雜,甚至連推銷者本身都不清楚,最終因風險過大誘發金融危機。
在這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監管失控。監管部門看不懂傳統金融機構的創新,無法把控背后的風險。此后,各國吸取教訓,紛紛加強監管,彌補監管漏洞,傳統金融創新受到約束,從而將風險控制住。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有不同之處,下一次也不例外。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的主導力量,技術創新成為熱點領域,各種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金融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在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的基礎上,互聯網金融誕生了,并且發展非常迅猛,且以科技型公司為主流。由于技術進步太快,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跑在了監管前面。近年來,面對花樣百出的科技金融產品,監管頗有些力不從心,一時間互聯網金融處于野蠻生長狀態,風險亦與日俱增。
近兩年來,互聯網金融泡沫較為膨脹,各種技術性金融創新產品過于復雜,諸如區塊鏈、虛擬幣ICO等,普通投資者難以看懂,對其潛藏的風險更是不甚了解。因此,投資者容易被炫目推介、高息回報吸引住,從而忽視了其背后的投資風險。
泡沫太大總歸要破滅,互聯網金融亂象有必要得到整治,否則或許有可能成為新的危機的導火索。由于目前互聯網金融創新缺乏暫時嚴密有效的監管,疊加互聯網技術的先天優勢,技術性金融創新的風險被無限放大。一旦由技術性創新引發的金融危機爆發,將比以往歷次危機都更有殺傷力。
因此,在金融危機十周年之際,各國不僅要回顧歷史,汲取教訓,更要提高警惕,做好技術性金融創新誘發金融危機的準備。要防范危機對世界各國再次造成傷害,需及早進行專業性預測,制定合適的應急方案,為互聯網金融打上制度補丁,對技術性金融創新加以規范,不鼓勵過度創新,需要以安全穩妥為優先目標,預備好安全墊,以降低金融危機對各國社會經濟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