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工業企業中留存了大量的舊有信息系統和工業設備,這些系統和設備中運用的信息采集方式、通信模式、數據格式、操作系統往往并不統一,它們在底層所采用的信息技術可能存在極大的差異。在工業 4.0 中,目前最關鍵的工作就是引入 CPS ,連接各類“異構”的系統設備,實現相互間的信息兼容。在數字化的進程中, 工業物聯網 的搭建需要減少對原有系統的改造,做到向下兼容(兼容老舊系統)。
所以,工業 4.0 主要以采用“功能擴展”(增加 CPS )的方式實現老設備、舊系統的“上網”,注重的是三個“集成”(三類集成:橫向集成、縱向集成、端到端集成),而并不是重構工業系統底層的信息架構(重構協議標準并開放接口)。
從目標來看,工業互聯網和工業 4.0 是高度一致的,即通過工業系統的聯網來聚合能力,再靈活運用,服務于個性化、創造性的需求,并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態。
在工業互聯網白皮書中,將工業互聯網描述為:致力于工業控制系統聯網,使之形成大型的端對端系統。工業互聯網系統能與人聯接,能充分集成企業內部系統、工藝流程和分析工具。這樣的端對端系統被稱為“工業互聯網系統( IISs )”。
工業互聯網的架構,從商業利益訴求開始(聯盟的發起者都為大型企業),基于各類應用,進行生態體系的研究,并通過簡化方式對系統架構進行解釋,便于各領域組織和個人的理解。
不同于工業 4.0 在“集成”之上,更注重供應鏈(價值鏈)的研究,工業互聯網則更偏向于對利益相關者 - “角色”的研究。生產分工的“角色”,不僅僅是指產業鏈上下的企業和組織,還包括了企業中的各類職業人士,包括商業決策者、技術工程師、產品經理等。在工業 4.0 中也有大量內容關于對“勞動者(人)”的調研和闡述,但主要是從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學進行整體性的思考。
一、工業物聯網的四層視角
從“角色”的需求出發,工業互聯網提出了四層“視角( Viewpoint )”的結構(有些文章中也稱之為“組件”)。
1. 業務視角( Business Viewpoint )
在工業互聯網的搭建中,業務視角關注于識別利益相關者的商業視野、價值觀和目標。相關人員(包括行業用戶)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工業互聯網提供的基本功能來實現商業目標。(行業用戶:業務決策者、產品經理、系統工程師等)
2. 應用視角( Usage Viewpoint )
應用視角定位于可靠、復雜的系統應用(功能)。通過專業用戶或邏輯用戶自助式的一系列操作(使用過程),能夠獲取到系統的基本功能或服務,并將其拼裝成成熟的商業應用。(專業用戶:系統工程師、產品經理等;邏輯用戶:智能終端)
3. 功能視角( Functional Viewpoint )
功能視角聚焦于工業互聯網系統中的基本功能模塊(系統的零部件),以支持上層應用組件的運行。功能視角主要研究模塊之間的關聯關系、組合結構、信息交互接口、使用流程和步驟,以及功能模塊和系統外界環境的關聯關系。(系統和組件架構師、開發人員、集成商)
4. 執行視角( Implementation viewpoint )
執行視角主要關注的是功能視角中的信息技術元素,包括具體的工業控制系統、通信方案和軟件程序。執行組件(視角)關注于工業物聯網最基本、核心的技術架構,功能(視角)在執行視角的技術架構上搭建,使得多個應用(視角)能夠協同工作,并實現業務的完整交付。(系統和組件架構師、開發人員和集成商 , 和系統運營商。)
工業互聯網認為,工業領域的控制系統( ICS )已經能夠實現跨產業部門的工業自動化。它們通過對物理世界的感知,獲得信息的“激勵”,并通過“固化”、明確的邏輯運算,向執行器發布指令信號,從而由設備上的機械裝置改變物理世界和環境的狀態。這種“控制”過程由工程師精心設計,使得自動化設備的所有行為都明確并固定下來。但如果生產環境發生改變,生產產品需要升級,那么必須由工程師重新設計并調整系統,這有可能需要啟動一個生產線的“精益”項目。(精益 -Lean :制造業領域專有名詞,可簡單理解為:改進生產系統并提升生產線的能效)。
要適應生產環境和商業需求的變化,控制系統中的信號處理元器件,首先需要與外部信息系統組網通信,其次需要建立共通的“語言”(通信協議、數據規范),還要能夠接受上層應用的調配和指揮,以此實現靈活的“柔性生產”,與其他商業系統協同“智造”。
四層視角之中,“執行視角”主要是構建信息流的通道(從通信行業的角度來說,就是拓撲、接口、規范和消息流程)。在“執行視角”中的獨立設備和系統,會按照接口規范輸出傳感信號或接受指令信號,在“功能視角”中形成數字化映射,即在虛擬世界獲得一個“身份”,能被其他信息系統進行查詢、訪問、調用、關停等。
四個視角中的系統和能力是相互交織,只是看待的角度層面不同。商業視角和應用視角更多的是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待生產活動,它更關心的是資金、客戶關系、供應鏈、人力資源、企業資產、產品的生命周期等等,是從上(需求)向下(實現)看待工業物聯網。功能組件和執行組件是從信息技術、行業技術的角度來看生產活動,它聚焦于如何調配計算資源、如何傳遞信息、如何操作設備、系統的維護和運營、技術構架的健壯性和安全性,更層次化、深入化地理解工業物聯網系統,關注于它的“有機性”。
二、工業物聯網的技術架構
在工業互聯網的四個組件中,功能視角和執行視角都是從技術的角度來拆解工業互聯網。其中,功能視角關注工業整體系統,是頂層的技術架構,定義并展現了工業核心能力的相互關系;執行視角關注信息系統結構,是支撐功能視角的數字化基礎,它對工業物聯網的信息 / 網絡能力進行了層級劃分。
通俗的來說,執行視角描述了一個人(工業)的“神經網絡”,而功能視角則呈現了一個人(工業)的“器官組織”。工業互聯網通過這兩種視角,注重于理清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之間的關系。就目前來看,工業 4.0 的架構思路傾向于將信息技術進行改進和疊加。相對而言,工業互聯網則更關注未來工業系統的重構,使得信息和工業深度、有機的融合。
1. 功能視角
工業互聯網聯盟希望有一個明晰的、技術層面的功能結構,一方面兼容工業自動化原本傳統的工業技術結構,并且普適于大多數的工業信息系統(如 ERP 等),另一方面能夠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健壯的系統性,可以達到全面數字化生產的程度,并適合相關企業和人員來進行理解、設計、開發、運營。所以,工業互聯網對工業領域和信息領域的技術進行了融合,并定義和劃分相應的功能模塊,提出了“功能視角”的概念,這便是工業互聯網的頂層功能架構:功能域模型。
功能域模型由五個基礎的功能域組成。企業的信息系統可以包含所有的功能域,也可能是其中幾個,還可以是單獨一個功能域,每個功能域都是相對獨立、完整的系統。當然,實際的業務系統會根據應用特色,刪減或修改功能域中的某些細節性技術,但這不會影響工業互聯網的整體結構。
( 1 ) 控制域
控制域整體部署在物聯網邊緣,貼近實物和環境,在物聯網結構之中處于邊緣位置。控制域包括:
感測,是傳感器對設備、環境的感知;
驅動,就是指通過傳遞指令信號,使得設備上的機械部件或電路開關實施規定動作。此外,向電子標簽等存儲設備注入數據也是驅動的一種類型。
交流,是指信息在邊緣網絡中傳遞。
實體抽象可以理解為物的“數字化”,即物的(狀態或屬性)實體信息由統一、規范、有實際意義的數據(即數字化信息)來表示,這樣上層系統就可以解讀感測信息、改寫設備狀態(驅動)。實體抽象是物理系統和信息系統的橋梁,完成虛擬和現實相互間的映射。在物聯網領域中,“數字化”的狹義理解就是“實體抽象”。
建模,是對物理世界的系統性描述(包括對單一事物的分析和預測能力)。建模的對象可以是生產設備(例如通過采集大量的設備狀態信息,來預測設備的隱性故障),也可以是外部環境(例如機器乒乓球手,通過視頻中的乒乓球軌跡,來判斷球的落點)。建模的數據源來自下層的“實體抽象”。復雜的建模需要融合高深的行業技術知識,并通過高等計算(人工智能到等)來實現。
執行者通過對控制目標的解讀,按照自有的控制邏輯,實施一系列的操作(向驅動和感測傳達指令)。執行者具有自主性,具有一定的決策權和智能,可以動態、靈活地完成任務。當然,對于一些特別重要或簡單的控制目標,執行者會不經過邏輯判斷,直接執行。
整個控制域實現了(控制)目標和(物理)行為的統一。
( 2 )操作域
操作域是對控制域系統的集中化運營,它可以遠離控制域,實現遠程的監管。操作域主要的職責包括:
為功能(組件)的實現,調配和部署資源并進行相應管理。
為保證功能的健壯性,操作域還需要具備監測和診斷分析的能力:通過分析系統的關鍵性能指標,來評估系統的健康,針對系統故障、性能下降等問題,及時上報或預警。
操作域除了“反應式”的運營方式外(出現告警后再處理),還需要支持預測和優化:預測故障和系統瓶頸,在故障和問題發生前處理(預測性維護);掌控各類資源的利用率和下層系統設備的情況,通過調整資源分配來實現生產優化(例如動態地關閉一些空載運行的機器,來節省工廠的電力消耗)
在預測分析方面,操作域需要信息域的幫助,以彌補他可能在計算能力上的不足。
( 3 ) 信息域
從不同的域中采集信息,并將這些大量的異構信息進行轉換、建模、存儲,最終實現高級分析的功能(分析系統瓶頸或預測產業鏈趨勢)。
信息域具備的數據處理能力包括:
采集(匯集)傳感器和操作狀態的海量數據
數據質量管理(數據過濾、去重、挑揀垃圾數據)
(異構)數據格式轉換
語義化處理(在原始數據中注入備注信息,關聯其它數據集等,比如位置信息、時序信息等)
存儲和數據持久化( data persistence ,內存數據模型和存儲模型的相互轉換)
數據分發處理(包括流分析處理 -streaming analytic processing )
控制域也有數據采集和建模的能力,但主要是用于即時的計算、實時的反饋、連續的操作,其關注點在于設備的“物理行為”。信息域的建模主要是用于“后計算”的,即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預測,制定一個長期的優化目標,并通過調整控制域的執行策略,實現系統整體的性能提升。
信息域對控制域具有“引導”作用,如果將控制域看做“生產者”,那么信息域就是“管理者”。
( 4 )應用域
應用域是所有“功能( function )”(也稱之為“函數”)的集合,包含對“控制域”進行操作的功能。功能在應用域中表示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應用程序,業務則是多個應用程序的系統性組合。雖然在軟件應用的底層代碼中也有“功能(函數)”的概念,但應用域所指的“功能”是高度抽象(語義化)和復雜的邏輯程序,它可以包含一組協同的物理操作或一系列流程化的數據處理行為。
操作功能發出的操作請求并不是無條件執行的,它必須接受控制域的條件約束,例如違反作業安全的操作指令會被控制域“拒絕”。
( 5 ) 業務域
業務域即是企業各類的業務系統,例如:企業資源管理( ERP )、客戶關系管理( CRM )、資產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例如人力資源的共享中心)、項目管理系統等等。這些信息業務是通過完整的一套軟件程序來實現閉環的業務流程,也被稱為:實現“端到端”的操作流程,例如用戶從客戶端到電商平臺(服務端)下訂單購買商品。
2. 執行視角
功能視角作為頂層技術架構,本質上是從工業領域的整體視角看待工業互聯網的技術架構,而執行視角則是從“具體實現”的視角看待工業互聯網,它其實屬于功能視角的一個基礎部分,不過以作者看來,“實現”的本質就是物理信息和虛擬信息的相互轉換,所以執行視角所展示的功能拓撲看起來更像一種“服務于信息的組網和計算方式”,其強調了協議、接口,以及系統動作、設備狀態的信息化映射。對于通信領域的人士來說就很容易讀懂執行視角之下的架構,而且能夠和物聯網網絡架構進行對應。
( 1 )三層架構
執行視角下的工業互聯網分為三個基本層級:邊緣層、平臺層、企業層,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網絡和功能特性。
邊緣層收集各類設備數據并匯總轉發至平臺層,或由平臺層反向發送數據(例如操作指令)至邊緣層中的設備。
平臺層,一方面具有設備和資產的管理監控功能,可以向上層應用(企業層)提供這些能力。另一方面,它可以接受并執行企業層下達的操作指令:數據分析、信息查詢或控制設備運作。平臺層整合了工業領域中的各類信息能力,并形成具有開放性的服務系統。
企業層,就是行業應用層。它可以是商業決策系統,也可以是提供給外部用戶的設備監控系統,還可以是給內部運營人員用于產品質量分析的軟件應用。它可以從平臺層獲取大量的底層生產數據,也可以通過平臺層控制海量的設備,但它并不“關心”這些功能(查詢、操控)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它只負責高層應用的邏輯實現。
( 2 )三層網絡
在三層架構模式之中存在三層網絡:鄰接網絡( Proximity Network )、接入網絡( Access Network )、服務網絡( Service Network )
鄰接網絡,通過一定數量的轉發節點連接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邊緣節點(包括傳感器、驅動器、設備、資產、控制系統和邊緣服務),并且在區域內形成局部網絡。鄰接網絡可以理解為物聯網的邊緣網絡,不過它更強調了在一個場景化的空間范圍內。
接入網絡,實現資產、終端、設備連接到平臺層的網絡。接入網絡可以是企業專網,也可以是商用的運營商網絡,例如 4G LTE 網絡。所有終端都需要通過網關設備連接到服務網絡。
服務網絡,實現平臺層和企業層連接。它可以是互聯網,也可以是運營商的移動網絡,或是企業私有網絡,還可以是建立在各種網絡之上的虛擬專線網絡。其實,企業系統之間的互聯也可以通過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