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共享單車首次出現在北大校園,一群北大青年成立了一家叫OFO的公司,當時在北大校園取得了不錯的響應。2016年4月摩拜單車正式宣布登陸,同年緊接著有小鳴,小藍等共享單車陸續出現,安靜的街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一個原本死去的行業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1 共享單車狂歡
2016年是風投市場低迷的一年,而共享單車卻作為爆品一枝獨秀。
就在我們仍對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持續探討、質疑的時候,共享單車的發展似乎完全沒有受到質疑聲的阻礙,仍在高歌猛進地發展之中。
2017年延續了2016年的火爆態勢。
2月21日,摩拜單車宣布再次獲得D輪后新融資,新引入新加坡淡馬錫的投資、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
2月24日,BlueGoGo單車宣布獲得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黑洞資本領投、智能星通跟投。
共享單車的市場絕不止以上幾個玩家,競爭也硝煙四起。另一方面,2017年可能迎來洗牌年,瘋狂燒錢、規模至上的共享單車也紛紛開啟了技術門檻和服務體驗上的比拼。
2月,ofo宣布與中國電信、華為達成合作,三方將共同研發基于新一代物聯網NB-loT(窄帶物聯網)技術的共享單車智能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摩拜單車則拉來了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和愛立信,完成基于蜂窩物聯網現網的端到端應用試驗。
單車與物聯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 車鎖與物聯網
掃碼開鎖即可解鎖騎車,是共享單車的特點。說到智能鎖,這里就必須要提到物聯網了。共享單車的物聯網原理主要是采用了“手機端—云端—單車端”的架構:
手機端:我們通過手機端的App可以查看附近的單車,充值、預約開鎖等等;
云端:云端就是服務器端了,是整個共享單車系統的控制臺,它可以與所有的單車進行數據通訊,收集信息指令,響應用戶和管理員的操作;
單車端:單車端是收集信息與執行命令的一端,比如衛星定位、開鎖等等。而整個物聯網最具象的體現就體現在了它的這個鎖上了。
共享單車的智能鎖內部集成了GPS系統和帶有SIM卡!它能夠將車輛所在位置和電子鎖的狀態傳輸給云端。
這里的SIM卡絕對有必要說一下,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意識到車鎖里面還集成了SIM卡。而這個SIM卡其實我們常用的電話卡還有所不同。它屬于物聯網SIM卡,物聯網卡是通過裝置在各類物體上的SIM卡、傳感器、二維碼等,經過接口與無線網絡連接,可以實現人與物體和物體與物體間的溝通和對話。
最后,說到車鎖的核心——CPU。以摩拜單車為例,摩拜單車通過嵌入式芯片搭建了一個穩定高效的“CPU”大腦處理器,運用GPS模塊實現了定位,將SIM卡經過接口與無線網絡連接來達到給用戶顯示單車實時位置以及進行連接等。
共享單車所采用的是比較常見的物聯網應用架構:云-用戶-終端。雖然物聯網的架構并不只有這一種,但我們目前用到的絕大多數服務用的都是這種。
那共享單車跟電信運營商又是什么聯系呢?
3 NB-IoT技術
共享單車得到市場認可的主要原因是其便捷的使用方式,核心環節包括找車、開鎖、還車和計費,而這4個核心環節都依賴一張高質量的無線網絡將單車與云端服務器“連接”起來。“連接”背后的關鍵挑戰在于網絡覆蓋和電子鎖功耗。
目前,蜂窩網絡覆蓋不足會導致用戶鎖車后車輛狀態無法反饋到云端,遲遲無法計費和釋放該車輛,給用戶使用共享單車帶來諸多困擾。同時,使用傳統通信技術的電子鎖有較高的功耗,使單車不得不內置微型發電裝置,通過用戶的騎行為車鎖充電,這樣不可避免地影響了用戶的騎行體驗,增加故障發生概率。
值得關注的是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這是運營商今年力推的一項技術,力圖通過廣泛的物聯網設備將運營商管道能力觸達到更多場景。基于NB-IoT技術的共享單車應用開發也是該領域的一個突破。
簡單的說,共享單車作為典型的低功耗廣域市場應用,NB-IoT的技術特點很符合此類場景。
強鏈接:在同一基站的情況下,NB-IoT可以比現有無線技術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數。一個扇區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可滿足大量設備聯網需求。
覆蓋廣:NB-IoT 網絡比現有傳統網絡信號覆蓋強度提升了 20dB,相當于可以多穿 1~2 堵墻。
低功耗:對于一些不能經常更換電池的各類傳感監測設備,長達幾年的電池使用壽命是最本質的需求。NB-IoT設備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設備續航時間可以從過去的幾個月大幅提升到幾年。
低成本:低速率、低功耗、低帶寬給NB-IoT芯片以及模塊帶來低成本優勢。
以ofo與中國電信、華為的合作為例。
一是能提升用戶體驗。使用NB-IoT 模塊的共享單車不需要安裝人力供電裝置,用戶體驗更加輕便,電池使用壽命可達3 年。
二是能加強管理。相較于其它移動網絡,NB-IoT覆蓋范圍更廣,這不僅使地下車庫、地下室、地下管道等偏僻位置的單車可收到信號,提高了解鎖率,也能保證車輛永遠在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定位、丟車和亂停亂放等問題。
靠技術創新異軍突起的共享單車,利用NB-IoT破解管理難題,使各方共贏成為可能。對于共享單車而言,可同時滿足用戶體驗、制造成本、運維便利性三方面的要求。
在商業模式同質化的當下,通過技術和服務體驗的升級,也將提升差異化競爭的能力。對于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商而言,借助于共享單車這一熱門應用,NB-IoT技術有了更直觀的感知,規模商用的步伐也將加快推進。
4 運營商加緊布局NB-IoT
2016年6月16日,在韓國釜山召開的3GPP RAN全會第72次會議順利結束。NB-IoT作為3GPP R13一項重要課題,其對應的3GPP協議相關內容獲得了RAN全會批準,正式宣告這項受無線產業廣泛支持的NB-IoT標準核心協議歷經2年多的研究終于經全部完成。
從2015年9月啟動工作立項到2016年6月凍結標準,進度之快反反映出需求的迫切。全球運營商有了基于標準化的物聯網專有協議,標準化工作的成功完成也標志著NB-IoT即將進入規模商用階段。
2017年伊始,三大運營商就開始緊鑼密鼓布局NB-IoT網絡。
1月,中國電信正式發布“中國電信NB-IoT企業標準(V1.0)”,啟動了7省12市外場試驗,預計今年3月末完成網絡側測試,6月末全網覆,啟動基于LTE800MHz網絡的NB-IoT試商用。于鷹潭投入資金5000多萬開通297個NB-IoT基站,本月還望建成121個NB-IoT基站。
中國移動1月在江西鷹潭建成全國第一張地級市全域覆蓋NB-IoT網絡,并且同步實現了NB-IoT業務終端與物聯網業務平臺的雙向數據傳輸,實現了業務實用功能。2月,以點亮應用NB-IoT技術的路燈為起點,江蘇移動首個NB-IoT 商用網絡在南京發布。
中國聯通已將物聯網列為三大創新戰略之一,2016年11月,在廣東開通了首個標準化NB-IoT商用網絡。今年,計劃在超過5個城市啟動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場規模組網試驗及業務示范,以及6個以上業務應用示范,并在重點城市推進NB-IoT商用部署。
預計,2017年下半年NB-IoT模塊成熟后,應用場景的推進將大大加快。而共享單車這類新的物聯網終端爆發,也會反過來對網絡和后端產生了推動,端和管逐步相互促進。
5 引領物聯網第一波爆發
對共享單車與物聯網,國內知名創新創業專家錢致遠這樣評論道:
“物聯網,喊了很多年,大家千方百計的去在各個領域里面去試驗物聯網,但是之前,都是往復雜的,麻煩的,昂貴的道路走。
真正的物聯網的第一波突破就像很多領域這么多年來已經證明了的一樣,第一步突破往往已經突破完了,回頭大家一看,才發覺已經來臨了,而且第一步突破往往是簡單便利便宜的方式突破的。
其實我們現在講的共享單車,其實就是物聯網的第一波的,大突破、爆發應用。
就是線下一個孤立的2C的硬件,比方說,一輛共享單車是一個硬件,線下的,孤立的,給用戶去騎的。
它通過一個模塊接入了互聯網,連入了后臺,互聯網云,這樣的話你就形成了一個使用閉環。就是一個硬件,接入了互聯網,然后用戶線下使用形成了閉環。所以這個應用是爆款,以前不存在,不需要的,瞬間大家感覺最后1到3公里交通都需要了,這個就是典型的物聯網的一個爆破應用。”
共享單車在上海陸家嘴周邊的分布
共享單車其實是互聯網思維在物聯網領域的第一次群體突破。對于我們普通用戶來說,感受到的不是共享,而是一個更簡單、更便利、更便宜的用車的體驗,以前這個體驗是難以做到的。
拿火了很多年的智能家居舉例,一個把常規的家具家電都聯網化的物聯網應用。但它的需求,還達不到解決最后1-3公里交通痛點的共享單車這樣的雪中送炭的程度。
如亞馬遜推出的Echo智能家居平臺,也是將一個孤立的硬件接入了互聯網模塊。它是專門解決一個特定用戶群,特定的場景下的一個特定的需求。這個需求,以前普通的家居家電是難以解決的,或者是不需要去這么解決的。Snapchat的互聯網眼鏡也是如此。他們各自可能還需要解決自身的一些問題,才能最終形成物聯網的第一波規模化應用。
娃娃機這種游藝設備在國內發展由來已久,但是更多被人們當做一門小生意。目前市場現狀也確實如此,大規模的廠商或運營商寥寥無幾,設備和運營模式也鮮有創新。
但是近年有公司通過對傳統娃娃機硬件的改造升級,做了一個互聯網模塊。這個模塊和智能鎖很像,把一個個孤立娃娃機連在一起,這個娃娃機就互聯網化了。
在玩娃娃機的時候不用投幣(想玩但是沒有硬幣),而現在只要掃一掃關注它的公眾號,就可以在云端閉環回來,開始玩抓娃娃娛樂。
這樣一個簡單便利的用戶體驗,就形成了一個物聯網的第一步應用的基礎條件。
又如,最近火起的共享充電寶。
深圳有家2014年創立的共享充電寶公司,將產品研發一年后投入了市場,在今年4月份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A輪融資。它的充電租賃設備放在餐廳、購物中心、地鐵等,各種各樣的日常生活場景里面。
用戶只需掃描設備屏幕上的二維碼,憑借芝麻信用分600分以上即可“免押金”借用一個充電寶。租借的充電寶1小時免費使用,超過1小時后1元/小時,還可根據機型購買所需數據線。
目前該公司在全國已有1600多個網點,覆蓋80多個城市。平均每天租借2萬多次,每次租借時長3個小時,累計用戶數超200萬。接下來,公司目標是在兩年之內鋪設10萬臺大機柜、50-80萬小機柜。
這樣一下子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趨勢,無論是共享充電寶還是共享單車、娃娃機,這個趨勢總體上他們的特點是一樣的,就是通過掃一掃的方式,因為掃一掃與設備無關,每個手機都有掃一掃的功能。
以后線下類似的孤立硬件,都可能以這種方式接入互聯網,連入物聯網的世界,跟每個用戶關聯起來。而每個用戶手里都有手機,都可以掃一掃。這樣連起來之后就形成各個領域里面,星火燎原的一種物聯網的群體突破。
把上海凌晨的摩拜單車畫出來
一副星光閃耀的地圖展現在面前
所以,共享單車的狂歡,剛剛是這次物聯網大戲的開場。此次物聯網的落地相比之前以RFID、WIFI等連接方式為主的物聯網時代更具規模性和廣泛性。前景有多光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