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2016中國智慧家庭博覽會(CSHE)在深圳舉辦,華為公司攜旗下OpenLife智慧家庭計劃亮相,并向公眾描繪了一幅智慧家庭甚至物聯網的“隆中對”:依托運營商將家庭網絡云化開放,并推動國際5G通信標準建設,打造一個智慧家庭生態。在華為描述的模式中,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似乎不僅看到了一個“中國思科”,還有它想要一統智慧家庭甚至物聯網生態的野望。
華為的云,是遮住整個天空的云
論壇上,華為OpenLife項目提出的是智慧家庭運營商解決方案,該項目總經理曾小龍介紹稱,所謂運營商解決方案就是:依托運營商的合作,將網絡能力云化開放,以智能網關為核心,端管云協同,開放聚合。
與阿里云等一類面向軟件的云服務不同,在“運營商+云平臺”的模式中,華為將智慧家庭硬件設備、網關操作系統、業務平臺(運營商)之間互聯互通的方式視為構建開放生態的必然選擇。而在這個生態中,通過提供智能網關,華為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是提供網關開放平臺OSGI(開放服務網關協議),另一方面則面向設備商與開發者提供各類SDK以及開放智能外設API、安全防護API、存儲API等接口,然后導入全球運營商提供的運營服務(連接千萬家庭)。
簡單來說,在云的業務中,華為提供的是兩種服務方式,一是提供硬件基礎設施,也就是賣硬件產品,幫助運營商建立各種云。第二提供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等各類資源,運營商可以在上面開展自己的服務業務。曾小龍介紹,在OpenLife的整合下,進軍物聯網的傳統設備供應商無需改動硬件,只需要開發適配驅動,就可在兩周內集成。其中華為就連APP也要進行整合。設想一下,如果未來所有家具設備都接入了物聯網,而每一個應用都對應一個app的話,這比整體找遙控還麻煩。為此,華為提出了一個整合各種類型的手機app平臺,開發商甚至一個H5就能讓用戶操控智能家庭。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思科——在云戰略的發展上,思科的云服務建立于智能的網絡核心基礎設施之上,并針對云業務和服務的部署,提供包含數據中心、虛擬化等技術與產品的解決方案,同時也開發和推廣協作、視頻等應用,幫助運營商、企業及政府機構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云服務平臺,以實現更高效的公共服務水平。
1984年,思科創始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列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夫婦設計出的“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設備將彼此不兼容的計算機局域網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絡——這個聯網設備被認為是聯網時代真正到來的標志。那么在基礎設施的角度看,華為是否會成為下個時代聯通物聯網的企業呢?
推動運營商轉型,扼住物聯網通信的命脈
然而,比決戰思科更大的野心是,在推動智能網關的網絡云化開放中,華為一直謀求制定全球統一的5G通信標準以及物聯網產業的行業標準。目前,行業標準和生態的百花齊放,導致產業碎片化嚴重,這也是阻礙智慧家庭應用落地的一大因素。那么,一個主流的服務平臺互通無疑將加速生態收斂。但是,這需要運營商的配合。
由于在家庭網絡中占據主導地位,作為傳統的信息服務商,運營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是具有用戶體驗的E2E保障,運營商不但有面向用戶的能力,還有端管云資源,可以保證端到端的網絡體驗;其二是高覆蓋的線下資源,運營商、互聯網公司都擁有豐富的用戶資源,但面向物聯網這樣的新技術,銷售和服務支撐對線下資源的依賴度更大,運營商的優勢更加明顯。
不過華為輪值CEO郭平曾表示,5G到來之前,運營商需要轉型發展,網絡架構要隨之改變,業務模式也要多樣化。
確實,近年來全球運營商熱議NFV(網絡功能虛擬化)——一個在2012年由13家Top運營商發起的網絡演進技術,運營商希望借助該技術在軟硬件解耦、硬件通用化、資源虛擬化、管理云化的基礎上,讓電信網絡架構更開放敏捷,加快業務上線速度,加速業務創新,同時能提升運維效率降,降低運營成本。在這一環節中,華為提出,他們可以通過分層解耦、以DC為中心分級的部署來滿足NFV開放、開源的要求,幫助運營商構建開放的電信網絡,實現ICT轉型。
目前來說,國內沒有放開電信市場的自由競爭,假如華為有技術、有渠道、有資源,而政府打算準許民資進入通信行業的話,華為是第一個參與者。
往下以開放平臺接入底層智能設備和應用,往上以智能網關以及IoT通訊標準導入運營商,看似處于中間層的華為下的卻是一盤合縱連橫的大棋。不過,就算與運營商組成絕佳CP,目前即便是最激進的運營商,5G商用也要等到2020年,真正大規模部署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更不用說目前仍舊各自為營的物聯網行業標準建設。那么,華為所“押注”最后結果是否如愿以償,讓其引領5G標準,拿下話語與專利主導權地位,實現稱霸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