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普及,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據數據顯示,2016年物聯網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總額將會達到2350億美元,全球物聯網設備的總數預計為64億臺。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自然吸引各路廠商紛紛進入。
然而,為了占得市場先機,一些廠商通常只重視將產品快速地推向市場,而忽視了產品自身的安全性問題,給用戶帶來諸多隱患。在今年央視的3·15晚會中,智能攝像頭、智能POS機等產品就“上榜”。用戶家中的攝像頭被啟動用來偷拍、黑客破解POS機盜刷銀行卡……種種場景無不令用戶膽戰心驚。
僅僅是部分智能單品的互聯,安全問題就井噴式爆發,隨著物聯網未來的發展,這些問題造成的惡劣影響還會被無限放大。
警惕!黑客盯上物聯網了
任何產品只要和互聯網沾邊,就逃不掉被黑客攻擊的風險。
以聯網汽車為例,此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聯合發表安全聲明,指出隨著汽車聯網的電子元件愈來愈多,汽車被黑客控制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去年夏天,“吉普汽車被黑客成功破解”等消息占據各大報端。據外媒報道,在切諾基吉普汽車行駛過程中,兩名黑客在10英里以外用計算機侵入其Uconnect車聯網系統,順利操控其方向盤、油門、剎車以及空調、收音機、雨刷等,并成功將其帶到溝里。黑客正是利用了系統存在的網絡安全漏洞,通過互聯網對車輛進行遠程控制。慶幸的是這只是一個實驗。但是作為事件的主角,吉普還是免不了隱晦地“現身”315晚會,為車聯網安全做“代言”。
而對于智能家居來說,物聯網一旦被破解,黑客就可以遠程控制家里的智能設備,隨心所欲地控制玄關的智能大門,解除監控攝像頭的監視功能,甚至可以隨意控制室內的溫控。
業內人士說,黑客要想破解物聯網的確不是難事。因為智能設備的聯網功能對黑客來說是極其理想的入侵漏洞,他們并不需要了解這些設備的具體功能或操作方式,只需要進入IP地址,侵入系統,就能輕松操控。
萬物互聯時代,我們不僅是被害者
黑客的入侵是一方面,還有一個更加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是個人信息安全。
在21日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上,任賢齊自爆個人電腦遭到黑客入侵竊取資料,黑客還在盜取完資料后,用他的電子郵箱聯系銀行,要銀行把錢全部匯到另一個賬戶。
水過留痕,對于物聯網來說同樣適用。只要是使用了聯網的智能設備,用戶的個人數據肯定會被記錄。而被記錄就會面臨著被“偷”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收到一些垃圾短信、中介電話或推銷郵件,很大部分是因為我們注冊過的網站信息被泄露。萬物互聯后,不僅僅是住址、電話、姓名這些個人信息,運動數據、睡眠指數,甚至上廁所的頻率都有可能被“覬覦”,個人隱私的竊取也不僅僅限于通過電腦。
比如谷歌眼鏡就曾引起巨大爭議。作為可穿戴式智能顯示設備的代表,谷歌眼鏡是移動計算設備和眼鏡的結合體,能夠同時進行視頻拍攝和網上沖浪。但是令消費者擔憂的是,谷歌眼鏡配置的是前置攝像頭。那么問題來了,除了佩戴者以外,視線范圍內的所有人每時每刻都在被偷拍。此前更是有消費者透露,他曾戴著谷歌眼鏡走進公共浴室洗澡,并且完全沒有發覺。
或許物聯網時代,我們不僅是被害者,還會成為竊取別人隱私的“慣犯”而不自知。
結語:其實,不管是阻止黑客入侵還是避免個人信息隱私泄露,都是消費者鞭長莫及的事。但是工程師或開發者對物聯網的安全問題又似乎視若無睹。未來,如何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安全,應該是物聯網行業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