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歷程中,最大的進步標志便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提高生產效率,在目前這個時代,其意義尤其顯得重要。一是因為當前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甚至到了開始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地步,所以,再采用原來粗獷的消耗環境資源換取經濟資源的方式顯得日益的不可取。二是,隨著人類的進步,人類也希望從日常的工作任務中解放出來,需要有足夠的時間的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物聯網的改革若是從技術層面理解無非就是利用傳感器、通信網絡、云計算、算法編程、軟件應用等技術實現從內而外地改變經濟的形態,而若深一步考慮,物聯網便是對人類經濟活動效率一次質的提升,這樣便能滿足人類上述兩點深層次的需求。物聯網可以從以下兩點來提升效率。
1.數字化映射與增強現實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便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而數字化映射與增強現實便是物聯網技術的代表。數字化映射與增強現實能夠使操作者精準、實時地掌握機器的情況,操作者便可以根據這些數據預先地做出精確的指令,幫助企業更好地設計、制造、運行和維護產品,從而大大的節省了資源,提升了效率。例如在汽車的不同位置安裝傳感器,收集汽車運行參數,包括引擎溫度、燃油消耗等,將這些信息綜合到一起,企業就能根據這些信息對汽車進行實時的監控,有時即使公司無法判斷故障的根源,也可以根據長期積累的運行規律進行修理。
前不久,通用電氣和 PTC共同宣布一款“智慧工廠”的制造解決方案,該方案便充分利用了數字化映射,它將工程設計與制造設計相結合,能讓GE的工廠清晰地了解數據,并基于此做出重大抉擇,不僅可以延長機器的正常運行時間,還可提前預知維護需求。
2.重塑企業的內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要讓產品最終到達用戶手中,企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經營活動,這些活動大多數都在一套標準化的職能部門中運行。這些部門包括:研發、IT、生產制造、物流、營銷、售后服務、人力資源、采購等等。可以看到,這一條長長的價值鏈不僅降低了管理的效率,而且也無形之中增加產品的經營價值,這種經營價值最終也會讓消費者去買單。所以提升產品價值鏈上的管理效率也是物聯網時代企業所必須考慮的事情。
物聯網時代下誕生的智能互聯產品所具有的新功能將迫使公司的傳統部門架構轉型。這種轉型以產品研發為起點,輻射到整條價值鏈。隨著智能互聯產品的普及,傳統職能邊界正在發生變化,新的職能部門也會不斷的涌現。
比如產品的研發,智能互聯產品需要企業徹底重新思考產品設計。首先在最基本的層面,產品研發要從以機械設計為主轉變成真正夸學科的系統工程。智能互聯產品擁有復雜的系統,不但包含機械部件,還搭載軟件系統或者云端應用。這樣不同的職能部門便可以通過云端一起進行產品的研發,這便大大的提升了不同職能部門間的管理效率。
提升效率對經濟活動的意義
物聯網對經濟產業的影響整體來說不是對產業的縮小,而是對產業的擴大。單是“萬物互聯”下所需要的傳感器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這對傳感器行業的發展將是一次巨大的提升;此外,家電產品的使用痕跡也會產生重要的價值等,這些都是能擴展經濟產業。
提升生產效率與經濟產業價值對中國而言意義重大。近些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大為提高,所以眾多制造廠商紛紛實行“機器換人”的方法,雖一次性投入大,但是長久來看,會取得更多的經濟收益。或許有人會對機器換人后人類將會何去何從產生疑問。甚至會覺得有大批的人會因此失業。筆者覺得機器換人等提升生產效率的方式會導致大批人的失業是一個偽命題。
首先,一種價值體系的消失會被另一種價值體系所替代。
從人類的幾次工業革命來看,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是對原來的生產模式一種顛覆性的摧毀,但是也因此而創造出了新的產業機會。比如中蒸汽機使用之前,人類主要從事的經濟活動是手工作坊或者農業勞動,蒸汽機使用后大量的農民成為了工人,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的發展,又出現了大量的工程師、服務人員等等。機器人本質上是制造系統的自動化,以高品質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為目標。20年前,20萬千瓦的發電機運行可能需要1000人,而現在200萬千瓦也只需要200人,但并未發生電力行業大規模工人下崗的問題。同時,新崗位的創造也必須在舊崗位消失的基礎上產生。
其次,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對就業市場總體來說也是有正向的作用。
每當技術出現重大突破,對就業市場影響的討論就會甚囂塵上。但是,物聯網時代并不會削弱我們的需求,或減少就業人數。新的行業、新的服務以及新的職業將會不斷涌現,讓更多人實現它們的夢想。例如裝備了增強現實設備和智能電話的技術人員即便沒有接收大量的培訓,也可以完成復雜的修理工作。專家對技能水平較低的工作進行指導和培訓的難度也大大降低。想象一下,當家庭和花園配備了傳感器,能提供土壤、灌溉、植被狀態和問題區域等信息,景觀設計師的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最后,高效率的生產方式是人類進步的基本途徑。
將自己從生存的需求中解放出來,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去從事自己的興趣活動,這是驅動人類進步最強大的動力。低效率的生產方式極大的限制了個人的發展,以手工作坊為例,這種效率低下的生產方式就需要更多的勞動者工作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定的生產指標。而在使用蒸汽機后,完成同樣的生產指標則只需要很少的人力付出,生產效率的提升使人們能夠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便逐步演化為每周“五天八小時”的工作制度。隨著物聯網時代對經濟生產的效率進一步提升,個人的工作將會朝著輕量化與碎片化演變,人們的工作時間從每周的40個小時變成20個小時或者更少的時代將會來臨,這樣人類便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個性化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