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ARM在中國的年度技術論壇在最后一站深圳閉幕,而這一天正好是ARM這家公司成立25周年。
對許多消費者來說,他們對半導體知識產權提供商ARM非常陌生。不過根據ARM提供的數據,超過95%的智能手機采用的是基于他們公司架構的芯片,其中包括蘋果、三星、華為和小米手機。如今,當高通在全球不斷受到反壟斷調查時,為高通提供IP的ARM卻避開了監管者的視線,解釋著什么叫做“悶聲發大財”。
隨著中國等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手機廠商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ARM也不得不加快轉型。11月25日,在此次年度技術論壇的北京場,ARM處理器部門總經理詹姆斯·麥克尼文(James McNiven)對財新記者表示,接下來,ARM要重點投入物聯網領域,在商業模式上進行新的嘗試,并推廣自己的mbed操作系統。
“物聯網中,我們特別看重的是嵌入式的智能技術和應用,比如通過云來對這些智能設備產生的大數據進行管理和應用。”麥克尼文說。
不過,物聯網雖然潛力巨大,但其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從汽車到智能路燈,從家電到手表手環,各種應用情景的需求不盡相同。這都讓人懷疑,ARM能否像在手機市場一樣,繼續掌控著物聯網芯片架構市場。麥克尼文本人也在會場多次表示:“在物聯網領域,一種方法已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為了讓更多物聯網領域的開發者使用ARM的架構,10月15日,ARM宣布,設計人員可以免費使用自己入門級的處理器Cortex-M0的知識產權,進行產品的設計和樣品開發。在達到商業化量產階段,這些公司依舊得向ARM支付IP的授權費用。ARM希望,通過在開發階段讓利,能吸引更多的初創企業使用自己的平臺。
一位從事集成電路開發的公司高管對財新記者表示:“物聯網時代需要更多定制化的芯片,因此降低IP的使用門檻,可以增加市場份額。”
麥克尼文表示,他不愿透露一個月來申請使用這些IP的公司數量,但超過了他的預期。他表示,“未來會繼續使用這種策略”,開放其它處理器的IP。
ARM在物聯網的另一個重要布局是2014年10月推出的mbed操作系統,顯示ARM已不滿足于僅僅提供芯片架構,還想擁有物聯網領域的安卓的野心。麥克尼文對財新記者表示,之所以開發mbed,是希望在物聯網領域設立一個最基礎的標準和安全底線,為那些初創企業的開發者提供方便。
但這一策略正受到微軟和谷歌的挑戰。2015年,不僅微軟發布了Windows10的物聯網版本,谷歌也推出了物聯網操作系統Brillo。ARM在芯片架構領域長期的對手英特爾表示,在物聯網領域,英特爾將支持微軟和谷歌這兩種操作系統。
“將來到底是谷歌的還是微軟的系統,我們要讓市場和用戶體驗來告訴我們,我們的出發點是做兼容。”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在11月的中國零售業博覽會上對包括財新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
對此,麥克尼文表示,現階段,各個系統還是針對不同市場。微軟和谷歌的系統面對的是大型物聯網設備,而mbed主要針對的是小型內嵌式設備。
“我們并不認為微軟和谷歌跟我們是競爭對手的關系,因為有很多不同的物聯網設備,對軟件和硬件都有不同的要求。”麥克尼文說,“當然,我現在也不能說,未來這幾個操作系統絕對不會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