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嶄新的物聯網技術與古老的農業碰撞,會激蕩出怎樣的圖景?三夏時節,記者在我省多地了解到,物聯網正為農業插上信息化翅膀,讓農民種田開啟了“智慧新模式”。
“想了解墑情,不用下地挖土了,坐在家里看看手機就行。”6月17日,商水縣發達高產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衛遠說。
讓這一幕變為現實的,是合作社農田里出現的新玩意兒—作物生長遠程感知系統。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2012年開始在全省建設該系統,發達高產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田里設立了一處監控點。
據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鄭國清介紹,作物生長遠程感知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在農田里設置各種感知終端,裝配攝像頭,通過電腦手機即可實現對農田作物的遠程實時監控,提高了田間管理水平,讓農業變得更加精準高效,如今已在全省八九個縣設點。
在發達高產種植專業合作社農田的監控點,一個攝像頭可以監控約1000畝農田的情況,離得較近的農田,麥穗的大小也清晰可見。這些畫面,通過網絡,千百里外也能實時看到。感知系統還能監控農田里的溫度、濕度、墑情、作物長勢、病蟲害等。
杜衛遠告訴記者,有了這套系統,農民種田就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碰到疑難病害可以向省里的專家請教。“今年俺們合作社的小麥平均畝產約1200斤,又是一個豐收年。”
由省農技推廣站建設的“小麥苗情數字化遠程監控與診斷管理關鍵技術”項目,也是類似的農業物聯網技術。該項目在我省已經建成遠程監控站點25個,代表了全省不同的小麥類型區,可以實時監控溫度、濕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強度、降水量等,基本上達到苗情監測自動化、苗情動態可視化、麥田管理科學化,為足不出戶開展小麥苗情診斷與會商、小麥災害預警、預防與災后補救等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我省一些省轄市也在積極行動,其中鶴壁市建設了大田智慧物聯系統,做到了農田環境、苗情、災情的可視化、數字化,還能把預警信號、防范措施及時傳遞到農業生產第一線。記者在淇濱區種糧大戶唐全合的辦公室里看到,農田的土壤溫度、濕度等精確數據在電腦屏幕上清晰可見。有了及時監測和預報,一旦發現病蟲害,合作社機械化病蟲害防治專業隊就會立即行動。
物聯網與農業的結合,正在古老中原顯示其巨大魅力,進一步夯實了農業穩產增產的基礎。省農科院曾對作物生長遠程感知系統項目示范區小麥進行對比試驗,示范區平均比非示范區畝均增產小麥26公斤,節約化肥成本30元。
“在我省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中,物聯網技術將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也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省農技推廣總站站長鄭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