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個性辭職信意外走紅網絡,很多人對這封辭職信里表現出的恣意生活的態度表示羨慕,然而有此想法,卻無此膽量。在這個物欲橫飛的時代,我們每天按部就班的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將房子、車子、孩子作為奮斗目標,過著看似還算靠譜的日子。
如果您以為小編要寫一篇心靈雞湯的文章那么就此打住吧,小編也是個按部就班的俗人,還有水費電費煤氣費一籮筐在呼喚著,想干什么基本靠YY。參加了昨天的北京農博會,小編也跟著潮流,肆意了一把。
每天清晨都會被窗外清脆的麻雀聲叫醒,太陽暖洋洋的照在屁股上,我不敢賴床,咕嚕一下從床上爬起來,因為今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
一邊刷牙,一邊看了看設備實時采集到的作物溫室內溫度、土壤溫度、CO2濃度、濕度信號以及光照、葉面濕度、露點溫度等環境參數,一切正常。
早飯時間,手機震動,app收到了地瓜需要打藥的通知提醒,本來就約摸著差不多就這幾天該打藥了,果不其然。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澆水灌溉、施肥、打藥,農民依靠人工估摸,全憑經驗和感覺來完成。而物聯網時代,諸如瓜果蔬菜的澆水時間,施肥、打藥,怎樣保持精確的濃度,如何實行按需供給等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長周期曾被“模糊”處理的問題,都有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實時定量“精確”把關。隨時進行處理,為設施農業綜合生態信息自動監測、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飯罷,我走到電腦前,“啪啪”按了幾個按鍵,解決地瓜害蟲需要打藥的問題的是無人機。我走到田間,無人機正在按照設置好的路線作業,當無人機在飛過田間,能迅速拍攝到害蟲,也能看出作物是否生病。無人機搭載特殊的光譜分析儀,它能于茫茫田野“捕捉”到病變的農作物,另外,還能攜帶藥物對患病植株進行一對一精細治療。通過無人機,我可以及時了解、跟蹤每塊農田的土壤狀況和作物長勢,精準地發現問題,并采取應對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從而達到收益最大化。
無人機作業完畢后歸位,并將作業數據反饋發送到我的手持終端,我沿著麥田走了一圈,檢查了一下勞動成果,很是滿意,它沒有偷工減料,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午休過后,我又用同樣的方式,完成了對其他作物的施肥、灌溉、監測等工作,將它們的實時數據保存好,以便及時制定調整方案。
您或許會驚訝于我的工作效率,其實那沒有什么,全是物聯網的功勞。
與傳統方式相比,農業物聯網為農田信息獲取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它是通過射頻識別、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將傳感節點布設于農田等目標區域,網絡節點大量實時、精確地采集溫度、濕度、光照、氣體濃度等環境信息,這些信息在數據匯聚節點匯集,網絡對匯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幫助生產者有針對地投放農業生產資料等,從而更好地實現耕地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農業現代化精準管理,推進農業生產的高效管理、提升農業生產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