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醫療熱得發燙的同時,“患者找不到醫生,健康缺乏專人管理”的行業“痛點”卻仍難消除。此時,一種將醫院、病人、醫療設備相整合的新醫療模式—物聯網醫學應時而生。
隨著 Watch的發布,移動醫療再一次進入瘋狂布局時代。然而,在行業熱得發燙的同時,“患者找不到醫生,健康缺乏專人管理”的行業“痛點”卻仍難消除。
此時,一種將醫院、病人、醫療設備相整合的新醫療模式—物聯網醫學應時而生。不久的將來,病人只需在家佩戴好儀器,打開開關將檢測數據傳送到“云端”,醫生只要有網絡以及手機、電腦等設備,即使相隔萬里,也可實時診斷。
不過,物聯網醫學目前仍處于實驗階段,能夠處理的病例也只有睡眠呼吸暫停以及肺功能在線診斷兩方面。但在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看來,物聯網醫學將比移動醫療更具發展前途,除了能解決分級診療問題外,也將給臨床藥物研究打開一扇窗。
外圍徘徊的移動醫療
2014年被稱作“移動醫療元年”,各種App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手機屏幕上,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也紛紛涌入這一領域。然而,移動醫療遠非字面意義上“通過移動設備提供醫療服務”這么簡單。
在日前召開的2015(第二屆)移動醫療健康峰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許利群表示,國內目前炒得很熱的移動醫療,往往忽略了在健康照護、臨床流程實施等應用場景中對數據有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考量,其服務的有效性有待證明。
“移動醫療服務需要開展更多的隨機對照試驗,來證明它的及時性、有效性以及對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價值提議等。”許利群說。
另外,移動醫療的最大優勢在于圍繞人的全生命周期進行健康管理,但是目前許多移動醫療工具的實際使用情況并不理想。
智能設備制造商、熙康阿爾卑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竇元珠對記者坦言,目前,移動醫療應用設備大多存在用戶黏性缺乏、健康服務跟進欠缺、過度追求時尚帶來的操作性下降、數據傳輸管理不便以及測量數據可信度低等問題。
最為關鍵的是,醫生是醫療的核心,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如果沒有一批活躍的醫生,都是紙上談兵,而醫生短缺恰恰也是制約移動醫療發展的“瓶頸”。
白春學稱,目前活躍在網上的醫生,主要是社區醫生或者住院醫生,大醫院的高年資專家寥若晨星,難以滿足網民需求。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生物學研究室主任陳彪此前也表示,目前,眾多移動醫療App的主要功能仍是基于方便和大數據收集,尚未建立“醫生—患者”關系。
“患者希望找到的醫生資源是有限的,而沒有醫生的參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醫療,不是你有一個iPhone或iPad,我就可以當你的醫生。”陳彪坦言,移動醫療始終徘徊在醫療服務的外圍,真正的行業痛點在于有病的患者找不到醫生,大眾的健康缺乏專人管理。
物聯網醫學成趨勢
在大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移動醫療目的不是讓醫生在移動平臺上看病,而是要結合在線的動態病情監測和遠程及時管理,為患者提供咨詢指導服務,解決看病難的問題。而將物聯網的概念整合到醫學上,聯合無線傳感器、信息技術和現有的動態網絡設施,實現遠距離的醫院、病人和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將最終實現對居家病人的全天候檢查和診斷。
當前,各大醫院都在積極啟動分級診療,白春學認為移動醫療并不能解決這一問題,“醫療必須有感知和智能處理,病人通過手機告訴醫生自己的感覺,醫生根據所提問題進行答復,這僅僅是感受而并非感知”。
相比而言,物聯網醫學包括全面感知、可靠存儲、智能處理三級聯動的醫療工作,從而讓病人在家建立家庭病房,不用外出住院。
所謂“感”就是數據采集和信息獲得,比如,連續監測高血壓患者的人體特征參數、周邊環境信息、感知設備和人員情況等;“知”就是指數據分析,如監測高血壓患者連續的血壓值之后,計算機會自動分析出他的血壓狀況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就會生成警報信號,通知醫生知曉情況,調整用藥,加以處理。
因此,在白春學看來,把物聯網醫學的手段應用在臨床研究上會比移動醫療更有前途。
除了可以解決小醫院資源差和社區醫生經驗少的問題,應用到藥物研究中還可以做到臨床研究人員所夢想的真實世界研究。
特別是對于慢性肺炎、哮喘、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慢性病患者,經過初診確定之后就進入了管理階段,反復復診耗時耗力。而通過物聯網,醫生與病人簡短交流,再加上通過無線傳輸的病人資料和身體指標,就可以遠程看病、居家治療。
日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在國內率先推出物聯網醫學“3+2”肺癌早期診斷法,病人只要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將病情、病歷等發給呼吸科“肺結節專病門診”醫生,同時上傳CT片、腫瘤標志物、肺功能信息,醫生則在電腦前分析鑒別并及早發現早期肺癌,那些可疑的小結節都將處于醫生的嚴密監測中。
實踐仍存障礙
不過,就目前來看,物聯網醫學從神話變為現實,還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
首當其沖的就是技術問題。例如,肺功能無線傳感器等設備至今還不成熟;另外,傳感器的研發也是問題,在國內要找到與醫院一同研發的高水平的企業相對比較困難。
其次,物聯網醫學可能會增加醫生的看診負擔。不過,目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已經聯合國內多家醫院建立物聯網醫學中心。白春學說:“如果發展得好,門診量降低,那么醫生自然也能空出時間來。英國應用這一技術后,社區門診量減少了40%,這些數據很能說明問題。從長遠來看,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模式,是對傳統醫療模式的顛覆。”
不過,竇元珠則覺得,醫療行業傳統上是F2F(面對面)的商業模式,互聯網的O2O(線上到線下)模式難以簡單照搬,宣稱對傳統醫療的顛覆是為時過早和過于膽大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物聯網醫學與移動醫療一樣,發展前景毫無懸念,但仍需耐心等待3~5年。
對于物聯網醫學的發展,白春學也提出了當前亟須開展的五大行動:聯合其他行業、制定國家標準、培訓綜合人才、開展質量控制、嚴謹科學推廣。另外,物聯網醫學的未來,也不僅僅停留在睡眠以及呼吸道方面,心臟專科、糖尿病、高血壓、骨科等,將來都可以應用物聯網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