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一:從車載信息系統構筑車聯網生態
雖然谷歌、蘋果都擁有將智能手機與車載信息系統進行連接的能力,但這種能力的核心仍然是智能手機,并不是車載信息系統。因此,只有建立適用于車載環境的操作系統,才能真正讓谷歌、蘋果們的服務成為汽車的一部分。
可能有些疑惑,現在不是已經有眾多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車機設備了嗎?但實際上,這些設備搭載的Android操作系統都是針對智能手機的,而且經過了深度定制,使之能夠適應車載環境下的復雜要求,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預測二:車載交互系統硬件將得到提升
相較于智能手機而言,車載交互系統的硬件配置水平似乎還停留在功能手機時代。一方面,目前的車載交互系統提供的功能并不需要特別復雜的計算;另一方面,車載交互系統目前只在中高檔車型配置,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普及,因此汽車廠商沒有足夠動力推動硬件的升級。
當用戶已經習慣了智能手機的操作感受,自然會抱怨車載交互系統的落后,這將促使汽車廠商注重硬件配置的升級。除此之外,以特斯拉為代表推動的大屏幕潮流,以及車載操作系統的更新完善也將助推硬件配置的變革
預測三:汽車保險或將迎來變革
2014年,中國保監會向各財險公司發布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征求意見稿,或將以車型定價為基礎,通過費率和條款的相互配合,讓市場主體有更多的選擇權。這被認為是為國內推廣車聯網保險業態提供了政策支持。
現在,凱立德、騰訊路寶都已經具備車聯網的技術,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與保險公司合作,打通數據共享的渠道:保險公司獲得車主的駕駛行為數據,識別車主的質量等級,提供不同的保費優惠;凱立德、騰訊路寶則借助保險公司使自己的產品進入更多的汽車,擴大用戶群體。
預測四:建立更精確的駕駛地圖
國內,李德毅院士認為當前的互聯網地圖并不適用于無人駕駛汽車,與他所倡導的駕駛地圖相比,前者就是小兒科。駕駛地圖可以理解為精細道路地圖,目前在國內仍然是空白,這也成為我國實現智能駕駛的瓶頸之一。
國外,諾基亞HERE地圖部門首席設計師彼得·斯基爾曼(Peter Skillma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地圖必須要做到讓人放心,因此地圖的精度必須要達到厘米級;同時還需要實時的,能夠將即時發生的交通事故、道路管制等方面的信息及時反饋給無人駕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