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思考未來的物聯網生活將會是怎樣一個情景,的確,隨著萬物互聯理念的不斷深入,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技術和對象加入到物聯網的隊伍當中來,數以萬計不同設備都在相互連接,用戶數據也正在以每日成指數倍的增長速度遞增。
回到與我們個人用戶有關的一些日常物品,健身設備、電冰箱、智能恒溫器、微芯片路燈等等設備所產生的數據都將會被儲存在云端,這些大數據也將會給很多科研應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說到芯片,大到服務器機柜設備,小到一個手機,其中最主要的工作部件應該就是芯片了。現在,在許多復雜的處理器、設備上添加一個RFID的芯片就可以讓數據自動上傳,芯片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從芯片的發展,再到硬件設備的性能提升,這一系列改變究竟能給用戶的物聯網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現在國外路邊的一些路燈里面都裝有芯片,有了這些芯片,再將它們與后端的服務器分析設備進行連接,這些連接所組成的計算網絡就組建起來了,它們可以把每個路燈的實時監測數據進行回傳,這樣一來,如果某一個路燈壞掉了,后臺管理員就會很快發現,每個燈泡能用多久也會統計,甚至還可以根據有人沒人進行自動節能。
曾經有業內專家表示,如果每個停車位都裝有一個單片機,那么用戶就可以知道是否有空車位,究竟有多少個空車位,如果每個碼頭都用一個單片機,漁夫就知道哪里可以停靠。確實,這些需求并非噱頭,對于普通用戶而言確實存在這樣的困擾,這對于企業來說其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商機。
Google公司的高管Vint Cerf曾經表示“希望傳感器網絡廣泛應用在家中,這些用兩節AA電池的傳感器壽命可持續一年以上,體積不大卻可以監控溫度、濕度、光線等數據”。
小小的傳感器組成了一個個計算節點,而后這些巨大的節點數量將會組成一個網絡,將信息通過這樣一個網絡進行相互之間的傳輸,這不僅對于個人用戶來說更加智能化,對于企業用戶來說也變得更加易于管理了。
數據保證了“有效性”
我們前文說了基于物聯網芯片技術來解決用戶數據需求的問題,對于數據上傳的這類想法其實是很不錯的,但是熟悉云計算服務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當這些大量數據上傳完畢之后,數據的有效性我們該怎樣保證。
上述問題的最直接解決辦法就需要大數據的邏輯算法了,現在也有很多企業開始在利用大數據的邏輯算法進行企業運營和服務,所以說關鍵看我們如何利用大數據的邏輯算法來支配芯片等硬件設備進行工作,數據,不單只有大數據,其實很多小數據也值得用戶去關注。
數據的高效應用
物聯網的價值在于你可以處理大量數據并得出結論,而且越快越有效。比如家里的冰箱,如果冰箱里的每個東西都有一個RFID芯片,比如你在辦公室的時候看到一個菜譜,你就知道該買些什么材料今晚才能吃上菜譜里的東西。
或者你買面的時候手機會收到一條短信告訴你應該再買點番茄醬。放眼國外的IT界,日本人則更恐怖,生病的時候還會把近期的菜譜也上傳給醫生。一個溫度計的數據可以用在許多地方,比如在家里可以感應是不是有盜賊進來,在酒窖里面如果氣溫波動,你可以提醒管道工應該降溫或者升溫了。
將芯片和標簽進行連接作為一項新技術,可以改變一個產品、一個體驗,但必須是有選擇的,比如恒溫器的應用,用戶就不需要把手機上的連接都復制過來,那樣浪費時間的同時也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說基于芯片應用技術的物聯網項目還是要根據用戶實際需求出發。
小編寄語:對于數據本身來說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是看用戶怎樣去利用,物聯網近些年在生活環境以及安全方面正在逐漸變得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對于用戶而言,保證了智能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怎樣保證個人隱私數據的安全,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