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表接電話;用襪子檢測腳部著地模式從而改善跑步技巧;用生物傳感反饋技術和活動追蹤器幫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這些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東西在今天已為現實。在WEST: Wearable 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Toronto(加拿大第一個可穿戴設備展)上,我看到了可穿戴設備已經開始引起轟動。
大型體育聯盟的球探現在可以檢測他們看中的運動員的重要數據,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隱藏起來的東西,比起單靠外觀和直覺,在選取球員上做出更好的決定。私人教練可以看到實時的客戶鍛煉數據,從而提出更適合客戶的鍛煉方式,提高客戶的鍛煉質量。我甚至體驗過一冥想頭帶,它可以追蹤腦電波,并將其顯示在手機應用上,幫助用戶減緩大腦活動放松下來。
可穿戴設備真是什么都能干:有幫你運動的,讓你保持連接,在一天結束的時候,還能幫你放松。雖然在WEST展示的解決方案(很多產品今天都能買到)讓我感到嘆服,但這個展覽會留給我更多的是疑問。
一方面,可穿戴設備所采用的技術并非是全新的。其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一個電腦向另一個對話,就像我們舊式的點對點網絡環境。因此,除卻其非常酷的外表,可穿戴設備真的很“新穎”嗎?另一方面,這些新設備旨在通過監測我們的活動和營養情況幫助我們改善健康,幫助我們隨時隨地保持連接(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連接嗎?),甚至可以通過應用提高安全系數,幫助父母監測孩子的位置,或者檢測體弱者和老人的實時健康情況。
我想如果這些可穿戴設備想要成功,需要超越信息追蹤,解讀數據,向用戶提供更有意義的意見或者指導。除了我走過的步數,我還想從計步器知道更多,例如如何在我固定的案頭工作過程中加入活動,或者建議更多適合我的放松及冥想方式,而不是一個只追蹤腦電波模式但不告訴我應該如何做出我所需的改變。
我非常清楚地看到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是連接在一起的。關鍵是把可穿戴設備的大數據轉化成我們可以真正利用的東西。我不想要一份告訴我我沒活動的報告,我已經知道我的工作讓我久坐不動。我想要一些個性化的、具體的意見,而且是我當下就可以用到的。
但就像其他收集信息的設備,我也質疑隱私問題以及誰擁有這些數據。例如,如果一個生物傳感器可以追蹤我的心率,而且檢測到異常情況或者心臟病,那么這些信息是屬于我的還是可以讓設備讀取數據的應用開發商呢?這些信息又能否安全保密?
在普華永道的調查中,有超過500名受訪者對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感到非常興奮,而美國有20%的成年人已經有一個可穿戴設備。但是,受訪的成年人有1/3在一年后就不再使用這些設備了。
現在許多人都把可穿戴設備看作節日禮物。阻礙可穿戴設備為更多人所采納的因素有價格、隱私、安全以及缺乏真正有用的意見,還有信息不一致。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學或許能幫忙解決部分問題,但我不清楚我們是否已經走到那一步。
我還沒提及工作場所的可穿戴設備。正如我之前所說,新興的可穿戴設備想要成為主流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回答。
你怎么看呢?可穿戴設備是時尚配件還是實用必需品?誰應該擁有這些設備的追蹤數據?在使用可穿戴設備時,你擔心隱私或者安全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