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華為先后簽下了兩大國有車企。
11月10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雙方的跨界合作揭開了序幕。而在此前的10月17日,華為剛剛成為了東風汽車在信息化建設及未來車聯網乃至智能汽車領域的戰略合作伙伴。
據長安汽車相關人士透露,此番與華為的戰略合作主要有兩大部分:一是借助華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身份和資源經驗,實現海外業務拓展的信息一體化;二是在車聯網和智能汽車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這與華為和東風的合作領域十分類似。顯然,華為正利用自身在通訊技術領域的軟硬件實力,以為車企提供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支持為敲門磚,奮力撬動幾乎已成為所有IT企業戰略布局要點的車聯網和智能汽車。
華為的汽車籌謀
事實上,華為在車聯網領域一直有所投入,從2011年開始其大幅增加了在這一領域的投資。
2013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移動世界大會上,華為還發布了前裝車載移動熱點、汽車在線診斷系統以及符合車規標準的3G、4G通信模塊。
盡管在汽車的底層控制方面,華為還較為薄弱,但與東風、長安等旗下產品眾多的國有大型車企合作,將有助于其進行相關的技術積累。
在與東風合作簽約時,華為方面曾表態稱不會自己造汽車,自己只是扮演一個平臺搭建者的角色。據華為相關人士透露,華為希望成為車聯網模塊第一的領軍企業,并在這一領域做到50-60億元的規模。
根據與長安汽車簽署的協議,在車聯網和智能汽車領域,雙方還將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在車聯網平臺、車載通信設備、車機、多屏互動、移動終端、芯片、系統應用及商業模式等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不過,試圖布局汽車的IT公司不止華為一家。此前,阿里巴巴已與上汽簽署了互聯網汽車的戰略合作協議,樂視也聯手北汽進軍新能源汽車。
除車企、IT公司以外,網絡和通信運營商、內容和服務提供商也都試圖在這一新興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
目前,東風與華為已完成了首款智能車機系統的研發工作,并已經將其搭載到了東風風神AX7上。而華為與長安的合作成果,還有待于進一步揭秘。
長安布局未來
“工業4.0時代很快就會到來,這是全球制造業下一步的方向。”長安汽車黨委書記、副總裁朱華榮表示。
顯然,長安與華為的此番合作,正是著眼于布局未來的考慮。這也是長安汽車主動適應當前的發展趨勢,構建信息化體系,打造智能汽車重要舉措。
在目前國內自主車企中,長安是少數發展勢頭向好的品牌之一。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累計實現產銷量分別為190.7萬輛和19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08%和24.15%,總體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其中,在自主品牌板塊,長安9月份單月銷量達7.73萬輛,同比增長27.51%,逸動、CS35、CS75等車型持續熱銷。
這與長安自2003年就開始以全球化思維和視野構筑全球研發體系有關。目前,長安已在重慶、上海、北京、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諾丁漢和美國底特律等地設立了研發機構,同時發力南美、俄羅斯、伊朗等海外市場。
在海外戰略全面鋪開的同時,如何構筑全球一體化過程中的信息一體化成為長安汽車新的考驗。
華為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1/3的人口,與華為的合作,能為長安汽車眾多海外分支機構提供國際廣域網鏈路租用方案、網絡及安全設備、設備運輸、設備維修保養、咨詢服務、現場技術支持等服務。
不過,長安汽車的著眼點遠遠不止構筑有效的信息通道一點。在互聯網勢力的沖擊下,長安汽車已明顯感受到傳統的管理和營銷模式正受到全球信息化的沖擊。
根據協議,雙方在信息化建設以及信息化規劃咨詢領域展開合作,促進長安汽車全面迎合大數據時代的變革。根據協議,雙方還將在車聯網、智能汽車、國際化業務拓展、流程信息化、信息化建設等領域協同創新。
朱華榮表示,中國的制造業要迎頭趕上,必須放棄孤島式的想法,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維進行戰略性布局,為變革做好準備。
“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這些技術都會用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當中,它們協同作戰將全面顛覆傳統的制造業的思維方式。而長安汽車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積極與華為展開戰略合作。”朱華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