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物聯網時代,隨著物聯網的深入應用,企業對物聯網越來越青睞,然而,我國物聯網的普及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喜歡貪便宜,這一點都不假!我曾經參與了好幾個物聯網應用方案。前期準備、調研、規劃、方案都做得不錯。DEMO演示也十分成功。可是最后一核算應用成本老板就不干了。
最簡單的例子:某服裝企業打算在所有服裝上應用RFID電子標簽。初步估算他每年要生產2000W件衣服,全國100個門店。每個衣服一個標簽,一個標簽的成本1.5元。這樣光衣服上標簽的成本就3000W了。然后每個門店配一套RFID讀寫設備和軟件加上維護費用每個門店每年大概需要5W左右。一次讓老板拿出3500W來建設這套系統基本上太難了。
如果他只是部分建設這個系統又完全看不到整個系統能帶來的效益,所以只能作罷。
在物聯網技術推廣的初期電子標簽貴,讀寫設備貴,所以很難形成大規模的應用。而由于沒有大規模的應用,電子標簽和讀寫器的成本就很難降下來。這樣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企業無法直接看到應用物聯網能帶來的價值
物聯網應用的最終目的是提供所有相關物品的信息使其能無縫進入企業的IT系統,為企業重要決策提供依據。說白了就是一堆數據,數據的價值在短時間內很難看體現出來。所以企業老板在看不到很明確價值的時候就不愿意冒險。大家都希望能看到同行業的其他企業能首先用起來。看到他們的應用價值時采取追趕措施。只有少數有遠見的企業能夠先應用物聯網技術。難道這些老板忘了快遞行業順豐是怎么成為龍頭老大的?后期的追趕者永遠都會慢半拍。
技術難題
我國一直缺乏物聯網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先進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完全依賴國外技術。中國的RFID產業雖然參與企業眾多,但是一片混亂,技術標準不完善。同時對RFID應用影響最大的金屬環境或其他干擾仍然沒有徹底解決。即使有辦法解決成本代價也太高。
普通RFID標簽和抗金屬RFID標簽的價格相差數十倍。
產業鏈不完善
物聯網的產業化需要芯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集成商、移動運營商等的通力配合。產業鏈的合作需要兼顧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聯網普及仍相當漫長。普通廠商可以解決感知層和應用層的難題,但網絡傳輸層永遠受制于移動運營商。
政府協作
物聯網應用往往是跨行業、跨區域的,但這些行業和地域所屬政府職能部門不一樣,如何加強各部門的協調、互動、合作,如何打破行業、地區、部門之間的壁壘,促進資源共享是一個大難題。好在目前國家一直在大力推進物聯網建設。
D1Net評論:
阻礙物聯網普及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成本、產業鏈和政府政策等,總之一句話:物聯網在中國的應用普及任重而道遠,革命剛剛開始,同志需加倍努力。但是,只要努力,物聯網終將走向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