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雖還處于襁褓階段,但已經脫胎于概念。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多款與互聯網相連的設備,從家庭自動裝置到可穿戴健身追蹤器,并有加快發展步伐的節奏。
據市場研究機構Evans Data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有17%的的軟件研發者已經致力于開發物聯網項目。另外還有23%的軟件研發者正計劃在未來六個月開始其物聯網項目。至于最受青睞的設備,安全監控產品、聯網汽車、環境感應器、智能電燈以及其他辦公自動工具都在此列。
此外,全球大型科技企業已經為吸引研發人員開發其聯網設備平臺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畢竟,物聯網平臺爭奪戰的贏家將定義計算機設備的未來,而落敗的一方則被無情地拋棄到電子設備的回收站中。與此同時,這一平臺對于研發者的重大意義并不亞于設備生產商。由于沒有一款產品能兼容所有標準,也沒有一款應用適合于所有平臺,因為研發者必須做出戰略選擇,避開失敗者,為潛在贏家寫代碼。
例如,谷歌(微博)就希望將其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影響力擴展至其他聯網設備。上月,谷歌宣布發布針對可穿戴設備的平臺Android Wear。目前,該平臺已經被LG、摩托羅拉以及三星所采用。不過,其他的平臺也在興起,例如智能手表Pebble。此外,聯想與智能眼鏡公司Vuzix 在本周發布了其自主智能眼鏡,與谷歌的Google Glass相抗衡。
雖然三星的智能手表也使用谷歌的Android系統,但是其正在推廣自主的開源操作系統Tizen,爭取應用到可穿戴設備以及其他產品上。與此同時,蘋果也在緩慢進入這一領域,目前已經推出iBeacon和HealthKit,而目前市面上還傳言其正在生產智能手表。
雖然競爭總體而言對消費者有利,但平臺的競爭將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因為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必須考慮要與其已經擁有的設備所兼容。此外,用戶還得考慮哪個平臺更具前瞻性,更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
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幾年,物聯網領域將是活力與挫折并存的時代。至少對于研發人員而言,平臺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