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智能化色彩。但是,物聯網相關技術卻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帶來了眾多安全隱患。智能家居系統成了黑客娛樂與嬉戲的樂園,可穿戴設備成為了竊賊的新鮮目標。
一直以來安全業界不斷有專家爆料,黑客已將目光聚焦在物聯網領域,智能家居、車聯網、可穿戴設備等都將成為他們未來的新玩具。除此之外,一些不法分子將目光聚焦在沒有安全意識的兒童身上。這種情況的出現,迫使很多家長選擇較為穩妥的形式保障自家孩童安全,智能兒童手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所誕生的安全產品。
從該產品名稱不難斷出這是專為兒童所設計的智能手環,通過藍牙、Wi-Fi和移動網絡等技術與智能終端相聯接。在一定時間內可對被監控目標進行信息跟蹤,讓家長時刻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是否在安全區域內活動。它的出現能否真的杜絕拐騙兒童現象?相信做過認真思考的家長,都不會贊同這種觀點。
如果僅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待這款產品,只能說它為廣大家庭帶來了心理安慰。尤其是年齡偏長的老人而言,他(她)們大多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是電腦。當智能兒童手環佩戴在孩子身上后,老人無法發揮其該有的功能和價值。作為常年在外為生計奔波的父母來講,這款產品成為雞肋的象征。
回歸到技術層面看問題后大家不難發現,當今眾多智能手環、可穿戴設備等同類產品均采用藍牙(3.0或4.0版本)、GPS定位、移動網絡或Wi-Fi等技術作為支撐。個別產品會加入個性化功能,比如定時提醒、危險報警等。或許這些通信技術及相應功能給人帶來誘惑力,只是投入到實踐中真能起到它該有的作用嗎?
在該類產品實際應用中,相信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是孩子將手環摘下來與小朋友進行分享、炫耀。這使得本該處于監控狀態下的兒童脫離保護范圍,甚至讓被監控目標發生改變。在遇到此類突發事件時,家長只能感到無奈。
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后,大家同樣會發現諸多隱患存在。比如當前所在區域沒有移動網絡,這會造成智能終端與智能手環出現斷連狀態。甚至可能因為活動范圍過于巨大,出現信息傳送延遲或脫離監控范圍區域等情況發生。面對這種困境,作為家長的你是否還會認為智能兒童手環像宣傳那般神奇嗎?
可能有不少人都不贊同這一觀點,那就讓我們以北京地鐵為例。1號、2號、4號、5號、6號、八通、9號、10號、13號和15號線,這些都是目前北京正在運行中的地鐵線路。在如此眾多的地鐵線路中,有很多上班族都能深刻體會到乘坐時的痛苦。其中5號線宋家莊至惠新西街北口站,10號線海淀黃莊至角門西站東線段,15號線新國展至順義站都是無信號覆蓋段,如果在這些路線行進時發生兒童丟失情況,智能兒童手環根本無法發揮自身特性。
任何科技產物都會帶來便捷,但不能因為便捷就忽略其弊端。作為專為兒童設計的智能手環產品有好的表現,同樣也有它自身不足之處。作為家長不要完全依靠外力的幫助來實現兒童安全策略,更多的還是應從實際出發,根據當前所在場景進行兒童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