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汽車行業發展的“標簽”,車聯網的建設和發展在2014年進入了全面爆發期。隨著消費者對車聯網的認知逐漸深入和提升,用戶規模悄然增長,行業內無論是整車廠商、零部件企業、還是互聯網通信、科技企業等都在加快相關業務上開疆拓土的腳步,意圖確定在車聯網領域內的主導地位。
近日,一些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具有多重相關優勢,汽車企業或在這場“亂戰”中脫穎而出,成為主導車聯網技術未來發展的主力軍。
據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表示,車聯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整車廠正在開發的車機,車機上具備聯網的功能,可以打電話、通信、下載實時路況,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娛樂;第二代的車聯網是基于很多部門或者企業發現了車“聯網”后可能會帶來價值,比如說保險公司可以通過OBD采集數據,便出現了保險車聯網等;第三代車聯網是目前大家開始普遍推動的,就是把第二代車聯網所有垂直的東西整合起來變成一個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開發自己的價值;第四個階段的車聯網是現在大家正在開發和關注的,把汽車和交通兩個問題結合起來,達到大幅度提高交通安全,更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運輸效率,減少排放和污染等目的。
國內某券商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給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未來的汽車將不再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而是真正實現人車交互的功能———除了能在車里通過上網聽音樂,或者通過導航查詢餐廳和加油站的位置,甚至還能全自動駕駛或泊車。試想有一天人們坐進車里面,只需要點擊想要去的地點,然后汽車能自動開到那個地方,在行進過程中,人們只需要在車里坐著上網聽音樂或看電影即可,這種全新的“駕駛”模式,只要通過車聯網,就可能實現。
目前包括汽車廠商、互聯網公司、電信運營商和通信設備商在內的眾多企業都開始紛紛研發相關產品,一向引領行業動向的谷歌、蘋果更是不惜血本,前者推出開放汽車聯盟,后者公布CarPlay,大有火拼之勢。
“這場汽車儀表盤上的戰爭和2008年智能手機市場的戰爭有點像。”一位業內專家表示,早期蘋果和谷歌爭奪智能手機市場時也頗有一種“不死不休”的感覺,最終用戶體驗也因此在短短幾年內有了質的提升。
除了科技型企業外,包括寶馬、奔馳、沃爾沃在內的很多汽車企業,都把車聯網看成了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目前的狀況是,互聯網企業談未來 , 而 汽車企業更注重實踐。”一位專家表示,更懂得互聯網的科技公司希望能有一個開放的系統,就像現在智能手機都是用安卓系統一樣,先把市場做大,而上述提到的谷歌聯盟和CarPlay系統正是走的這條路線。
而汽車企業則恰恰相反,一些車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更希望以自己的步調來開發車聯網相關技術。首先是汽車開發的周期要比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周期長得多,雙方很難達成同步,其次是比起科技創新,汽車企業更注重車聯網技術對駕駛安全的影響,因此他們更希望能夠自己開發相關技術,這樣更能保證可靠性。
多位專家也認為,雖然財大氣粗的科技企業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但是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目前尚無心也無力撼動車企在這場革命中的主導權。
中汽協一位專家表示,汽車行業和互聯網以前顛覆過的傳統手機行業或者其他電子產品行業不同,因為電子類消費品的核心價值是基于用戶體驗操作系統而實現的,這使軟硬件設計必須息息相關。但是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其核心價值則是駕駛感是否舒適和安全,對這個核心價值的影響并非信息系統,而是最基礎的設計和制造技術,這是科技公司很難依靠軟件的優勢提升用戶體驗的。因此,車聯網的技術只能是由傳統汽車廠商,尤其是現在的汽車業巨頭來主導,畢竟汽車不比手機,科技公司不可能心血來潮后自己建設一條生產線來造汽車。
也有專家認為,真正的車聯網應該是開放性的,應該是通信商、IT商以及整車企業共同參與研發。在此過程中,三方的信息都應該彼此開放,比如汽車制造商的IT技術和汽車本身的電子技術就應該融為一體,從源頭上對整個系統投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