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物聯網應用 → 正文

增產兩成,安徽享受物聯網農業好處

責任編輯:editor009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4-08 12:08:10 本文摘自:鳳凰網

20個縣大田生產物聯網試驗進展順利,全省111家農業企業“觸網”

田野里分布著十幾種傳感器,它們收集到數據會實時傳遞到云端服務器上,經過數據專家分析,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在網頁上。農民在家中電腦前甚至手機上實時了解到小麥、水稻的生長信息,并輕點鼠標實現翻地、播種、除蟲、灌溉和收獲。這種如同“開心農場”一般的農業生產方式,已在我省一些地方成為現實。

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建設以農業物聯網和精準裝備為重點的農業全程信息化和機械化技術體系。

2012年開始,我省被列入國家物聯網試驗區,重點進行大田生產物聯網實驗。“目前,我省初步建成了集省農業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大田生產物聯網省級平臺框架,框架包括農作物‘四情’監測系統、大田生產智能決策系統、農機作業質量監控與調度系統等三個子系統。”省農委副巡視員胡桂芳介紹,平臺已在4個縣(場)開展應用示范,在20個糧食主產縣建立了監測點。

“有了這個系統,可以實時遠程采集在地小麥長勢視頻和環境參數,進行快速分析和診斷。”省農委種植業局局長牛運生介紹,現在,安徽省農業生產指揮調度平臺可以連接省農委視頻會議系統、小麥“四情”監測調度系統和農業物聯網工程各示范縣綜合服務平臺,采用遠程化、可視化、網絡化手段對全省農業生產和抗災救災進行專家會診、科學決策和快捷高效的指揮調度。

與此同時,在13個縣進行的省一級的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成果不菲,全省有111家采用農業物聯網技術的農業企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7家。試點縣之一的來安縣,是我省最早“嘗鮮”物聯網的縣之一。“全縣已經投資100萬元,建設6個農業物聯網示范點。”來安縣農委副主任孫文說。

“從用途看,當前農業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在農作物‘四情’大田監測、農業精細化種植管理、水產養殖、畜禽養殖和農產品[3.94% 資金 研報]質量安全追溯等方面。”胡桂芳介紹。

普遍增效10%至20%以上,實現綠色生態種植

同樣是種地,有了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會給傳統農業帶來什么變化?

2月25日,在來安縣物聯網項目建設指揮中心里,一個高2米,寬4.7米的信息顯示屏上,分布在來安縣不同區域的6個生產基地盡收眼底。下午3時40分,位于張山鄉桃花村一個種植黃瓜的大棚里土壤墑情不足。這一情況被大棚里的傳感器捕捉到,并傳到種植戶安裝的軟件平臺上。種植戶通過電腦發出滴灌指令。記者在信息顯示屏上看到,缺水的黃瓜大棚自動啟動滴灌。

“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通過現代信息科技,精準收集田間信息,自動控制各類設備進行灌溉、打藥、施肥等。”安徽朗坤物聯網公司董事長徐珍玉說,這可以實現對農業用藥、用水、用肥的精準控制,減少浪費,降低污染,實現綠色生態種植。

來安縣張山鄉馬西國種了一輩子地。在他的西紅柿大棚里,記者看到一個懸在空中的監控器、一個匍匐在地上的遙感器。老馬說,這兩個東西都是寶貝,即使他不在大棚里,通過它們也能看到西紅柿生長情況。“遙感器可以檢測到棚內的土壤和空氣的濕度、溫度等信息,一旦與已經輸入的標準數據有偏移,就會自動發出指令修改。”老馬說。

徐珍玉告訴記者,公司的技術人員會把來安縣西紅柿收成最好的一年的相關數據存檔,當作標準數據庫。以后的西紅柿種植都以這些數據為標準,若是遙感器檢測到溫度、濕度、光照等情況異動,就會發出指令自動調節。

馬西國介紹,使用農業物聯網后,不但西紅柿畝產增加1000斤以上,而且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科學施肥、用藥,并進行質量安全溯源,這讓西紅柿“走”進了南京、合肥等地的高端超市,價格比以前高出0.3元每斤。

“農業企業和合作社應用物聯網技術后,一般增效在5%-10%,高的在20%-30%以上。”胡桂芳說。天長市天翔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管理應用物聯網技術,增產20%,減少人工成本50%。

加強示范引導,探索商業化模式,才能變“盆景”為“風景”

近日,合肥市包河區一家名為徽王的農業公司決定投資700萬元引進朗坤公司的物聯網技術。“好是好,但總投資要700多萬元,成本太高。”公司總經理樊順華說。“物聯網投入大,對一般中小型企業來說負擔較大。”孫文說,目前來安縣6個物聯網示范生產基地,全部是政府投資建設。專家表示,當前不少物聯網設備要靠進口,費用比較高。推動產學研對接,加大研發和推廣力度,物聯網應用成本會逐步降低。

作為新鮮事物,物聯網的推廣運用,除了成本外還有認知上的障礙。“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農業物聯網,甚至不少農業從業者對物聯網的作用認識不足。”徐珍玉說。

為此,朗坤在來安縣、長豐縣等地建立示范生產基地。“示范生產基地可以直觀展示,科普作用不小。”孫文告訴記者,一些種植戶到老馬的大棚里參觀后,都覺得好,都表示要用物聯網管理農作物的生產。

胡桂芳表示,省農委將逐步建立省市縣各級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隊伍,總結宣傳一批平臺建設和應用典型,發揮示范引導作用,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切實解決人才、技術、資金等制約瓶頸。

“當前的農業物聯網主要是在做示范,進行技術展示。實現大范圍應用,必須從農業發展現實需要,探索實用化道路。”胡桂芳介紹,今年,我省將啟動“四情”監測網絡二期,增加36個糧食主產縣,建立農情監測點,建成后系統將覆蓋全部56個糧食主產縣。同時還研發水稻、玉米、油菜農情監測系統軟件,擴大應用范圍。為強化實用性,今年還將探索物聯網技術和遙感技術結合。“通過與12316平臺融合,大田生產物聯網系統還將具備政策宣傳、技術推廣、應急管理、市場信息、法律咨詢等綜合服務功能。”

據了解,推動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今年將會在鞏固提高13個首批示范縣的基礎上,完成新增10個示范縣的建設任務,重點在設施蔬菜、畜牧、漁業、茶葉、水果等產業,依托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龍頭企業,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規模種養殖場,開展農業物聯網應用試點。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探索并形成農業物聯網在大田作物以及蔬菜、畜牧、漁業、茶葉、水果等主導產業的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

關鍵字:農業物聯網安徽

本文摘自:鳳凰網

x 增產兩成,安徽享受物聯網農業好處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物聯網應用 → 正文

增產兩成,安徽享受物聯網農業好處

責任編輯:editor009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4-08 12:08:10 本文摘自:鳳凰網

20個縣大田生產物聯網試驗進展順利,全省111家農業企業“觸網”

田野里分布著十幾種傳感器,它們收集到數據會實時傳遞到云端服務器上,經過數據專家分析,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在網頁上。農民在家中電腦前甚至手機上實時了解到小麥、水稻的生長信息,并輕點鼠標實現翻地、播種、除蟲、灌溉和收獲。這種如同“開心農場”一般的農業生產方式,已在我省一些地方成為現實。

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建設以農業物聯網和精準裝備為重點的農業全程信息化和機械化技術體系。

2012年開始,我省被列入國家物聯網試驗區,重點進行大田生產物聯網實驗。“目前,我省初步建成了集省農業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大田生產物聯網省級平臺框架,框架包括農作物‘四情’監測系統、大田生產智能決策系統、農機作業質量監控與調度系統等三個子系統。”省農委副巡視員胡桂芳介紹,平臺已在4個縣(場)開展應用示范,在20個糧食主產縣建立了監測點。

“有了這個系統,可以實時遠程采集在地小麥長勢視頻和環境參數,進行快速分析和診斷。”省農委種植業局局長牛運生介紹,現在,安徽省農業生產指揮調度平臺可以連接省農委視頻會議系統、小麥“四情”監測調度系統和農業物聯網工程各示范縣綜合服務平臺,采用遠程化、可視化、網絡化手段對全省農業生產和抗災救災進行專家會診、科學決策和快捷高效的指揮調度。

與此同時,在13個縣進行的省一級的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成果不菲,全省有111家采用農業物聯網技術的農業企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7家。試點縣之一的來安縣,是我省最早“嘗鮮”物聯網的縣之一。“全縣已經投資100萬元,建設6個農業物聯網示范點。”來安縣農委副主任孫文說。

“從用途看,當前農業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在農作物‘四情’大田監測、農業精細化種植管理、水產養殖、畜禽養殖和農產品[3.94% 資金 研報]質量安全追溯等方面。”胡桂芳介紹。

普遍增效10%至20%以上,實現綠色生態種植

同樣是種地,有了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會給傳統農業帶來什么變化?

2月25日,在來安縣物聯網項目建設指揮中心里,一個高2米,寬4.7米的信息顯示屏上,分布在來安縣不同區域的6個生產基地盡收眼底。下午3時40分,位于張山鄉桃花村一個種植黃瓜的大棚里土壤墑情不足。這一情況被大棚里的傳感器捕捉到,并傳到種植戶安裝的軟件平臺上。種植戶通過電腦發出滴灌指令。記者在信息顯示屏上看到,缺水的黃瓜大棚自動啟動滴灌。

“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通過現代信息科技,精準收集田間信息,自動控制各類設備進行灌溉、打藥、施肥等。”安徽朗坤物聯網公司董事長徐珍玉說,這可以實現對農業用藥、用水、用肥的精準控制,減少浪費,降低污染,實現綠色生態種植。

來安縣張山鄉馬西國種了一輩子地。在他的西紅柿大棚里,記者看到一個懸在空中的監控器、一個匍匐在地上的遙感器。老馬說,這兩個東西都是寶貝,即使他不在大棚里,通過它們也能看到西紅柿生長情況。“遙感器可以檢測到棚內的土壤和空氣的濕度、溫度等信息,一旦與已經輸入的標準數據有偏移,就會自動發出指令修改。”老馬說。

徐珍玉告訴記者,公司的技術人員會把來安縣西紅柿收成最好的一年的相關數據存檔,當作標準數據庫。以后的西紅柿種植都以這些數據為標準,若是遙感器檢測到溫度、濕度、光照等情況異動,就會發出指令自動調節。

馬西國介紹,使用農業物聯網后,不但西紅柿畝產增加1000斤以上,而且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科學施肥、用藥,并進行質量安全溯源,這讓西紅柿“走”進了南京、合肥等地的高端超市,價格比以前高出0.3元每斤。

“農業企業和合作社應用物聯網技術后,一般增效在5%-10%,高的在20%-30%以上。”胡桂芳說。天長市天翔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管理應用物聯網技術,增產20%,減少人工成本50%。

加強示范引導,探索商業化模式,才能變“盆景”為“風景”

近日,合肥市包河區一家名為徽王的農業公司決定投資700萬元引進朗坤公司的物聯網技術。“好是好,但總投資要700多萬元,成本太高。”公司總經理樊順華說。“物聯網投入大,對一般中小型企業來說負擔較大。”孫文說,目前來安縣6個物聯網示范生產基地,全部是政府投資建設。專家表示,當前不少物聯網設備要靠進口,費用比較高。推動產學研對接,加大研發和推廣力度,物聯網應用成本會逐步降低。

作為新鮮事物,物聯網的推廣運用,除了成本外還有認知上的障礙。“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農業物聯網,甚至不少農業從業者對物聯網的作用認識不足。”徐珍玉說。

為此,朗坤在來安縣、長豐縣等地建立示范生產基地。“示范生產基地可以直觀展示,科普作用不小。”孫文告訴記者,一些種植戶到老馬的大棚里參觀后,都覺得好,都表示要用物聯網管理農作物的生產。

胡桂芳表示,省農委將逐步建立省市縣各級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隊伍,總結宣傳一批平臺建設和應用典型,發揮示范引導作用,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切實解決人才、技術、資金等制約瓶頸。

“當前的農業物聯網主要是在做示范,進行技術展示。實現大范圍應用,必須從農業發展現實需要,探索實用化道路。”胡桂芳介紹,今年,我省將啟動“四情”監測網絡二期,增加36個糧食主產縣,建立農情監測點,建成后系統將覆蓋全部56個糧食主產縣。同時還研發水稻、玉米、油菜農情監測系統軟件,擴大應用范圍。為強化實用性,今年還將探索物聯網技術和遙感技術結合。“通過與12316平臺融合,大田生產物聯網系統還將具備政策宣傳、技術推廣、應急管理、市場信息、法律咨詢等綜合服務功能。”

據了解,推動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今年將會在鞏固提高13個首批示范縣的基礎上,完成新增10個示范縣的建設任務,重點在設施蔬菜、畜牧、漁業、茶葉、水果等產業,依托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龍頭企業,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規模種養殖場,開展農業物聯網應用試點。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探索并形成農業物聯網在大田作物以及蔬菜、畜牧、漁業、茶葉、水果等主導產業的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

關鍵字:農業物聯網安徽

本文摘自:鳳凰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南投县| 舞钢市| 鄯善县| 潞城市| 望奎县| 仁怀市| 颍上县| 吕梁市| 梧州市| 达尔| 右玉县| 黑山县| 乌拉特后旗| 麻栗坡县| 高尔夫| 横山县| 湛江市| 东安县| 鹤岗市| 洪湖市| 乌鲁木齐县| 石棉县| 静乐县| 霍山县| 自贡市| 成都市| 琼海市| 达州市| 毕节市| 色达县| 荆门市| 南城县| 津南区| 秦安县| 苏州市| 钟山县| 安多县| 综艺| 突泉县|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