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模式在各個領域的深入發展,互聯網醫療已經逐漸走進并改變著居民的生活,許多地方的“互聯網+醫療”初步實現了患者、醫療機構及醫生、政府多方共贏,呈現出廣闊的發展空間。一種將醫院、病人、醫療設備相整合的個性化醫療模式、一站式慢病管理服務平臺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互聯網+”引發醫療領域大變革
基于醫療剛性需求的不斷擴大,更多優質細分服務的出現,以及用戶對于健康管理意識的增強,互聯網醫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
目前,“互聯網+醫療”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實行網上掛號、繳費、查看檢驗檢查報告,患者就醫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二是推進分級診療?;颊呤紫仍诰W上問診,確定是否到大醫院以及到哪一級別或哪家醫療機構就診,從而緩解了大醫院就醫負擔,也避免了患者無序就醫。三是加強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檔案實現及時更新。醫生利用網絡平臺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提高了醫生資源的利用效率。四是建立衛生信息平臺,醫療機構之間實現互聯互通,患者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在不同醫療機構之間實現共享。
基于以上幾種應用類型,市場上也涌現出了一大批互聯網醫療產品。以BAT為首,騰訊參與打造的互聯網醫療生態鏈已現雛形;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和“醫療云”服務,是其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重要平臺;百度則聯手復旦發布醫院排行榜。春雨醫生、丁香園、好大夫在線、U糖等都在“互聯網+”醫療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在這一大批爆款互聯網醫療產品中,以U糖為代表的APP產品,在近年來就受到了廣大用戶的熱烈追捧。這些醫療APP在傳統醫療領域和互聯網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以傳統醫療為基礎,將醫療服務移動化,以有效為結果導向,優化用戶體驗過。通過不斷的醫療技術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打造個性化醫療,成果十分有效,獲得病者和業界的一致好評。
慢性病成“互聯網+”時代醫療新難題
隨著互聯網+醫療深入發展,肥胖、高血壓、抑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慢性病患者被視為互聯網醫療的主要目標人群,其中,糖尿病被認為是未來五年移動醫療服務的最主要用戶群體。
據有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糖尿病患者超1. 1 億人,每年用于糖尿病及其相關疾病的醫療支出占到國民醫療總支出的13%。其中,糖尿病患者的人均治療費用超過 25000 元。
倚靠大數據實現高效治療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醫療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大數據的搜集與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IDC預測,截至 2020 年,醫療數據量將達 40 萬億GB,是 2010 年的 30 倍。同時數據生成和共享的速度迅速增加,數據積累加劇。大規模、實時、持續收集患者數據,使醫療大數據存儲、分析、應用成為可能。
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從預約掛號到在線支付的全流程患者移動服務平臺與慢病管理平臺,患者移動服務平臺可以幫助患者自診,個性化用藥等,慢病管理平臺可以幫助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自我干預、管理,提供健康預警及健康膳食推送,同時減少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急診量,提高家庭護理比例和門診醫生預約量。這樣一來,極大程度上的讓患者享受到醫療管理服務平臺給他們帶來的便利。
大數據實時監控能夠及時的讓醫師獲取病者的最新信息,但是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背后專業的醫師團隊,一只專業的醫師團隊能讓病者得到最根本有效的治療。
這類“互聯網+”醫療平臺不僅僅在新興模式上有先發優勢,其本質屬性上同樣經得起考驗。它們基于專業的健康大數據管理,結合權威的專家醫生團隊,專門針對患者進行診后跟蹤及健康管理,對患者的健康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提供專業建議,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
個性化引領互聯網醫療發展新趨勢
在這波以“互聯網+”醫療平臺的誕生浪潮下,U糖近期所推出的個性化醫療理念,或許為大數據時代的醫療前景做出了可供借鑒的范例。它根據糖尿病患者發病分前中后期,對患者病癥分型、分期檢測評估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采用個體化、精細化、靶向強化及結合人體微循環系統進行人性化治療; 2- 3 周封閉治療服務,享受休假式旅游治療; 花園式 3 級醫院,專家團隊給予保姆式一對一精細治療等,讓患者直接有效感受到自身身體的微變化,實現以效果為導向的目標康復。
事實上,個性化醫療服務理念,正是從傳統的“對癥下藥”向“中醫醫欲病”、“上醫醫未病”所深耕出的產物,具有有廣泛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以U糖為代表的“互聯網+”個性化醫療服務平臺,其深度的數據挖掘和個性化醫療康復服務,不僅真正意義上的讓患者享受到最專業最先進的醫療服務,同時也為行業帶來了可供參考的發展新范例,或許會成為“互聯網+”醫療在大數據時代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