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企業移動應用行業應用 → 正文

移動醫療:火熱背后暗藏隱憂

責任編輯:editor009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12-07 16:33:19 本文摘自:文匯報

如果把2014年稱為是“移動醫療元年”,似乎一點不過分。在這一年,互聯網巨頭、資本市場、創業者、醫藥企業快速進入行業,一條完整的移動醫療產業鏈已然形成,虎視眈眈盯上了國內移動醫療誘人的市場空間——根據第三方機構艾媒咨詢預計,由剛需產生的中國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今年將達23.4億元人民幣,2017年底將突破125億元。

前景自然是美好的,但熱潮背后,許多基本問題卻被忽略了。一方面,狂飆突進的企業和“未開化”的用戶之間的不平衡,讓移動醫療的爆發依然只在“夢想之中”;另一方面,過熱的資本與滯后的商業模式之間的矛盾,也讓人依稀感受到當年團購網站的那種瘋狂。此外,與金融領域相似,嚴謹的醫療行業對互聯網企業能開放多少、有多少未知的“紅線”?也是埋在地下看不見的“隱形炸彈”。

在即將過去的2014年,移動醫療經歷了一輪瘋狂的膨脹,其程度只有3年前的團購熱可以媲美——

7月,華康全景網獲得了云鋒基金的B輪千萬級別融資;8月,春雨醫生宣布獲得C輪5000萬美元融資,成為當時移動醫療領域最大一筆單筆融資;9月,丁香園獲得了騰訊7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10月,掛號網再次刷新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融資金額紀錄,宣布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

急速膨脹的新行業

泰安路10弄甲支弄1號,在這棟靠近華山路的老洋房里,徐嘉這幾天正籌劃著將青蘋果健康的業務從上海推向全國。“在上海,青蘋果健康已經覆蓋了所有三甲醫院幾千名主治醫生,是時候向全國拓展了。”這位移動醫療應用創業企業創始人自信滿滿。

“移動醫療”是互聯網與醫療服務相結合的統稱,大致可以分為可穿戴健康設備、醫療App、醫療健康大數據和醫療O2O幾大類。青蘋果健康屬于O2O范疇,主要專注的是醫患關系中的診前咨詢和熟人醫患。在徐嘉看來,患者與醫生接觸的時間太少了,而且相當一部分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咨詢上,“診前咨詢可以幫助病人找到能對癥下藥的醫生,幫助醫生提早熟悉病患;而熟人醫患則可幫助已經產生交集的醫生和病患更方便地溝通。”

這棟三層樓的老洋房里,3個月前記者造訪時還略顯空曠,只有十幾名員工;3個月后,已經發展到了40多名員工的規模,座位之間顯得有些擁擠。盡管如此,公司還在不斷招兵買馬,以滿足業務拓展的需求。

短時間內的迅速成長,與充沛的資金支持不無關系。今年8月,青蘋果健康剛剛獲得了金沙江創投千萬元級別的A輪投資。徐嘉透露,B輪融資也已經在緊密洽談過程中,而且估值又高了很多。

事實上,過去的這幾個月,整個移動醫療行業都處于瘋狂的膨脹過程中。7月,華康全景網獲得了云鋒基金的B輪千萬級別融資;8月,春雨醫生宣布獲得C輪5000萬美元融資,成為當時移動醫療領域最大一筆單筆融資;9月,丁香園獲得了騰訊7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10月,掛號網再次刷新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融資金額紀錄,宣布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而那些獲得了天使輪、A輪融資的移動醫療企業,更是數不勝數。

“今年年初開始,很多創投公司甚至成立了移動醫療項目組,足見對這一領域的重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本人士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移動醫療的投資案例還屈指可數,而且主要是由TMT部門或者傳統醫療投資項目來負責的,但顯然,各種評估指標都并不適合這一新領域,比如,TMT的A輪評估一般要求用戶數達到500萬人,但移動醫療應用遠達不到這個要求。

資本瘋狂追捧的同時,數量更為龐大的新生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徐嘉記得,青蘋果健康去年年初籌備的時候,能叫得上名字的移動醫療應用十個手指就能數過來。而不到兩年的時間,涉足移動醫療的初創型企業已經多達幾千家。滬上24小時創業咖啡館IPOClub創始人王俊透露,這幾個月來,他接觸到的上海創業企業就有近30家,基本都誕生于去年底今年初,主要瞄準醫療服務和硬件智能設備,“很多企業的產品還未上線,正在接觸投資人。”

頭重腳輕的產業鏈

在決定做移動醫療之前,徐嘉是做足了準備的。在哈佛商學院讀書期間,她見證了美國移動醫療起步與大發展的黃金周期,同班的朋友都去創業了,做得風生水起,這讓她有幸接觸到了行業最前沿的動向。哈佛畢業回國后,徐嘉在醫療行業做了幾年,這讓她積累了足夠的醫生資源和人脈資源。

不過,在開始創業之后,徐嘉才意識到,國內移動醫療行業的爆發,遠比美國來得瘋狂。

這種爆發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滲透,千軍萬馬都在往里面沖。第一種是以BBAT為代表的行業大佬,比如騰訊、阿里,不僅自身在布局智慧醫院、未來醫院,試圖下沉到醫院的基礎體系中,而且也在頻繁投資有潛力的創業型企業。

第二種是傳統行業的轉型。代表企業是東軟,根據IDC報告顯示,這家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在醫療IT領域市場份額已連續多年排名第一。今年,東軟熙康快速向移動醫療轉型,不僅推出了全球首款針對老人關愛和健康管理的智能腕表,同時還推出了“熙康瘦瘦”等一系列應用端產品,野心不小。

而更多的創業型企業則在垂直領域“見縫插針”,比如專業做整形美容、母嬰、皮膚科、糖尿病等等,可謂“無孔不入”。

在移動醫療產業鏈上,誰都發現價值體系或將有機會被重新分配,創業者、互聯網巨頭、醫院、保險公司、醫藥器械公司都可能是新產業鏈下的價值貢獻者。因此所有關聯方都在加速沖入,賣硬件、賣數據、賣內容、賣服務、賣系統的什么都有。當然,還有很多潛移默化的因素,比如今年開始,像中美施貴寶等許多醫藥企業都在大規模裁員,被裁的大多是市場營銷人員,這些掌握了一定資源和人脈關系的從業者何去何從?進入移動醫療領域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條產業鏈處于“頭重腳輕”的嚴重失衡狀態——一方面,所有關聯方熱情似火,另一方面,產業鏈的終端用戶群體卻遠未到達“開化”的狀態。在移動醫療領域,春雨醫生是做得比較好的,公司品牌總監徐妍妮告訴記者,去年底之前,春雨的在線醫生大約有1.5萬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增長了2.5萬名,按照春雨醫生App目前的日新增量估算,到明年年底,其用戶量可以達到1億,醫生量超20萬。

不過,更多的移動醫療應用用戶量少得可憐。不少投資人在評估時認為,用戶量在幾萬這個層級,已經達到了A輪甚至是B輪融資的標準。這里面有很多個原因,一來,大量患者的年齡層次在40歲以上,并沒有使用智能設備的習慣,難以有效匹配和導流;二來,如果僅在尋醫問藥的范疇上說,患者只有病了才會想到咨詢,而這種情況并不會被頻繁觸發,所以激活性不強;再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的傳統就醫習慣也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而醫患之間新的信任關系、人與智能設備之間的磨合,也同樣需要時間。

于是乎,火熱的移動醫療產業鏈背后,出現了一種“怪誕”——有醫生,沒病患;有資源,沒人理。這與線下的醫療行業完全相反,在線上,醫生的耐心能消磨多久,還是未知之數。

霧里看花的商業模式

在完成C輪融資和醫患資源的快速積累后,春雨醫生開始試圖將這些資源變現,并在多個層次上做了嘗試,一種方式是賣藥——在醫生提出用藥建議后,病患直接下單是自然而然的商業模式。因為沒有網絡銷售藥品的資質,今年9月,春雨與好藥師展開了合作。好藥師市場總監張丁丁告訴記者,這種合作方式主要是推薦藥品和導流服務,他并沒有透露運營至今的導流情況,但表示這是一個嘗試方向,“目前除了掛號網和春雨醫生已經接入好藥師平臺以外,還有多家移動醫療企業正在洽談之中。”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光靠導流提成并無法支撐春雨龐大的業務。徐妍妮告訴記者,春雨正在嘗試一種更有效的“商業模式”,12月10日,在6.0版本的春雨醫生中將出現“用戶電子健康檔案”,這其中會囊括4類數據,可穿戴設備所導入的身體數據、平臺上的問診記錄、與基因公司合作的基因數據以及天氣數據。“我們在搭建健康管理平臺,它的商業模式更具想像性,無論是向前端的藥廠、保險公司收費,還是向后端的用戶群體收費,都是值得探索的。”徐妍妮說,在商業模式未成熟之前,還只能靠投資人的錢。

在整個移動醫療領域,真正開始探索商業模式的企業為數極少,更多的企業正處于原始積累中,連門檻都沒有摸到。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量初創型企業創始人認為,商業模式會在企業的發展中自然而然形成,所以并不心急尋找。“醫療本就是一塊大蛋糕,無論是插播廣告模式,還是與醫療機構、藥廠、私人診所合作,都有想像空間。”滬上一家移動醫療初創型企業創始人這樣認為。然而,也有冷靜的投資者認為,絕大多數的移動醫療企業等不到用戶量爆發,就會自我消亡,如果資本寒冰期提前到來,那些沒有想好商業模式的企業,也都難逃一死。

當然,目前的資本市場依然是瘋狂的。龍騰資本董事總經理周璐認為,除了資本普遍看好醫療產業之外,背后還有醫療改革的利好信號,比如非OTC藥物網絡售賣的試點,以及正在推進的電子處方,醫療行業逐漸放開是大勢所趨。

但丁香園CEO李天天則認為,國內醫療健康仍然是高管制的,這里面依然有著諸多不可逾越的“紅線”或者政策擦邊球,比如很多移動醫療應用會涉及到的遠程問診業務。李天天對目前遠程問診的方式并不認同,“嚴格的醫療診斷包括問診、體格檢查、輔助檢查,應該在醫院里進行,網上簡單問診會出錯誤。”青蘋果健康也在規避這樣的“雷區”,徐嘉認為,用戶咨詢與遠程問診之間的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移動醫療行業本身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監管部門很有可能在出現典型事故后,推出新的“紅線”或者更嚴苛的“準入資質”。

巨頭布局移動醫療

幾個月前,蘋果公司推出了HealthKi t平臺,目前已先后與美國電子病歷提供商EpicSystems和MayoCl i ni c、美國國內領先的醫療保險企業聯合健康集團和嬰幼兒食品生產商Humana開展合作,在HealthKi t平臺上推出相關服務,同時蘋果正在尋求更多的醫療合作伙伴。

谷歌推出Google Fi t醫療和健身平臺的時間在蘋果之前。這個應用被用來收集和整合來自健身追蹤設備和醫療類應用的數據,實現健身應用程序和可穿戴設備的同步。此前,谷歌還開發出了一款隱形眼鏡,該眼鏡內有微小無線芯片和傳感器,能夠檢測并傳輸糖尿病患者淚液中的血糖水平。

阿里巴巴的“未來醫院”計劃基于支付寶平臺建立。支付寶目前已接入全國數十萬家藥店,并在部分醫院支持在線掛號預約和醫保實時結算。在上海,上海市第一婦幼保健院、長海醫院等都已經能支持支付寶掛號繳費。

百度與智能設備廠商、服務商聯手推出“北京健康云”,用戶通過這些健康感知設備,實時監測到自身健康數據。此前,百度已上線了dulife智能設備平臺,并與硬件廠商合作,推出了健康手環、智能血壓儀和智能體脂測量儀等多款移動健康設備。

與阿里相似,騰訊借助微信平臺搭建的“智慧醫療”計劃,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有100多家醫院開始接入。此外,騰訊在投資上也是不惜血本,先后投資了丁香園、掛號網、鄰家醫生等,搶先布局在線醫療O2O。

關鍵字:移動

本文摘自:文匯報

x 移動醫療:火熱背后暗藏隱憂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企業移動應用行業應用 → 正文

移動醫療:火熱背后暗藏隱憂

責任編輯:editor009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12-07 16:33:19 本文摘自:文匯報

如果把2014年稱為是“移動醫療元年”,似乎一點不過分。在這一年,互聯網巨頭、資本市場、創業者、醫藥企業快速進入行業,一條完整的移動醫療產業鏈已然形成,虎視眈眈盯上了國內移動醫療誘人的市場空間——根據第三方機構艾媒咨詢預計,由剛需產生的中國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今年將達23.4億元人民幣,2017年底將突破125億元。

前景自然是美好的,但熱潮背后,許多基本問題卻被忽略了。一方面,狂飆突進的企業和“未開化”的用戶之間的不平衡,讓移動醫療的爆發依然只在“夢想之中”;另一方面,過熱的資本與滯后的商業模式之間的矛盾,也讓人依稀感受到當年團購網站的那種瘋狂。此外,與金融領域相似,嚴謹的醫療行業對互聯網企業能開放多少、有多少未知的“紅線”?也是埋在地下看不見的“隱形炸彈”。

在即將過去的2014年,移動醫療經歷了一輪瘋狂的膨脹,其程度只有3年前的團購熱可以媲美——

7月,華康全景網獲得了云鋒基金的B輪千萬級別融資;8月,春雨醫生宣布獲得C輪5000萬美元融資,成為當時移動醫療領域最大一筆單筆融資;9月,丁香園獲得了騰訊7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10月,掛號網再次刷新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融資金額紀錄,宣布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

急速膨脹的新行業

泰安路10弄甲支弄1號,在這棟靠近華山路的老洋房里,徐嘉這幾天正籌劃著將青蘋果健康的業務從上海推向全國。“在上海,青蘋果健康已經覆蓋了所有三甲醫院幾千名主治醫生,是時候向全國拓展了。”這位移動醫療應用創業企業創始人自信滿滿。

“移動醫療”是互聯網與醫療服務相結合的統稱,大致可以分為可穿戴健康設備、醫療App、醫療健康大數據和醫療O2O幾大類。青蘋果健康屬于O2O范疇,主要專注的是醫患關系中的診前咨詢和熟人醫患。在徐嘉看來,患者與醫生接觸的時間太少了,而且相當一部分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咨詢上,“診前咨詢可以幫助病人找到能對癥下藥的醫生,幫助醫生提早熟悉病患;而熟人醫患則可幫助已經產生交集的醫生和病患更方便地溝通。”

這棟三層樓的老洋房里,3個月前記者造訪時還略顯空曠,只有十幾名員工;3個月后,已經發展到了40多名員工的規模,座位之間顯得有些擁擠。盡管如此,公司還在不斷招兵買馬,以滿足業務拓展的需求。

短時間內的迅速成長,與充沛的資金支持不無關系。今年8月,青蘋果健康剛剛獲得了金沙江創投千萬元級別的A輪投資。徐嘉透露,B輪融資也已經在緊密洽談過程中,而且估值又高了很多。

事實上,過去的這幾個月,整個移動醫療行業都處于瘋狂的膨脹過程中。7月,華康全景網獲得了云鋒基金的B輪千萬級別融資;8月,春雨醫生宣布獲得C輪5000萬美元融資,成為當時移動醫療領域最大一筆單筆融資;9月,丁香園獲得了騰訊7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10月,掛號網再次刷新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融資金額紀錄,宣布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而那些獲得了天使輪、A輪融資的移動醫療企業,更是數不勝數。

“今年年初開始,很多創投公司甚至成立了移動醫療項目組,足見對這一領域的重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本人士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移動醫療的投資案例還屈指可數,而且主要是由TMT部門或者傳統醫療投資項目來負責的,但顯然,各種評估指標都并不適合這一新領域,比如,TMT的A輪評估一般要求用戶數達到500萬人,但移動醫療應用遠達不到這個要求。

資本瘋狂追捧的同時,數量更為龐大的新生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徐嘉記得,青蘋果健康去年年初籌備的時候,能叫得上名字的移動醫療應用十個手指就能數過來。而不到兩年的時間,涉足移動醫療的初創型企業已經多達幾千家。滬上24小時創業咖啡館IPOClub創始人王俊透露,這幾個月來,他接觸到的上海創業企業就有近30家,基本都誕生于去年底今年初,主要瞄準醫療服務和硬件智能設備,“很多企業的產品還未上線,正在接觸投資人。”

頭重腳輕的產業鏈

在決定做移動醫療之前,徐嘉是做足了準備的。在哈佛商學院讀書期間,她見證了美國移動醫療起步與大發展的黃金周期,同班的朋友都去創業了,做得風生水起,這讓她有幸接觸到了行業最前沿的動向。哈佛畢業回國后,徐嘉在醫療行業做了幾年,這讓她積累了足夠的醫生資源和人脈資源。

不過,在開始創業之后,徐嘉才意識到,國內移動醫療行業的爆發,遠比美國來得瘋狂。

這種爆發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滲透,千軍萬馬都在往里面沖。第一種是以BBAT為代表的行業大佬,比如騰訊、阿里,不僅自身在布局智慧醫院、未來醫院,試圖下沉到醫院的基礎體系中,而且也在頻繁投資有潛力的創業型企業。

第二種是傳統行業的轉型。代表企業是東軟,根據IDC報告顯示,這家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在醫療IT領域市場份額已連續多年排名第一。今年,東軟熙康快速向移動醫療轉型,不僅推出了全球首款針對老人關愛和健康管理的智能腕表,同時還推出了“熙康瘦瘦”等一系列應用端產品,野心不小。

而更多的創業型企業則在垂直領域“見縫插針”,比如專業做整形美容、母嬰、皮膚科、糖尿病等等,可謂“無孔不入”。

在移動醫療產業鏈上,誰都發現價值體系或將有機會被重新分配,創業者、互聯網巨頭、醫院、保險公司、醫藥器械公司都可能是新產業鏈下的價值貢獻者。因此所有關聯方都在加速沖入,賣硬件、賣數據、賣內容、賣服務、賣系統的什么都有。當然,還有很多潛移默化的因素,比如今年開始,像中美施貴寶等許多醫藥企業都在大規模裁員,被裁的大多是市場營銷人員,這些掌握了一定資源和人脈關系的從業者何去何從?進入移動醫療領域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條產業鏈處于“頭重腳輕”的嚴重失衡狀態——一方面,所有關聯方熱情似火,另一方面,產業鏈的終端用戶群體卻遠未到達“開化”的狀態。在移動醫療領域,春雨醫生是做得比較好的,公司品牌總監徐妍妮告訴記者,去年底之前,春雨的在線醫生大約有1.5萬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增長了2.5萬名,按照春雨醫生App目前的日新增量估算,到明年年底,其用戶量可以達到1億,醫生量超20萬。

不過,更多的移動醫療應用用戶量少得可憐。不少投資人在評估時認為,用戶量在幾萬這個層級,已經達到了A輪甚至是B輪融資的標準。這里面有很多個原因,一來,大量患者的年齡層次在40歲以上,并沒有使用智能設備的習慣,難以有效匹配和導流;二來,如果僅在尋醫問藥的范疇上說,患者只有病了才會想到咨詢,而這種情況并不會被頻繁觸發,所以激活性不強;再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的傳統就醫習慣也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而醫患之間新的信任關系、人與智能設備之間的磨合,也同樣需要時間。

于是乎,火熱的移動醫療產業鏈背后,出現了一種“怪誕”——有醫生,沒病患;有資源,沒人理。這與線下的醫療行業完全相反,在線上,醫生的耐心能消磨多久,還是未知之數。

霧里看花的商業模式

在完成C輪融資和醫患資源的快速積累后,春雨醫生開始試圖將這些資源變現,并在多個層次上做了嘗試,一種方式是賣藥——在醫生提出用藥建議后,病患直接下單是自然而然的商業模式。因為沒有網絡銷售藥品的資質,今年9月,春雨與好藥師展開了合作。好藥師市場總監張丁丁告訴記者,這種合作方式主要是推薦藥品和導流服務,他并沒有透露運營至今的導流情況,但表示這是一個嘗試方向,“目前除了掛號網和春雨醫生已經接入好藥師平臺以外,還有多家移動醫療企業正在洽談之中。”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光靠導流提成并無法支撐春雨龐大的業務。徐妍妮告訴記者,春雨正在嘗試一種更有效的“商業模式”,12月10日,在6.0版本的春雨醫生中將出現“用戶電子健康檔案”,這其中會囊括4類數據,可穿戴設備所導入的身體數據、平臺上的問診記錄、與基因公司合作的基因數據以及天氣數據。“我們在搭建健康管理平臺,它的商業模式更具想像性,無論是向前端的藥廠、保險公司收費,還是向后端的用戶群體收費,都是值得探索的。”徐妍妮說,在商業模式未成熟之前,還只能靠投資人的錢。

在整個移動醫療領域,真正開始探索商業模式的企業為數極少,更多的企業正處于原始積累中,連門檻都沒有摸到。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量初創型企業創始人認為,商業模式會在企業的發展中自然而然形成,所以并不心急尋找。“醫療本就是一塊大蛋糕,無論是插播廣告模式,還是與醫療機構、藥廠、私人診所合作,都有想像空間。”滬上一家移動醫療初創型企業創始人這樣認為。然而,也有冷靜的投資者認為,絕大多數的移動醫療企業等不到用戶量爆發,就會自我消亡,如果資本寒冰期提前到來,那些沒有想好商業模式的企業,也都難逃一死。

當然,目前的資本市場依然是瘋狂的。龍騰資本董事總經理周璐認為,除了資本普遍看好醫療產業之外,背后還有醫療改革的利好信號,比如非OTC藥物網絡售賣的試點,以及正在推進的電子處方,醫療行業逐漸放開是大勢所趨。

但丁香園CEO李天天則認為,國內醫療健康仍然是高管制的,這里面依然有著諸多不可逾越的“紅線”或者政策擦邊球,比如很多移動醫療應用會涉及到的遠程問診業務。李天天對目前遠程問診的方式并不認同,“嚴格的醫療診斷包括問診、體格檢查、輔助檢查,應該在醫院里進行,網上簡單問診會出錯誤。”青蘋果健康也在規避這樣的“雷區”,徐嘉認為,用戶咨詢與遠程問診之間的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移動醫療行業本身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監管部門很有可能在出現典型事故后,推出新的“紅線”或者更嚴苛的“準入資質”。

巨頭布局移動醫療

幾個月前,蘋果公司推出了HealthKi t平臺,目前已先后與美國電子病歷提供商EpicSystems和MayoCl i ni c、美國國內領先的醫療保險企業聯合健康集團和嬰幼兒食品生產商Humana開展合作,在HealthKi t平臺上推出相關服務,同時蘋果正在尋求更多的醫療合作伙伴。

谷歌推出Google Fi t醫療和健身平臺的時間在蘋果之前。這個應用被用來收集和整合來自健身追蹤設備和醫療類應用的數據,實現健身應用程序和可穿戴設備的同步。此前,谷歌還開發出了一款隱形眼鏡,該眼鏡內有微小無線芯片和傳感器,能夠檢測并傳輸糖尿病患者淚液中的血糖水平。

阿里巴巴的“未來醫院”計劃基于支付寶平臺建立。支付寶目前已接入全國數十萬家藥店,并在部分醫院支持在線掛號預約和醫保實時結算。在上海,上海市第一婦幼保健院、長海醫院等都已經能支持支付寶掛號繳費。

百度與智能設備廠商、服務商聯手推出“北京健康云”,用戶通過這些健康感知設備,實時監測到自身健康數據。此前,百度已上線了dulife智能設備平臺,并與硬件廠商合作,推出了健康手環、智能血壓儀和智能體脂測量儀等多款移動健康設備。

與阿里相似,騰訊借助微信平臺搭建的“智慧醫療”計劃,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有100多家醫院開始接入。此外,騰訊在投資上也是不惜血本,先后投資了丁香園、掛號網、鄰家醫生等,搶先布局在線醫療O2O。

關鍵字:移動

本文摘自:文匯報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安康市| 新龙县| 安西县| 固原市| 镇沅| 谷城县| 江津市| 沾益县| 古蔺县| 新津县| 嵊泗县| 华蓥市| 苍南县| 平远县| 长武县| 平谷区| 临江市| 庐江县| 汕尾市| 兴文县| 榕江县| 二连浩特市| 军事| 伊吾县| 平安县| 徐闻县| 增城市| 衢州市| 城市| 西平县| 瑞金市| 教育| 松溪县| 富宁县| 白山市| 延寿县| 庆云县| 庐江县| 通河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