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出行是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初創企業和傳統的原始設備制造商(OEM)都在不斷開發新技術和運輸選擇。然而,創新解決方案的涌入尚未解決道路擁堵的問題,幾乎每個國家仍在深受其擾:慕尼黑的司機每年平均浪費87個小時在交通上;在洛杉磯,交通浪費時間在疫情前甚至高達119小時。
全世界目前有13億輛汽車在使用,其中許多是私家車。美國每千人擁有868輛汽車,挪威是635輛,墨西哥是391輛。相比之下,中國的人均保有量僅為219輛,但總數仍高達3億多輛。私家車造成了道路擁堵,因為它們通常比公共交通或其他共享交通工具容納的乘客少。盡管拼車服務近來逐漸興起,但在許多國家,私人所有權的吸引力仍然很強。麥肯錫的分析顯示,私家車占所有出行方式的45%,超過了公共交通、微型交通工具(包括小型摩托車和自行車——有些是電動的——以及其他小型交通工具)、拼車、叫車和步行。
私家車擁堵的遺留問題不僅讓人們感到沮喪,它還變相鼓勵開發商建造車庫,鼓勵政府官員安裝更多的停車位,吞噬了原本可以用于建設公園或其他設施的稀缺而寶貴的城市土地。美國是世界上最依賴汽車的國家之一,現在每輛車有8個停車位。此外,為了緩解交通擁堵而擴建道路和相關基礎設施,迫使政府在維護和運營方面投入更多資金。最關鍵的是,私家車的高擁有率導致了碳排放的增加。
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年里,移動出行生態系統很可能會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其中一個主要轉變將是私家車使用的減少。各國政府已經制定法規,減少道路上的車輛數量,以緩解擁堵和減少排放,消費者也表達了對更高效、更環保、更方便的交通選擇的偏好。隨著技術的進步,更多創新的出行選擇可能會出現,包括機器人穿梭車(四到八個座位的共享自動駕駛小巴)或城市空中出租車。
所有這些變化的結果是什么?答案是,一個更加智能、無縫、環保的移動出行生態系統。
顛覆性趨勢和技術:改變移動出行的力量
以下是將會塑造未來移動出行的顛覆性趨勢和技術,以及它們將在全球范圍內產生的影響。
消費者對這些新選擇感到興奮
麥肯錫未來出行中心(McKinsey Center for Future Mobility)進行的年度消費者調查著眼于四大趨勢:自動駕駛、電氣化、互聯互通和共享出行。2022年調查的許多受訪者表示,他們愿意改變自己的交通習慣。以下是一些重要發現:
• 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30%)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增加微型交通工具(例如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滑板車)或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
• 近一半的受訪者(46%)愿意在未來十年內用其他交通工具取代私家車;
• 大多數受訪者(70%)愿意與最多三名其他旅客共享自動駕駛班車;
對更愉快的移動體驗的渴望是這些轉變背后的驅動因素。在地鐵上輕松地閱讀一本書往往勝過坐一個小時的私家車,能夠提供這種便捷性的城市可能會增加地鐵客流量。可持續性問題同樣至關重要。調查結果顯示,46%的受訪者已經轉向更可持續的品牌或產品,另有16%的受訪者計劃做出重大改變,以促進可持續性。
法規正在推動人們的意識和可持續性
2020年,交通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總量的20%,其中超過40%來自私家車。為了促進綠色交通,150多個城市實施了限制私家車使用的措施,包括努力提高人們對私家車排放的認識,限制城市私家車的數量,或提供財政獎勵,鼓勵人們使用更環保的交通方式。
新趨勢和新技術層出不窮
一些新的出行趨勢和汽車技術(尤其是前沿的電動汽車電池研發)經常占據頭版頭條。其他一些正在悄然興起,但可能對未來的流動性產生同樣重要的影響,盡管有些可能在幾年內不會發揮出全部影響。
關于企業網D1net(hfnxjk.com):
國內主流的to B IT門戶,同時在運營國內最大的甲方CIO專家庫和智力輸出及社交平臺-信眾智(www.cioall.com)。同時運營19個IT行業公眾號(微信搜索D1net即可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編譯,轉載需在文章開頭注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注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