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有一個成語,中文的意思是房間里大象,有很多顯而易見的事情,但是大家可能由于各種方面的因素,不想去面對。今天在數據中心和機房都存在這樣的大象,所謂數據的大象。
根據IDC的預測,全球數字數據量每兩年便翻一番,今年數據量將1.8澤字節,到2020年,服務器數量將是現在的10倍,信息量將來現在的50倍。云的時代跟過去不太一樣,過去的數據主要是通過企業來產生的,到了今天云的時代,WEB2.0的時代,大部分的數據通過最終消費者在互聯網、社交網上面產生。全球75%的數據都由個人創建,企業往往要對80%的數據負責。
隨著物聯網、三網融合的發展,數據的增長率肯定是有增無減。
大數據所帶來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通信能力的挑戰,對存儲能力的挑戰,對計算能力的挑戰。
這些挑戰最主要的還不是技術層面的挑戰,因為我們知道,芯片層面有一個著名的摩爾定律,今年五月份在英特爾發布會上再次強調摩爾定律實際還是正確的,芯片的處理能力在每18個月和兩年之間翻一倍,四十多年來這個定律是正確的。從技術上是可以支持這種處理能力,但是處理能力的背后是需要有電來支持。在數據中心層級,我們要考慮的是另一個所謂的戈爾定律,戈爾強調目前的消費能力是不可持續的,產生大量的碳排放,造成大規模的氣候的變化,這是不可持續的。
大數據帶來的挑戰,最后是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也正象張老師、蔡老師說的節能電源方面的可持續性的一些問題。
前面張老師也說了云計算在節能方面是最有效的,云計算是應對大數據挑戰的唯一可選項。
大家知道,云計算有很多種定義,但是我們覺得很多定義方面局限在技術方面,技術上通過提供虛擬化、容錯和并行處理的軟件將傳統的計算、網絡、存儲資源轉化成可以彈性伸縮的服務。
從業務模式來看,是一種按用量付費的服務提供模式。
從經濟方面,很多人忽略了,云計算是采用廉價服務器而不是高性能服務器來構件提供大規模服務的基礎設施資源。
云計算就是把廉價硬件軟件化、軟件服務化,服務運營化,運營規模化的一套技術和業務模式。
云計算已經步入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也將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
云計算帶來的變化,在應用上,可能會對中小企業降低成本,可以不象別的大企業要去建機房,做很多固定資產的投資,IT外包的形式會成為主流。開元軟件也會一種主要的選擇。
云計算實地的趨勢:數據中心、應用系統、數據服務、節能減排、智能終端。
用戶體驗,所有的東西都回到用戶,用戶喜歡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方式才能持續。
云計算的本質,從技術角度是創新,從商業角度對傳統的模式的顛覆。
云計算和數據中心,從數據中心來看,是支撐云計算產業云后臺。云計算所需的大規模動態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都是由云計算數據中心提供,云端上流動的數據也在數據中心找到最后歸宿。
數據中心成為云計算產業鏈匯聚、交融的關鍵節點。
芯片、服務器、配套設備、基礎軟件、平臺軟件、運營服務產業會聚點,物聯網數據處理、電信、廣電、互聯網三網融合。
數據中心節能減排推動整個云計算產業鏈走向綠色、可持續發展。
數據中心在云時代的轉型勢在必行,超過78%的數據中心在2000年前建成,70%的數據中心在1985年前建成。數據中心每平方米耗電是辦公室的10至30倍。數據中心中的供電,可能只有3%的是真正用在計算上,超過50%的電是用在散熱上。
云計算的后臺需要大規模、低碳、節能、綠色的數據中心,有了數據中心,云計算的應用才能夠集中運營和在線支付數據中心的演變經過了第一代,低密度傳統服務器的時代,第二代高密度機架式服務器成為主流的數據中心,第三代是可擴展集裝箱的機房,今后向云計算時代的模塊化方面轉型。
國外數據中心的轉型走得比較早,一般的企業虛擬化的程度可能會達到70%,以前澳洲的客戶,企業內部的虛擬化是很高的。外包上也走得很早。谷歌現在提出的理念數據中心即電腦,也提出了倉庫級計算的理念,涌現出一批象亞馬遜、微軟、蘋果等大型的綠色云計算中心。
舉例,象蘋果的數據中心,和我們國家的數據中心很大不一樣,他們的數據中心可能在荒山野嶺里,可能靠近發電站,靠近水源,大多是采用自然風來冷卻,他們的PUE達到1.2左右。
微軟公司正在從軟件公司過渡到云計算公司,原先的企業作用名在每個桌面上和每個家庭里都有一個PC,現在是為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企業提供連續的云計算服務。微軟自己構建和運維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
如果對比國外,國內數據中心在云時代的轉型已經落后于國外的同行,我們很多政府部門或企業,喜歡采購使用大量的高端計算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等,這些硬件利用率極低,很多是7%至8%左右。目前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差不多51萬個數據中心,70%的數據中心小于100平方米,一般的數據中心PUE值是2至3,而國外數據中心PUE值是1.8。國內企業虛擬化比例10%至20%,而國外很多企業虛擬化比例已達70%。
最近看到盛大剛剛發布了云計算的產品服務的報價,特別的低。看起來即使亞馬遜不進中國,將來象盛大提供的服務業會使得企業的數據中心存在的必要性打上問號。
企業為什么有這些問題,有很多轉型的障礙:
1、政策法規,數據第三方托管、安全、隱私,服務資源,ISP、ICP等等。
2、需求方面,IT外包在中國仍然沒有起步,企業的預算、采購流程仍然是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以服務為中心。
3、供應因素、技術因素、成本因素等等,最重要的是理念上的,節能減排方面還是趕不上國外的同行。
中金數據在這個過程中探索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通過產業鏈,通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打通關鍵產業鏈環節,降低云轉型的成本。大家做好自己最擅長的,和合作伙伴一起來創新,保護云、語音云等等,加快云時代的轉型步伐。
中金云后臺定位,云計算產業鏈多方供應的基礎平臺與支撐樞紐,后臺的云環境,云數據中心,設施環境,虛擬計算的資源池等等,可以把這些轉化稱為上面的Saas提供支撐性的服務。
我們的總體建設框架,一個中心,三個平臺,一套體系,兩層服務。
一個云數據中心
三個技術平臺:云資源管理平臺、云數據托管平臺、云后臺運營服務支撐平臺
一套運營體系,從產品市場規劃到運營服務保障的端到端運營體系
這是比較形象化的云后臺的圖。
為客戶帶來的價值,享有高等級基礎服務,豐富的資源降低創新門檻,通過整合Saas應用,積極發展客戶。多層次多模式服務支持量身定做。
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是北京云數據中心,具備容錯級T4標準,未來北京、昆、煙等地都有數據中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