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技術的發展,已為所有數據中心運營商提供了30多年的進步和技術創新。但是,隨著本地超大規模應用程序和業務模型的激增,數據中心空間爆炸式增長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實際上,數據中心設施在其使用前期就消耗了其生命周期75%的能源:采購原材料和制造IT硬件消耗了大量能源。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可持續性,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用戶和運營商需要圍繞循環經濟實施模型,以最大限度地延長IT硬件的使用壽命,并減少整體的能源消耗。
IT硬件已經從共享的多重處理和并行處理演變為超大規模處理模式
當今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發展使巨大的計算能力廣泛應用在各種用途,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但是,擴展大量IT硬件已使可持續性成為一項重大挑戰,因為這為數據中心運營商帶來了運營障礙,甚至阻礙了利潤增長。
數據中心演進的最新成就始于使用共享多處理的大型系統。其目標是構建大型節點,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性能。在此之后,尋求創建在大量商用計算機系統上運行的大量并行的應用程序。數據中心不再擁有一個或兩個或十個大型節點,而是使用50個或100個節點的集群,這些節點針對的是特定的應用程序。
并行計算階段演變為使用橫向擴展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技術。在過去的十年中,更多的應用程序轉移到了這個模型中。這是通過投資重建架構和重寫應用程序堆棧實現的。現在,所有應用程序都可以部署在具有1000個節點、5000個節點甚至10000個節點集群的分布式系統中。這代表IT硬件(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和配電資源)至少有兩個數量級的增長。
如今,正在針對這些環境設計現代應用程序。新業務和服務的開發和部署的設計基于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或云計算平臺。這些轉變為用戶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使他們可以快速輕松地大規模獲得計算創新技術。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技術的發展迅速擴大了環境足跡
但是,隨著超大規模應用程序和業務模型的激增,數據中心容量爆炸式增長使環境影響也隨之加劇。IT行業是全球第三大碳排放領域,全球每年產生5000萬噸電子垃圾,而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長。
盡管數據中心運營商在減少數據中心運行和冷卻所需的能源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在IT硬件的建造、使用和處置期間就已經消耗了其生命周期75%的能源。而這個階段包括生產IT硬件的原材料的開采、運輸、制造、配置、安裝等過程。換句話說,僅制造和構建服務器設備就消耗其生命周期能耗的75%。在IT硬件的運行過程中(使用階段)消耗了大約20%的能量,最后,5%的能量是在使用后階段消耗的。
考慮到全球范圍內數據中心龐大的規模和數量,數據中心行業需要在這些階段中尋求減少能耗。但是顯然,減少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設施對環境的影響的最佳機會是在使用前階段。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可持續性,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需要采用一種循環經濟模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周期的效率和價值,同時在全球范圍內降低數據中心硬件的整體能耗。
數據中心使用循環經濟模型可以限制使用前的影響
在循環經濟模型的數據中心行業組織,能夠在整個采購、使用和回收鏈上提高效率。循環經濟的數據中心模型為IT硬件組件創造了二次生命、用途和市場。它使數據中心運營商可以在盡可能長的生命周期內分攤能源成本和價值。這意味著對于給定的工作量,可以減少使用前階段消耗能源帶來的總體環境成本。
在使用階段,循環經濟模型的數據中心也可以更高效地運行。使用先進的超大規模計算技術,可以將更多的電能用于工作負載,而不是花費在諸如冷卻和功率轉換等設備上。通過將更多的資源用于有效工作的應用程序,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
在使用后階段,循環經濟模型的數據中心允許將技術堆疊起來并實現新的價值。重新設計和創建基于機架的設備的輔助用途,以及重用具有利用價值的組件,這些組件可以在消費者計算和邊緣計算市場中提供重要的新用途。
循環數據中心模型提供了一種可以在整個鏈中完全優化價值和生產力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將全面解決總體擁有成本(TCO)。組織可以減少其IT基礎設施的使用前和使用后階段的能耗,同時降低采購成本和運營成本。
使用循環經濟模型為數據中心可持續性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幸運的是,對于當今的數據中心運營商來說,采用這種方法無需花費任何成本。實際上,對于那些使用循環經濟模型的組織來說,他們能夠通過最大化其IT硬件的價值來節省大量資金。他們可以獲得采用超大規模計算的好處,同時將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編譯,轉載需注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注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