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革命性的內存技術要為數據中心提供加速服務了。近日,英特爾發布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測試版程序,將通過數據中心為企業提供加快數據流動、提高數據的存儲和處理能力的服務。
英特爾傲騰技術是基于3D Xpoint閃存顆粒介質以及英特爾快速存儲技術結合而成的持久性內存技術,早在去年其剛面世就因其具備內存的低延遲、超高速還能具備非易失性存儲的特性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目前該內存技術已經廣泛用于臺式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已經對常用的文檔、圖片、視頻和應用程序等工作進行加速和和增強性能。而該技術應用到企業級領域,相信將對從云、數據庫、高性能計算,到內存分析和內容分發網絡等關鍵數據工作負載提供新的動能。
傲騰技術的出現為解決數據傳輸面臨的鴻溝提供新的動能
作為創新型企業,英特爾一直以來都在創新的推出新技術來解決數據從計算到存儲直接的快速傳輸問題。目前NAND SSD的時延與DRAM內存的時延是一萬倍級別的差距。那如何來解決內存和SSD以及存儲結構間的鴻溝。這也是英特爾推出傲騰技術的原因。
英特爾公司全球市場營銷集團數據中心市場副總裁Susan Blocher
最近來華的英特爾公司全球市場營銷集團數據中心市場副總裁Susan Blocher對媒體表示英特爾為彌合內存和存儲結構之間的鴻溝,不僅引入更多的高效的英特爾3D NAND SSD的能力,提供更可伸縮的高效存儲、更高的性能,同時我們還提供了英特爾Optane DC SSD盤,它可以帶來更好的遠程數據訪問性能,真正的解決溫數據層這個鴻溝。
而且目前推出的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測試版程序,更是為企業帶來了全新的性能,“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性能能夠達到DRAM內存的性能,同時具備持久性的存儲能力,也就是它帶來兩個世界最好的精華——持久性和DRAM的性能。” Susan Blocher談到。
傲騰持久內存具備雙運行模式的獨特能力
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通過兩種特殊的運行模式——APP Direct模式和內存模式——來實現獨特的能力。
App Direct模式能夠提供持久性存儲,通過對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進行專門的調整和優化,能夠很好的利用其提供的持久性這個關鍵特性。
內存模式是面向所有的應用,就像內存一樣提供不是持久性的加速能力,但是其能夠提供高達512GB的內存容量,也就是在現有內存容量的基礎上再加512個GB。
當然還支持兩者混合在一起的混合模型,其中一部分用作為擴大內存來使用,另一部分可以用App Direct模式,讓應用軟件直接調用它,這個模式下也可以節省開發的時間,提高相關效率。
“所以事實上你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這兩個模式,但是只有在應用已經實現了持久內存能力的這些應用,才能使用App Direct模式,其他的都可以使用內存的模式來獲得額外的512GB的容量。”Susan Blocher對媒體們。
測試結果顯示其能力前所未有
現場,Susan Blocher還分享了新技術的測試結果,“通過部署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的Apache Spark,我們發現在I/O密集查詢方面,與傳統的DRAM相比較,客戶能夠實現超過8倍性能的提升。”
而在大型的內存數據庫SAP HANA應用上進行的測試,這些應用能夠在幾秒鐘之內啟動,而不是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些應用能夠在幾秒內啟動帶來的意義。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新技術在Cassandra進行了測試,與可比較的DRAM、NVMe驅動相比較,能夠實現9倍的讀取交易。并能夠滿足每個系統的用戶數量增加11倍的擴展能力,這也就意味著客戶無需擴容IT基礎設施既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戶數量。”
通過Susan Blocher的分享我們看到,作為全新的內存類型,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從根本上改變了數據中心的彈性,將內存數據庫重啟時間從幾天、幾小時縮短到幾分鐘或幾秒鐘,并提供經濟實惠的內存空間,從而將系統內存容量擴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信部署這項全新內存技術的系統和服務將能夠為多種多樣的數據中心使用場景帶來新的進步,包括在分析能力、數據庫和內存數據庫、人工智能、高容量虛擬機和容器以及內容分發網絡等方面的提升與改進。
據了解,目前包括阿里巴巴、思科、戴爾易安信、富士通、谷歌云、慧與科技、華為、聯想、甲骨文和騰訊等多家原始設備制造商和云服務提供商已經公布了用于早期客戶試用和部署的測試服務及系統。同時英特爾還正在與領先的獨立軟件供應商(ISV)Aerospike、Altibase、Apache Spark、AsiaInfo、Cassandra、DataBricks、Gigaspaces、IBM、微軟、紅帽、RedisLabs、RocksDB、SAS、SAP、Sunjesoft、SUSE、Ubuntu、Virtuozzo和VMWare等開展合作,以確保應用程序和運營環境能夠充分利用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