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前一段時間,我通過幾篇文章的介紹,讓大家了解了數據中心空氣氣流遏制系統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并解釋如何克服這些問題,與此同時,還能夠大幅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并支持更高功率的( 負載)設備。
現在我們來回顧下一下前面的幾篇文章,在第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滅火系統,這是氣流遏制系統中的常見問題。第二篇文章了解了機械系統,如固定轉速空氣調節處理器單元與DX冷卻單元,在業內許多人認為這不利于收獲遏制效益。
第三篇文章我們討論了網絡配電路由、配電總線系統,管道敷設系統,照明和Unistrut型結構等系統。 第四篇文章討論了沒有活動地板,沒有吊頂的房間內,導致送回風沒有特定的分離空間。
第五篇文章描述了從關注數據中心內設計到核對IT設備采購決策等,以及如何通過最佳氣流管理設計來為ICT設備提供最佳送回風設計。 最后一篇文章解決了同一列中來自不同供應商的不同尺寸服務器機柜或機柜的相關問題。
以上這些情況,事實上,都沒有考慮數據中心的氣流遏制系統。 我通過文章描述了如何克服這些障礙,并在適當情況下描述了具體的氣流遏制變化以解決這些不確定的環境。 雖然這幾年,已經有大量的證據,證明適當執行的氣流遏制將始終具有可觀的投資回報和快速的回報,但文章中并沒有具體描述與遏制有關的任何可能的成本障礙。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如何為擺放單列機柜的數據中心中實施熱通道遏制或冷通道遏制? 畢竟,在那樣的環境中,并不存在物理意義上的冷通道或熱通道。 這個問題是我前些時候提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調整了我們的術語,使得HAC和CAC意味著熱空氣遏制與冷空氣遏制,而不是指氣流遏制。
這個建議似乎有些比較直接,因此,沒有必要存檔。 例如,將煙囪氣流遏制分類為熱氣流遏制的手段比將其作為熱通道遏制的更有意義。 同樣,一個冷卻單元集成了行內冷卻器的熱通道遏制結構,與冷通道遏制完全一樣,從而認為這屬于功能范疇而不屬于一個結構范疇。 也就是說,在有單列服務器機柜的房間里有多種方式來管理有效的氣流封閉。
在單列服務器,冷熱通完全隔離的房間中,在沒有物理通道限制的前提下,能夠完全利用冷氣流為機柜提供送風。
想象一下, 在機房內放置一列服務器機柜,面向冷卻單元放置,導致冷卻單元與機柜列之間的間距最小。 這樣的間距為送回風氣流分離提供條件。接著,冷氣流被送到地板下,形成送風氣流。
排出的熱氣流從機柜的背面排出,直接進入大約三到五英尺遠的冷卻單元的回風口。 沒有機會將廢氣再循環到冷氣流的使用區域。
理論上,如果送風氣流會遠遠超過IT負荷需求本身,則會產生一些旁路氣流,然而,作為制冷單元的一部分,變頻風扇會將這種類型的浪費降至最低。
大部分反饋氣流循環都可以控制風扇轉速,從而減少旁路氣流,如地板下的壓力,制冷單元ΔT以及服務器機柜頂部的回風溫度。 您可以在活動地板上實現這種冷熱分離模式的變體,使用上送風冷卻裝置管道系統將冷風送到機柜前方區域。
在我所知的數據中心設計中,其中一個是太平洋西北地區的市政數據中心,將定制墻板延伸到機柜頂部,在從列的兩端延伸到相鄰的墻壁。
位于屋頂上的間接蒸發式冷卻器將空氣直接供應到房間的中,另一側的回風管道將空氣引入間接冷卻盤管前方的混合箱中。
另外一個例子是位于東北部的一個金融機構數據中心,數據中心位于一個矩形房間內,這個房間的尺寸是單列的,在柜子前面與后面都有工作空間。 像以前一樣,在分隔房間的周圍安裝定制的墻板是有必要的。
外面的氣流被吸入冷端,然后廢氣通過熱端的墻壁排出或重新循環以防止冷端過冷。
在這種情況下,機柜中安裝了多個刀片服務器機箱,每個機柜的總功耗約為23kW,因此將其視為數據中心而不是計算機機房是安全的。 雖然這兩個例子都采用了定制的現場空氣屏障,但沒有理由用標準的密封解決方案來獲得同樣的結果。 傳統的遏制解決方案的一個優點是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現場數據中心木工活動的數量。
煙囪氣流遏制方式代表了另一個簡單的方式,只需一列服務器機柜即可為房間提供氣流密封。沒有理由認為只有一列服務器機柜的設備不適合氣流遏制系統。
單列擴建可以以更低的實施成本提供更高效的分離路徑,從而增加了從較低的空氣量的要求中獲得的操作成本收益,從較高的操作溫度獲得的效率以及獲得明顯更多的免費小時 冷卻。
數據中心氣流遏制系統不僅是所有數據中心標準中記錄的最佳氣流管理方式,還包括州和市政府的一些建筑和能源法規。盡管如此,氣流遏制系統依舊遠不如EIA機架那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