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建筑往往因為各種原因廢棄或重新得到回收改造,日前,在芬蘭一個地下飛機工廠被改建成為一個數據中心。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收建筑是建在2000多年前的埃及丹達臘哈索爾神廟,比一般的寺廟要早2000年。而當它成為一個基督教教堂,其女神哈托爾的形象轉變成圣母瑪利亞。
這并不是被變成一個數據中心,盡管至少不是那么久遠。但據所知至少有三個數據中心建在廢棄的教堂中。
波士頓學院圣埃德蒙大廳的數據中心就建在一個天主教的教堂中,有彩色玻璃的地方。在英國利茲,AQL公司把數據中心建在廢棄的塞勒姆教堂內。而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的MareNostrum超級計算機就部署在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教堂建筑中。
而建在地下掩體和廢棄的軍事建筑的數據中心更為常見。這些包括建在斯德哥爾摩的民防掩體中的Bahnhof公司著名的Pionen數據中心;在華盛頓摩西湖的泰坦數據中心,曾經是美國“大力神”導彈防御系統的控制站,該控制站據說可以防御核彈攻擊。
數據中心建在廢棄的軍事設備中,這可能是一個比教堂更好的選擇:因為其基礎堅實,具有充足的電力和良好的網絡,建筑物堅固牢靠,而教堂可能很難提供這些必備條件。
無論是挪威綠山數據中心還是冰島凡爾納數據中心都建在北約的前軍事設施中,這顯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而挪威綠山數據中網站就建設在這樣的一個山洞里。
另一個建在地下廢棄軍事設施在英國威爾特郡方舟春季公園,該數據中心建設在石頭建筑中。因為早期的維多利亞工程師伊桑巴德·布魯內爾在挖鐵路隧道中,發現地層中有品質優良的石灰石,而當地建筑都是采用這里的石頭建設的。
更簡單地說,很多數據中心都建在以前的工廠中。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建筑可能有一系列失敗的投資,并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而最后一個入駐者是數據中心,希望最終能做得更好。
例如蘋果公司,就回收利用了在亞利桑那州GTA工廠,這是為其蘋果手機生產屏幕的工廠,把這個建筑改造成為其指揮中心。
威爾士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原址是是LG公司的工廠。而近日馬克利集團收購了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面食工廠,并將其改造成為50MW的數據中心設施。
近日,谷歌公司宣布將在阿拉巴馬州WidowsCreek發電廠的原址上建立一個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數據中心。
當然,生產能源和使用能源有很大的不同,但谷歌公司將至少重新使用一些WidowsCreek發電廠的配電網絡,而不是從其得到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