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云計算時代,快速部署、靈活配置的需求,給數據中心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可能,而云計算、互聯網+、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等話題也成為了大家特別關注的內容。在云計算及SDDC的全新應用模式下,如何進一步優化數據中心、合理規劃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標準、趨勢是否可以支撐“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
6月11-12日,DCD上海站在浦東嘉里大酒店召開,在“如何優化物理基礎設施,實現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順暢運營”這一專家討論環節,來自數據中心專業服務商的data24公司總裁羅耀興與業內專家、分析師們,一起探討SDDC給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和運營所帶來的挑戰和機會。
SDDC:實現數據中心彈性擴容
在談到在云計算及SDDC的全新應用模式下,如何進一步優化數據中心、合理規劃基礎設施的問題時,羅耀興認為, SDDC從運用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更有效使用IT系統資源的新思路,力求建立更有動態和彈性的資源配置方式,便于使用者根據不同應用在不同時段所執行的任務,來構件相應的計算資源。這與云計算的彈性計算理念是相同的。由此,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方面,我們可以預見到,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動態部署要求。
更多的動態部署要求需要數據中心行業從業者考慮一個問題:數據中心,未來將如何適應IT的變革?羅耀興指出,為了保證數據中心能夠適應隨需變化的要求,必須對數據中心進行優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我們需要建設更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數據中心規模如果太小,是無法實現有效的彈性的。
其次,我們需要進一步建立和細化有關機柜、供配電密度、布線等物理基礎設施的相對標準。
第三,我們需要進一步整合IT系統的監控系統和數據中心監控系統,以適應在對數據中心進行IT角度定義時可能帶來不同的素材變化甚至是可用性需求的變化。
羅耀興認為,以上所提到的在建設數據中心時必須考慮到的標準化、規模化和整合問題,可能將對現有的小規模的、低等級的數據中心造成很大的挑戰。現有數據中心不僅在能效利用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很難滿足SDDC所需要的標準化、規模化和整合要求。
因此,SDDC及云計算模式,將給數據中心全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未來在建設數據中心甚至是做區域布局規劃時,都要考慮到這一新的運用設想。
SDDC:IT基礎架構的有效調整方式
回顧過去,尤其是在中國過去十五年的發展歷程,數據中心的建設經歷了從要求可用性,到要求綠色節能的階段,未來將進入標準化的、具有高度可彈性空間的、能支撐可定義的底層數據中心階段。羅耀興指出,這與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階段和趨勢密不可分。盡管我國較早就出現了面向互聯網的電信機房,但關鍵的是從2000年前后開始,在金融行業的推動之下,開始出現更專業的數據中心——為了用戶帶來了更好的IT設備運行環境,業內都聚焦在如何保證數據中心的可用性上,雙路供電、UPS、柴油發電機也就成為數據中心建設的“標準配置”。
近年來,綠色數據中心成為行業主旋律,在實際使用中,大家發現在設計上“非常可靠”的數據中心,通常也是非常耗電的,PUE在2.0以上的數據中心屢見不鮮,于是大家開始探索降低PUE的手段,但是數據中心運行的具體要求決定了要想將PUE值降到1.4以下是非常困難的。那么,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PUE是一個分數,分母無法調整,能不能調整分子、把IT的用電降一降呢?
感謝云計算的產生和應用,因為云計算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已有IT系統的利用率,不一定要把每個系統的最大需求加起來作為整個系統的最大需求,因為各系統并非總是同時達到最大化的使用需求。因此,從IT的角度看,這樣的好處不僅僅在于耗電量的降低,更在于固定資產投資上的降低。我們不再需要部署那么多的服務器,這也是云計算得以快速普及的原因:通過資源的共享和復用,獲得成本更低廉的計算能力。
在云計算時代,當我們將一大批應用放在同一個數據中心的時候,就產生了對這些IT設備進行重新隨時動態配置的要求。此時的數據中心行業開始從更高的層面著眼,如何保證數據中心的資源使用效率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
那么,數據中心要怎么適應這種變化?羅耀興認為,應該說,目前絕大多數數據中心還沒來得及反應。在實現資源可動態配置、管理流程匹配、智能化管理等目標之前,首先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擁有可動態彈性的物理空間,去適應這種“軟件可定義”。
SDDC:未來數據中心規劃設計中日益重視
羅耀興指出,隨著數據中心走過了可用性階段和綠色節能階段,在今后五年,數據中心的發展方向將是標準化的、具有高度可彈性空間的、能支撐可以“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未來在規劃設計新的數據中心、制定管理策略的時候,能否支撐軟件可定義的物理數據中心必然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SDDC對于數據中心的底層和界定數據中心之間的關聯關系的要求,會在規劃設計和部署上,在建設方式、管理架構及工具上,甚至在用戶“自建還是外包”的選擇判斷上,給數據中心行業帶來重大變革。